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了各主要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经验和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其次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从比较优势原则看.广大发展中国家应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从投资时机看,近期对东南亚各国发展产业转移型投资,对非洲各国发展工程承包型投资是有利时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早半拍”的原则,前苏联、东欧和中亚地区应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目标之一;从投资动机看,寻求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是欧美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
区位因素是影响跨国公司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日本、韩国、美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区位选择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理论界关于是否应该将发达国家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目标问题上产生的不同意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所面临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能力的矛盾。实证检验证实我国企业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还是以与我国经贸关系密切、市场规模相对狭小的国家和地区为主。但从长远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应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4.
理论和经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是规避反倾销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印度作为对华提出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其涉案产品较多、涉案金额较大、影响范围广泛。以印度为例,对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外对华反倾销形势严峻,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潜力巨大。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以有效规避国外对华反倾销,应在权衡各方面因素后选择合适的投资区位和投资方式,政府应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予以正确的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及产业选择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及产业选择,关系到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能否健康、迅速地发展。本文通过对市场容量、生产要素优势,以及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及产业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考察东道国区位因素和企业异质性对中国企业选择对外投资区位的多重影响。基于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运用条件逻辑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文化距离和正式制度风险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且正式制度风险的负向影响在企业具有较高水平的FDI经验或较多的国际股权联盟联系时减弱;而文化距离的负向影响只在企业具有较高水平的FDI经验时才有所降低。结果表明,特定的组织学习有助于中国企业克服由东道国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环境导致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Martin&Roger的自由资本模型,对其进行进一步推导和参数分析,得出有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五个假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经分析,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寻求、技术寻求、资源寻求和出口拉动的特征。因此,我国应保持和加强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加快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并积极推动效率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以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以往文献对于银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整合银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外资银行在华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框架,使用条件logit模型检验了外资银行在华省级区域进入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外资银行在华投资在省域水平上极不平衡,其区位选择受到区位优势因素、集聚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此外,港资银行与其他外资银行在区位选择决策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观点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主流理论观点;二是其他(合新进的)理论观点,其中关于战略资产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战略联盟的理论观点尤为引人瞩目。对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观点的价值和局限性进行归纳研究,有助于探讨和提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和区位选择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影响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从而得出中小企业投资区位的一般选择框架,并结合案例说明。最后联系我国目前实际情况,针对采取不同国际化战略的中小企业分别提出跨国经营区位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