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不要以为从前的日子很好过,未来的日子就一定很好过。要未雨绸缪,更多地意识到众多中小企业将面临的生存困境1发言摘录每次来开两会的时候,我们企业家从关心企业,就会转个角度,关心一下国家。因为国家的政策是我们生存的背景。这个背景的好与坏,对于每个企业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程华:如何看待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精神?白宁:造就企业家,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成功意识的培养,企业家要有成功的强烈愿望,这非常非常重要,之后自然会去寻找机会实现目标。很多创业型企业开拓者从零开始,像我这样的;有些人是靠关系,找到一个机会,兼并某一企业,发展起来。真正的企业家需要有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比起今天的MBA训练内容要重要得多,创新精神是前进的动力,是原创力,中国的MBA教育应该不断强化这个内容。程华:如何看待MBA及EMBA教育?白宁:国外MBA和EMBA一般要求一定有二年的工作经验,这点很重要。我在清华读书时就开始摆地摊,从…  相似文献   

3.
弟弟初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17岁,是个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打电话给在北京工作的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实在是不放心。我想起几年前那个到处碰壁到处寻路的自己,很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弟弟不善言语又略为羞涩,对我的无情,很是不悦。我能想像出他从小县城到市里坐火车,而后再问路坐公交的种种艰难。等到在大学门口看见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出来。我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笑…  相似文献   

4.
阿宝 《英才》2000,(10)
哪有一个人不爱钱的。只要够自己买衣服的,买好房子,让自己的家人都很幸福就行了,没必要有很多,有时钱多了,并不是件好事儿。做这行,平时买衣服要很多钱,要占50%,储蓄很少,大概20%吧。剩下来的就是唱片,希望做得更好,又加30%。我做手术之前存了很多钱,赚了钱就存起来,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做完手术后,就觉得我这么年轻,心脏不好,胆也没了,胃也不好,都是这几年累的。在床上躺着,我就想我这是干嘛呀!不就是吃点穿点吗?家里又过得很开心,我干嘛这么节省?现在我们的观念跟外国人是完全不同的,从现在算起来活着还有不到20000天,就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爱身边的朋友。投资嘛,以后只想开一个比较好的连锁饭店,对大的国际贸易没想过。至于未婚妈妈……还没想过,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在结婚以后,这里毕竟是中国嘛。  相似文献   

5.
一个期望走上红地毯的男人:电影是上帝注入我血液中的吗啡! 我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锤炼什么“在北京电影制片厂,1996年春天的太阳很明媚,我无所事事地在北影厂主楼前面的台阶上晒了一年的太阳!”回忆起那段充满着煎熬与挣扎的日子,于冬说,“我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那是锤炼我的日子!”可以想象得出来,那个时候年轻热情,锋芒毕露,不谙世故的于冬在国营大锅饭的体制下,生存起来尤为的艰难。但是现在于冬回忆起自己几起几落来,  相似文献   

6.
博弈转基因     
<正>采访实录地点:装修公司人物:进京打工的福建农民听说过转基因作物吗?听说过,还很关心。我看报纸上说,转基因可能使儿孙辈儿出现问题,不知有没有这回事。种过吗?没有。如果有种子,能增产又能省钱,我愿意种。自己会吃转基因食品吗?(笑)不吃。我们现在自己吃的菜都不上化肥和农药。  相似文献   

7.
《英才》2012,(9):123
"没想到,当了一辈子农民,如今还能农转非拿上退休金,这都是汇源给我带来的福气!"北京市密云县东邵渠镇年过花甲的村民赵玉兰如是说。丈夫去世之后,赵玉兰还要照顾丈夫身有残疾的哥哥梁金生,家里的日子过得很拮据,"现在好了,我们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每个月汇源公司都给我们发退休金。"自从6年前,汇源走进这个密云东  相似文献   

8.
"我的原则是没有能力以天下为己任,但是我和我的同事必须为联想的工作负责任。"现在各级政府对企业家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企业家自己,我们得知道自己是谁?什么是自己的本分?这些问题值得大家思考。改革开放到今天,在经济上,中国有了长足发展,但政治改革相对滞  相似文献   

