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夹层融资——房地产信托的新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6月,央行发布121号文件,从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消费者按揭贷款等方面,限制了房地产企业的银行融资,使大部分房地产企业转向房地产信托。一时间,信托市场出现了难得的供求两旺的局面。尽管信托业有“200份”等诸多限制,但还是在2003年底出现了井喷。2003年9月,房地产信托计划的发行额才30亿元,到了2003年底,猛增至60个亿;至2004年底,房地产信托计划发行额达到了111.74亿元,比2003年大约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2.
2002年下半年,房地产信托开始起步,半年实现了24.08亿元的融资规模;2003年驶入快速发展轨道,全年推出66个房地产信托计划,共筹集近60亿元资金。进入2004年,房地产信托在一片质疑声中继续前行。统计资料显示,全国59家信托投资公司累计发行了373个信托产品,共募集资金374亿元左右,其中,房地产信托96个,涉及资金约110亿元,数量、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5%、83%。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房地产信托融资概览 2003年9月央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3]121号),严格控制对房地产行业的银行贷款规模,导致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突然绷紧,多渠道解决房地产项目开发融资的问题被十分紧迫地提上日程。在此期间,信托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及时把握市场机遇,通过创新设计,强势介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在及时解决了房地产开发商资金短缺问题的同时.探索和创建出房地产信托业务的一片新天地。据统计.2004、2005两年各家信托公司共发行各类房地产信托产品204个,金额共计2541645元。  相似文献   

4.
2002年,全国有20多家地产公司并购上市以股权融资的方式买壳进入股票市场,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在2003年6月13日央行出台121号之后,信托则成为房地产业的新兴融资热点,并成为与银行并驾齐驱的先行主流模式。很多人预测,2004年,房地产信托将有更多的创新产品出台。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业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国银 《财会月刊》2006,(6):38-40,41
2003年以来,中央实施了以“管严土地,看紧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企业的调查发现,当前房地产业可采用的融资方式有房地产信托、民间融资、企业合作开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并对这几种融资方式的现状、概念、类型、特征、操作流程、应用案例、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的房地产信托融资及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房地产信托融资的理论、现实运作模式出发,对房地产信托融资方式进行详尽的说明,对于房地产信托金融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此外,文章还结合具体的事例,从房地产信托融资的创新的角度提出独特见解,为房地产及金融研究机构、企业和信托公司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已形成了银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房地产信托、海外基金、引进海外资本、典当融资等众多渠道。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信托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房地产信托发展迅猛。根据用益信托数据统计,2010年1~10月,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总规模为2375亿元,其中信托资金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规模达到1344亿元,同比增长208%,占信托总规模的半壁江山。特别是2010年5月以来,房地产信托的发行规模和发行个数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房地产信托已成为房企重要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9.
陈一 《东南置业》2006,(10):64-65
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据统计,2002年年初以来,国内房地产企业只有61家实现上市融资,融资总额仅为80亿元左右。房地产企业债券自2000年以后再未发行;2003年后,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信贷规模的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长趋缓,房地产企业开始寻求新的融资途径,如: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房地产基金的运作,信托资金的进入以及海外融资等。目前,由于房地产基金刚刚起步,投资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不足300亿元,房地产业直接融资比例不超过2%,因此,我国房地产融资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银行贷款,商业银行目前仍然是中国房地产金融的主流载体。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以来,中央实施了以“管严土地,看紧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企业的调查发现,当前房地产业可采用的融资方式有房地产信托、民间融资、企业合作开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并对这几种融资方式的现状、概念、类型、特征、操作流程、应用案例、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旷野 《中外企业家》2012,(9X):19-20
<正>本文研究了信托融资在房地产融资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概况和房地产与金融的关系,介绍了我国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起步于发展。然后具体介绍了房地产信托的主要模式,最后提出了信托业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肖燕 《企业技术开发》2004,23(11):41-42
文章通过分析房地产投资信托的特点和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必要性,指出信托必将成为房地产融资新宠,并就其推广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导刊》2005,(5):32-33
自央行121号文件下发后,房地产融资领域在理论“百花齐放”,实务中企业也从过去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转向上市、海外融资、企业债券、股权融资、房地产信托等多种途径。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融资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房地产行业进入“史上最严”调控期,传统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停顿、银行开发贷配额大幅缩紧,房地产信托发行量趁势出现爆发式增长,全年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资金接近2000亿元,同比增速也达到了340%以上的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何春梅 《英才》2011,(11):86-87,89
当前房地产调控阴云密布,销售疲软、回款急剧放缓,房企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及时兑付?密集兑付期是否会因楼市不景气而引发一系列的资金链断裂?还没有开始大发展,房地产信托似乎就已经迎来了大洗牌。9月下旬,绿城集团爆出百亿信托融资被调查事件。该企业在2010和2011年通过信托渠道融资,总共筹得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金需求量非常大,但由于融资渠道有限等原因.房地产行业融资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2003年,以规范房地产信贷为主要内容的“121号文”对于依靠银行贷款的房地产企业来讲。可以说是釜底抽薪。许多房地产企业因此陷入困境。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不寻求银行信贷之外的其他融资方式。除银行贷款外,目前房地产企业可以采用的融资方式有发行股票并上市、信托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在众多的融资方式里,发行股票并上市从而实现与资本市场对接的融资方式最受开发商重视。  相似文献   

17.
7月5日起,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正式上调0.5%。早在6月16日,此项政策计划的宣布已在我国房地产业激起了不小的波澜。随着传统商业银行融资渠道的屡屡受阻,我国房地产业正面临着融资渠道的再次大幅度调整。如此一来,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再次被收紧,而房地产信托重又回到了投资者的视野之内。为此,记者采访了联华信托业务管理部总经理陈颖,据了解,全国房地产信托业务在信托整体业务比例中占到1/3,房地产是最适合信托公司运作的信托产品之一,不仅因为资金需求量大,还在于其投资方式更加灵活与多元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一、房地产信托发展迅速目前房地产信托不仅在信托行业中备受关注,也成为了金融市场中一颗明星。自央行121号文颁布后,房地产商以银行作为主渠道的融资方式受到限制。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收缩,将开发商们推到了信托公司的身边,各类房地产信托计划层出不穷。房地产信托经过一  相似文献   

19.
一、房地产信托融资正当时对比金融类信托产品,近两年房地产类信托产品可谓"风华正茂"。前者的萎缩是因为股市走熊,打新股产品"销声匿迹"以及私募基金"搁浅"。后者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所致的中国房地产信托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当 《上海房地》2006,(9):31-32
自国家出台政策与措施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以来,房地产信托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便成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新宠。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统计,2005年上半年,平均月度发售房地产信托7个,资金额8.6亿元。第二季度平均月度房地产信托总额达到了10亿元以上,其中,宏观调控最严厉的5月,房地产资金信托出现"井喷",总额超过了15个亿以上。尽管如此,我国房地产信托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不完善,从而蕴含着许多风险。而造成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房地产信托业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而,我国房地产信托业要得以健康发展,防范其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