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罗旭华  李享 《特区经济》2007,(5):188-190
随着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也要不断增加,旅行社业作为旅游业的主要板块,其从业人员的数量及质量都将对其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借助科学的方法,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旅行社未来几年的从业人员的总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以为相关部门及院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旅行社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旅行社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在国内国际旅游业竞争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这是中国旅行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我国旅行社业存在问题,就我国旅行社业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转型升级,旅行社间的竞争压力增强,突出表现在我国中小型旅行社领域。中小型旅行社在数量急速扩张的同时,存在内涵建设落后、网络化程度低、产品开发能力差、低价无序竞争、组织接待及质量保障弱等问题。鉴于此,以南通市为例来探讨我国中小型旅行社的科学发展、品牌升级及营销创新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态势喜人,而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旅行社行业却被以价格战为主要特征的低水平恶性竞争所困扰。导致旅行社恶性竞争的原因是多方面,而产品同质化是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旅行社恶性竞争的成因,并从差异化角度提出构建旅行社竞争优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琳 《魅力中国》2010,(9X):152-153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旅游业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到了较大的进步,旅行社行业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旅行社从初期的垄断经营到现在的竞争发展,行业规模逐渐壮大成型。目前,世界化经济市场竞争对我国旅行社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而作为一个行业,如果缺乏规范化和国际化经营管理的体系是缺乏竞争力的,较国外旅行社行业成熟而规范的经营管理体系,我国目前的行业竞争优势较弱。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市场的竞争,增强我国旅行社的竞争力,改变我国旅行社业现存不合理的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和调整旅行社经营体系被提到日程上来,只有通过旅行社经营体系的调整,我们国家的旅行社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依据2011—2016年的旅游业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Malmquist生产指数法,对甘肃省及东、中、西部12省区的旅游业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其变动状况进行了测算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虽然甘肃省旅游业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位于前列,但其综合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水平、TFP增长率等要素上均处于落后状态,技术进步水平偏低是制约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对2005—2016年甘肃省12年的旅游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旅行社数量和省际交通密度对甘肃省的旅游业起到促进作用,而星级饭店数量和对外依存度与旅游业的发展是负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综合带动经济能力强,国务院将旅游业确立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我国传统旅行社企业数量多、竞争激烈、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网络时代在线旅游业务蓬勃发展,传统旅行社企业除了要转型发展有竞争力的多业态集团模式,更要培育创新、诚信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谢江红 《特区经济》2005,(8):123-125
1997年新出台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对旅行社投资主体的性质不再进行限制,民营企业的投资环境得以改善,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末旅游业良好的成长和高回报率,促使大量完成了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家纷纷介入旅行社业。民营旅行社的成立为旅行社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大大拓宽了市民的选择余地,也给旅游者带来了实惠。但总的说来,民营旅行社的数量少,规模小,在其发展和扩张的过程中仍然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对其从业人员的需求急剧上升,但旅游从业人员的供给和培训却相对滞后。旅游人力资源市场表现出三大矛盾.要解决该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素质锻炼.与国际接轨并全面引入职业化发展理念,组织建立并全面实施旅游业职业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旅游市场中新疆热不断升温,导游数量随之大量增长,如何对导游进行有效管理,建立完善的导游管理机制,成为新疆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新疆旅游业的自身特点,将旅行社对导游的管理机制分为三个部分:薪酬机制、服务质量监控机制、激励与保障机制,提出新疆旅行社导游管理机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现有管理机制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晓文 《特区经济》2007,(7):167-168
旅游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旅行社提供具有无形性特点的服务型产品,产品消费在前,消费者感知在后,因而对于购买前的消费决策,品牌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品牌化对于旅行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星子与庐山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正从规模经济向系统经济转轨,旅游资源整合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趋势。本文分析了“大庐山”旅游资源的分割现状,并提出资源整合的现实可能性,认为星子与庐山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从打破行政界线、树立市场开发战略、改善服务质量和健全法制环境四方面进行深度开发和整合,最后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石伟伟 《特区经济》2014,(12):151-154
中国旅游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现代化发展新时期。而现代化旅游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旅游产业整合,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相对于广阔的需求市场,我国现代化旅游人才的供给却不容乐观。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基本概念入手,重点介绍旅游产业整合、现代化旅游人才概念内涵。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征和产业整合的综合趋势,进而从需求角度分析了产业整合下,对现代化旅游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与人才需求对接,介绍了我国现代化旅游人才的供给现状,主要是从旅游人才教育体系中的高校培养角度,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分析了现代化旅游人才供需的差距,最后得出了几点优化旅游人才供给——高校培养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丹 《特区经济》2011,(11):178-180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通过阐述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了低碳旅游背景下旅游供应链的特点,提出构建以旅行社为核心企业的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四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在美国、韩国等国家都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城乡统筹的大方向下开发旅游,这对我国城乡发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因此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成功经验来发展我国的城乡旅游,寻找适合自己的城乡统筹中旅游发展的模式。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外城乡统筹成功的基本经验;其次论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彬  贺传阅 《乡镇经济》2007,(11):30-33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等特点,发展乡村旅游自然便成了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界定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在分析西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优势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了空间。为了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出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迪士尼落户是上海继世博会之后又一重大项目,将对上海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进而推动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文章分析了上海与国际大都市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差距,阐述了利用迪士尼契机提升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质量的意义和路径,为今后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尹正江  李颜 《科技和产业》2009,9(1):12-15,40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呼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但黎苗文化及其原生环境却独具特色,在这一地区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十分必要和可行。文章首先提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定位——黎苗文化生态,然后进行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可行性和SWOT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转型升级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着新兴旅游业态的出现,培训旅游成为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业态形式。旅行社介入培训旅游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成战略合作联盟;开创蓝海市场;实施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20.
周在泉 《特区经济》2008,(10):163-164
旅游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实生活中,"旅游信用危机"已经开始显现,特别是旅游企业的失信引发了大量的旅游投诉,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旅游信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旅游业中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入手,认为应通过建立旅游信用制度体系来重塑我国旅游业的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