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三年前,在杨元庆的极力争取之下,联想集团(以下简称“联想”)董事会经过四个月的研究和争论,最终批准了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 相似文献
3.
2005年.杨元庆独当一面地驾驶着联想这艘超级IT战车在国际化征程上披荆斩棘,高歌猛进。人们曾担心并购IBM后的联想会不会消化不良.担心闯荡全球的“少帅”稚嫩的肩膀能不能招架市场劲敌的乘机围剿……所幸的是.杨元庆主政联想.高举整合的大旗.循序渐进,奇招迭出,在两种肤色。两种文化、两种机制中渗透磨合,平稳过渡.不仅稳住了阵脚.而且折射出常人难以捉摸的睿智和高超。”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这是柳传志对收购IBM PC一周年成果的盖棺之论.也是对杨元庆全球新政元年的最高褒奖。 相似文献
4.
2005年初,中国联想公司收购美国IBM在全球的个人电脑业务,极大地振奋了国人.联想收购I BM不是偶然的,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产物,是我国改革开放国策正确性的证明.本文以此为基础,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5年初,中国联想公司收购美国IBM在全球的个人电脑业务,极大地振奋了国人。联想收购IBM不是偶然的,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产物,是我国改革开放国策正确性的证明。本文以此为基础,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一部分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资产价值大幅缩水,但是给那些营运健康、资金充裕的企业提供了“走出去”扩张的大好机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国内也出现了一批开始加速整合资源、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抢占国际市场、拓展海外业务、实现企业并购热潮的企业.联想公司并购IBM PC业务,就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联想收购IBMPC案中所涉及的国家文化差异和企业文化差异,总结了联想并购前后的文化整合策略。文化适应性分析、文化管理模式的选择和整合计划的制定是联想并购IBM跨国收购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中国跨国收购要本着知己知彼、互相尊重、适当妥协、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在迷茫和踯躅之时,杨元庆拨正了企业的经营坐标;在质疑与非议之际,杨元庆完成了蛇吞象的跨国并购;在防守与进攻的关口,杨元庆发动了公司的战略转型。伴随着一场场精彩大幕的成功升起与浩然落下,人们看到了杨元庆搏击IT泡沫破灭寒流的硬汉身影,领略到了杨元庆抗逆金融危机的非凡胆识,听闻到了杨元庆阻击PC市场萎缩的铿锵脚步。昔日的联想少帅,在横刀铁马和战火纷纭之中已历练成开疆拓土与运转乾坤的沙场健将。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2月8日。联想全面收购IBM的PC业务。当柳传志先生以一种沉稳、豪迈的语气向人们宣布这一结果时。世人震惊了! 相似文献
16.
17.
作为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跻身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TOP)的中国企业,联想收获的不仅仅是名声。在TOP的光环之下,联想的品牌、销售、文化、组织等都有了巨大的提升。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初试牛刀更是技惊四座,联想产品创造的零故障记录向世界宣告,联想已经由一家纯粹的本土公司转变为拥有2/3海外业务的国际化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海外的步伐近年迈得很快很急,联想去年年底收购IBM PC业务,震动全球,堪称高潮。联想最终是否物有所值.最终是否成功,只能留待时间去证明,而这一事件的最大间接受益者,是中国一大批企业群体,他们急需跨出国门、有待在国际竞争环境中长大。事实上,花钱买地建厂、投资收购仅仅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第一步,联想在完成并购以后,已经明确表示将调整他们的企业文化,那句广为国人熟知的口号“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也许将退出联想的舞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中国企业的道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19.
在联想国际化道路上,并购IBM PC是其重要的一步,并购后的新联想,面临着世界级的诱惑。但诱惑的背后却藏有“蛇吞象”的危机;报统计,83%的企业合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53%的合并使企业市值缩水,47%的合并使企业发展受损,联想的跨国并购是否会步这些企业合并的后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