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过去的2002年,国际经济与金融局势可谓是风云变幻:欧元闪亮登场;财务丑闻,震憾世界;金融危机,重现拉美;“爱银”重蹈“巴林”覆辙。2002年世界经济并未走出低谷,依然面临许多问题:经济低迷;股市不振;金融危机等。  相似文献   

2.
2001年全球经济经历了30年来最剧烈的一次下滑,具体表现为经济衰退、外汇市场动荡不稳、世界贸易明显减速、国际直接投资收缩、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掀起降息潮等。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日本经济面临严峻困境,土耳其和阿根廷爆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拉美国家的财政失衡有所缓解,但是债务负担依然沉重,尤其"顺周期"的财政政策导致宏观经济更加不稳定,削弱了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在"华盛顿共识"的影响下,拉美国家主要实施了强化财政纪律、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大幅度削减关税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方面的财政改革,试图通过中短期的财政调整来解决长期存在的发展依赖外资和收入分配不公等诸多结构性矛盾,然而这种改革方式的有效性非常有限,其财政改革的经验教训可为我国财政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遇到更大的挑战,以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有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5.
龚基云 《全国商情》2008,(10):138-14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劳动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关于我国劳动关系内涵界定和性质分析、关于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与特点分析、关于劳动关系的微观层次分析、关于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与模式分析等方面,这些分析表明了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动态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商业景气运行的轨迹,深刻揭示了零售商业景气波动与经济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改革部署的制约和出台时机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是世界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两次经济危机。这两次危机尽管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仍具有诸多可比性,通过比较分析能够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两次危机具有危机前"虚假"繁荣、经济泡沫化、危机的国际传导机理以及相似性的对策之争四个方面的共同特征,但是两次危机在诱因和根源上呈现不同特征。因此,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不宜照搬传统的"新政",而应采取新的对策思维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论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思潮及其实践合乎逻辑的演进,也是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巨大反差,特别是日本入侵造成的民族危亡的威胁,是这场论争发生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劳动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关于我国劳动关系内涵界定和性质分析、关于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与特点分析、关于劳动关系的微观层次分析、关于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与模式分析等方面,这些分析表明了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动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并在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以公平和效益为其基本的价值和目标取向。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和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回顾了美国各个历史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的演进过程,这不仅有助于把握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特点与走向,而且对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周群华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25(5):107-110,123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导致了全球经济动荡,对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次危机的爆发既有环境因素的诱因,更有深刻的制度根源;针对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所呈现出的新特点,有必要深入思考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前景,把握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本次金融危机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从短期看,虽然国际货币体系很难发生重大调整,美元仍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从中长期看,美元作为中心货币的地位将被逐渐削弱,欧元与亚洲货币的地位将会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生产和世界贸易两个层面分析并测算了当今世界生产和贸易的最新特点和进展,揭示了两大体系的紧密联系.在外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垂直专业化生产对国际贸易尤其是中间产品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金融危机通过垂直的国际生产格局对国际贸易的破坏作用放大了.由于供应链的断裂会造成价值链上多个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下降,并对深层次参与垂直专业...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容特点、教学现状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决定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只有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及形式,改革教学考核方式,才能很好地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30年来,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2年)是以突破旧体制统得过死、集中过多的弊端,以搞活经济为目的的放权让利改革时期;第二个阶段(1993~2002年)是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公共财政体系、转换财政运行机制阶段;第三个阶段(2003年至今)是创建科学发展的财政体系、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资产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金融资产结构体现许多新的发展趋势,但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如金融资产结构的持有主体、时空分布和融资服务对象失衡等,影响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有必要在新的一轮金融改革过程中,通过优化金融资产结构分布,疏通货币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市场经济具有二重性,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历史局限性,难免发生经济危机。认清市场经济的二重性,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防止经济危机,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尽管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肆虐,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并未停止。在二者的合力下,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固有弊端日益暴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世界经济体系的顺利运行。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探索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成立新的世界中央银行或改革IMF,完善汇率体系,平稳汇率大幅波动,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等方面对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凸显了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脆弱,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以一个宽广的历史视角对现有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反思,并基于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了该模式存在的隐忧,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十二五"时期亟需加快推进的若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下半年以后,随着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人民银行相机抉择果断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大量释放流动性,一方面有效地遏制了经济下滑,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也加大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那么央行下阶段的货币政策该何去何从?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央行应当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此起彼伏,相关改革方案也层出不穷。从国际货币体系由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黄金—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的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形态的更替首先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汇率制度的变革决定于大国之间的长期博弈。尽管目前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有多种选择,但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将是由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多种货币相互制衡的国际货币格局。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关键的推动力。从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应当是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决定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功的根本因素,在于我们能否正视国内经济发展的深层体制和结构问题,能否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对外贸易不断增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