9.
1978年我在香港成立中原地产,我也是打工仔出身,家里并没有很多钱,这一点跟内地企业家很相似,内地企业家多数白手起家,因为改革开放之前是计划经济,大家都是从零开始。而我开始的时候还要艰难一些,当时是跟父亲工作,两个人每个人出了5000元本钱,在别人家里租一个桌子。由此起步,现在中原已经发展到2.5万毫员工,在中国50多个城市有自己的分公司。中原主要是做房地产代理,去年佣金收入78亿元,  相似文献   

10.
我只适合做个好将军记者:在我接触过的成功人士里,他们大都是自主创业型的。他们的经历大都有一个特点,当自己的职业经历成长到一个跨国大公司中国区总裁这个职位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自己出去创业,而且成功几率很大。因为人脉资源、个人能力、客户关系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我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慌张的开始 大概没人知道我多孤独或无聊,当然这个问题也很蠢.我们只需要工作,和别人开玩笑,回到自己的窝里,再多余的事没必要关心.  相似文献   

13.
放弃了十几年前卖砖都能发财的神仙日子,王府井百货开始了尚不见尽头的艰难革新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与不少企业家交谈过,发现在企业经营的最初期,重要的问题都来自于外部,比如,与谁竞争,如何等等.而随着企业的规模逐渐做大,业务越来越稳定,他们往往就要追问自己的内心了.问题开始从"术"上升为"道",关心起"自己是谁?企业是谁?为什么要做企业?每天在为谁而忙碌?忙碌的目标又在哪里?、凡此种种,每一个问题都关乎人生的本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高薪是职业人士的追求目标,谁不盼望日子过得好些,生活质量高些?那么,谋求高薪都有哪些正确的途径呢?怎样才能在求薪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如何提升自己的“含金量”,让自己更值钱?这些都是职场人士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他们做到了,企业家这个称号才尤为可敬我虽然是一个写作者,身处文化圈,但很关注企业家这个群体,也算比较了解,之前我写过《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而且我不在“此山”中,更可以跳脱出来观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呢?我们习惯上会把企业分成几类:一种是小微企业,严格说跟企业家三个字没什么特别的关系,就是“小老板”,基本上通过自力更生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和官场高层不可能有深度交集;就像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得有多少作品一样,一家企业至少到中型的状态,它的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经商就像经营一段感情。看似日子平常过,但其中各种要素已在频繁轮替。企业家需要时常同望:我要这份感情的初心是什么?我做这个企业的初衷有没有改变?除了回首过去,不时审视前方更为重要:面前已非来时路,如何平稳走过并壮大这份感情?当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规模增长转变为价值增长,从投资拉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其间涌现的机会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抓住?201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主题论坛上,企业家大佬们分享了自己"不一样的增长"和新常态下的"生意经"。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后,我做了三年的会计工作,后因工作需要,又踏上了审计工作的岗位。审计工作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怎样入门?从哪里着手?正当我为工作的开展犯难时,我遇到了一位中学时代的女同学。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单位,这时的她已经升任这家单位的业务科长。在中学时的最后一年,我们曾经是同位,共用过一张书桌,彼此已十分了解,此次见了面也就无话不谈。她听说我要做审计工作,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这样,咱们还可以称得上是同行呢。"她在大学里学过审计专业,毕业后又在基层实践过,心里自然有底儿。这位女同学对我很是热心,她把自己在学校里用过的有关审计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全收集了起来,送给我;我也不时地找到她,带去工作中遇到  相似文献   

19.
修思禹  陈飞 《英才》2014,(6):98-101
"企业家必须先学会怎么和政府打交道,才能生存好。如果商人不关心政治就没有前途。"如果有两种人生可以选择,一种是享尽荣华富贵,但不能读书;一种是可以读书,但生活只能维持在温饱水平,你会怎么选择?张宏杰的选择是后者。他说,自己从来没有过强烈的物质欲望。这一点从他衣着上就很容易看出来。  相似文献   

20.
田溯宁44岁企业家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大自然保护协会亚洲董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员。生命的意义,探索幸福的本质,这些问题实际上都跟环境有关系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如此热爱大自然.相信环保事业,为什么不直接去做环保工作?我从大学到研究生读的就是生物系;我父母都是沙漠学的研究工作者,他们到现在一直关心和研究中国荒漠化问题。小时候我就跟他们一起去过沙漠;所以从小对自然环境就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