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中 ,除了观察和实验、抽象和概括等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方法外 ,还需要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 ,如 ,类比和模拟 ,比较和分类 ,归纳和演绎 ,分析和综合等。而逻辑方法是正确思维与学习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投资》2013,(Z3):32-36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容。"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必须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为主要目标,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促进工业和通信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工业和通信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心任务的实施和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和通信业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改革工作,特别是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注重改革的综合配套和统筹协调,注重改革的重点突破和难点攻坚,注重改革的试点带动和经验推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4.
如何确定人力资源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如何用货币和非货币尺度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 ,如何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和价值成本进行核算 ,如何充分揭示和披露人力资源的权益和费用 ,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是需要各级财会人员和各级领导引起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政策、投入和科技进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保障。农村改革3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政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随着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国民经济总体实力的增强,及时对农业和农村建设投入体制改革做出部署,投入规模不断扩大.投入渠道不断拓宽.投入结构不断优化,为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认真总结农业和农村投入体制改革的成效和经验,对完善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中坚力量,研究和分析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保证民营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总结了江都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了江都市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江都市地方的实际情况在营造氛围、招商引资、集聚人才、打造特色、优化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对改善和提高全国县级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是历届政府重视的问题之一。从表面看,地方财政负担出口退税横向和纵向负担不均衡问题,是外贸出口额过大和地方财政承受力过小造成的。但实质是税收制度、财政分税制和外贸体制不健全造成的。所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应将财税体制和外贸体制改革同时推进,在坚持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财政分税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出口企业三赢的局面,促进我国外贸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仅体现在人身和设备安全上,更体现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和理念上,要让职工感受到安全工作的氛围,通过引导、培养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提高职工遵章守纪,增强安全标准和要求贯彻执行的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切实实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的思想转变,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工作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实现安全效益,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英菲 《嘉兴学院学报》2010,(Z1):153-156
对人的一种本质的尊重和关怀,源于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和爱护。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班主任应从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爱的智慧等角度,以学生的发展和完善为中心,用真诚和爱指引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体育、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所包含的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本质、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体现。以体育精神的培养为切入点,探讨高师体育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有效途径,实现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结构演进视角对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深刻认识把握中国处于新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探索新型集约型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最终实现创新、高效、公平、持续的经济发展目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结构"双协同"发展体系——产业结构合理化改造和高级化升级的有效协同、产业结构高效化提升和生态化发展的有效协同,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2.
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资本配置效率、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和金融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发展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调节变量,不断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测度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存在发展不平衡状况;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状况;省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大致呈“东高、中平、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创新发展、开放程度和协调发展是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基础、绿色发展、共享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但各影响因素对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的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是国民幸福快乐的客观物质条件,国民幸福快乐既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又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经济发展与国民幸福快乐的互动关系对于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调整政府公共政策、改进政绩评价方法手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形势的判断和对发展战略的选择来源于对省情的基本认识。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总体思路:在全国,河北省经济属于"东部的区位、中部的水平;"产业结构调整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培育秦皇岛、唐山、沧州和廊坊成为全省经济的率先发展地区和经济引擎;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河北省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河北省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要求和目标,从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持续能力、竞争能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能源与环境保护等六个层面入手,通过20项指标构建了一套信息全面且能充分体现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特征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编制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指数及甘肃省各市州的工业经济发展指数,据此对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状况进行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立体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整体形势向好,同时各层面因素变动的差异性较大;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且地域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在评析幸福与经济发展关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的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低估了经济发展中的幸福含量,二是没有建立相应的经济学框架来解释经济发展与幸福增长的非同步性。于是,在对幸福进行界定和阐释的基础上,基于经济发展史的维度,具体分析了持续的经济增长现象本身所蕴含的幸福含量,并得出持续增加的GDP中的幸福含量被低估的结论。既然GDP中的幸福含量并不低,那么肯定是有原因导致了经济增长与幸福增长的不同步,应该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负外部性增加超过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幸福含量的增加。在拓展外部性概念的基础上,既建构了分析幸福不等于GDP的经济学框架,也具体分析了影响幸福的诸因素并建立了幸福函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析数字经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在理论逻辑方面,数字经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赶超效应、升级效应、减贫效应和协调效应。在实践经验方面,“贵州模式”为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参考,即坚持国家战略与贵州实际相结合,坚持培育发展新动能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坚持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保障数据安全相结合,坚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与培育市场主体相结合,坚持人才培养与政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同时,通过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利用数字技术打破经济发展瓶颈、由点及面地推广新技术和新模式以及各个主体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欠发达地区将借助数字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地理学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声名鹊起。它以非连续性和非单调性过程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试图揭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谜底。通过认真反思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文章认为应结合中国现实,进一步拓展理论的解释范围、优化经验研究的解释能力,以提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新思路,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仅需要注重“量”的增长,更要注重经济发展“质”的提高。本文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了华东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实现程度。研究发现,华东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趋于优化,但各省市阵营之间的差距始终存在,进而通过横向比较,分析了华东地区各省市在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社会总需求、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进一步的收敛性检验发现,华东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差距在逐渐缩小,尽管收敛趋势并不十分明显;华东地区东部沿海省市与华东地区中部省份区内经济发展质量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