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林峰  赵东亮 《经济师》1996,(12):42-43
推进信息化是实施赶超战略的一条捷径赵林峰,赵东亮一、信息化的标志所谓"信息化",指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主会以物质为手段以传统产业力依托,向主要以信息为手段以信息产业为依托的变革过程。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进一步提高信息产业所推动的经济增长量占国民...  相似文献   

2.
周坤 《时代经贸》2013,(18):52-5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要同步发展,尤其强调“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所谓信息化,就是社会经济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重心”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要同步发展,尤其强调“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所谓信息化,就是社会经济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重心”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先导,是人类进行高效率、高效益、高速度的社会活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是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化是指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前进的过程。它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  相似文献   

5.
雷大刚 《技术经济》2002,21(9):8-10
“十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而在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措施中,如何更好地继续贯彻实施国家“金卡工程”、以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国IC卡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而迎接中国加入wTO后面临严峻挑战,使IC卡的应用更广泛更直接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是一项紧迫而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经济工作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概念和评价指标一般来说,信息化指的是信息的开发、生产、传播、利用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而国民经济信息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产业信息化,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以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活动中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利用能力,来增强其运行的有效性,提高其生产的效率,从而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信息化,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实现信息产业化,即发展信息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究竟达…  相似文献   

7.
纲要的主要目的、任务及完成期限和阶段 <2010年俄罗斯信息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切实提高信息化过程的效果,为向信息化社会过渡创造工业技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前提和条件. 通过建立发达的信息环境,即广泛而充分地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设备,建设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形成并发展国内信息通信服务产业,从而使俄罗斯保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体现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及信息部门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影响,衡量产业信息化水平,需分别从信息化装备投资规模、信息产业及非信息产业的信息部门的产出所占GDP比重、产业信息化对各产业产出增长率的贡献、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升级四个侧面衡量产业信息化水平,并据此提出了衡量产业信息化水平的四个标准及相关测评体系与指标,全面地对信息化水平进行测评与衡量.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的演变史表明,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动都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并互不断地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结构向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结构演进的。产业结构信息化,既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需求、资源供给等因素变动影响的结果。把握产业结构信息化的规律和特点,分析产业结构信息化的途径,对于科学制定产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最根本、最直接的举措,就是大力推进产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进程日益加快,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及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业蓬勃兴起,信息基础设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人类社会的进步。顺应世界潮流,我国政府正在从战略的高度,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作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有关讲话中也多次强调,要加快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并在经济、社会、科技、国防、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积极加以运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五”计划中,也对新世纪之初我国信息化建设作出了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如此大份量,强力度地突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这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信息化建设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被赋予了历史性重任,我国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面临的 机遇和挑战 (一)加快发展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重要性。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争夺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目标。信息技术对于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区位论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林  刘继生 《经济地理》2006,26(2):181-185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导致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传统模式向以信息技术支撑的网络化模式转变,这种信息化过程促进了各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作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场所选择及其空间组织优化的理论区位论也不例外。文章从区位因子、区位选择范围、行为区位理论、知识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方面,分析了区位论发展的新动向,认为区位论正向区位因子软化、选择范围全球化、区位主体现实化、产业区位以信息知识产业为主以及中心地理论虚拟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今后15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逐步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至此,国民经济信息化已不是要不要搞的问题,而是如何搞得更好的问题。本文在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内涵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信息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理,以深化对国民经济信息化问题的研究,从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内涵1.信息化的内涵。关于信息化的内涵,付诸讨论并被公认的表述尚较少见。按照日本一个技术经济研究小组的看法,“信息化是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技术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变动轨迹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文章借鉴并运用经济重心研究方法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国民经济整体空间分布格局演化做了系统研究,通过刻画和比较分析我国1995--2009年高技术产业重心和经济重心变动轨迹,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空间分布不平衡,特别是东西横向不均衡程度加剧,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影响有限,提出有必要加大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调整力度,实现高技术产业带动下的我国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信息化趋势下,数据库业已成为信息产业的基础产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内容,而数据库产业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大力发展数据库产业,能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简要介绍了我国数据库产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是指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改变其运行方式及增强国家功能的进程。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且也反映着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可以说,信息化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综合国力和社会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各个国家都把信息技术和信息化作为自己发展经济的战略。宁夏经济要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经济问题》2005,(3):72-73
生态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形成的生态经济活动,其基本理念是依照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改进生产技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如果说经济的信息化可以使区域经济获得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那么经济的生态化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助于我国生态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2010年信息化发展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纲要的主要目的、任务及 亮成期限和阶段 《2010年俄罗斯信息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切实提高信息化过程的效果,为向信息化社会过渡创造工业技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前提和条件。 通过建立发达的信息环境,即广泛而充分地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设备,建设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形成并发展国内信息通信服务产业,从而使俄罗斯保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1.纲要的主要任务 保证现有的信息化所需要的(信息通信技术和国内生产的设备)工业技术基础得到发…  相似文献   

19.
新型工业化下我国产业演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产 业演进就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结构和内容的不断变化过程 ,是产业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在数量上提高了经济规模和总量 ,在质量上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素质。工业化实质上是产业演进的过程 ,既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产业演进的过程 ,也是工业内部结构演进的过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产业的演进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也表明 ,尽管产业演进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演进过程也因时因地有所不同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共同的发展一般趋势。(一 )克拉克分析研究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的结论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 :第一次产业将减少 ,第二、第三次产业将增加。人们总是从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的产业移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 ,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小 ,而第二、第三次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 ,反之亦然。(二 )库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WTO后,有5年的过渡期,这也正是实施“十五”计划,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企业应抓住时机,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增强生机与活力、提高竞争力,以信息化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 一次产业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果说经济信息化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力所达到的高度和水平,那么经济全球化则表明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关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经济信息化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力量,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