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和创新地理学理论,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区、市)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R&D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耦合协调性视角理解科技政策组合,分析科技政策组合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创新能力呈现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梯形”分布特征;R&D资金和R&D人员对于本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科技政策组合正向调节R&D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此,国家应制定适宜的区域创新战略,地方政府应探索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并提升科技政策组合的耦合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1995—2006年的区域智力资本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来定量研究二者的关系,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的理论分析和定量的实证研究方法(因子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探寻了湖北省区域智力资本各要素的构成对各要素的贡献度,以及区域创新能力各要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度。并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了湖北省12年来的区域智力资本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运用相关性分析,定量地探索了湖北省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强弱。运用回归分析,探索了湖北省区域智力资本各要素的构成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定量关系。根据研究发现,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富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在将生产制造中心向中国加速转移的基础上,也加快了在价值链上游R&D环节的战略调整,在我国大规模设立研发中心,使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基于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动机,构造了一组数学模型对其在我国R&D投资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关注跨国公司如何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下进行R&D活动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竞争的日趋白热化,跨国公司一改过去把R&D活动主要集中在母国进行的做法,开始制定和实施R&D投资国际化的战略,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寻找R&D配置的最佳区位,从而促使跨国公司的R&D活动日益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本文将以跨国公司R&D国际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跨国公司R&D国际化获得利润最大化来进行数理分析,说明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运用理论模型描述R&D投资结构对创新系统产出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利用1990~2006年中国创新系统数据,对R&D投资分配结构与自主创新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R&D三个流向投资与自主创新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因此,本文进一步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基于投资流向的R&D投资结构效率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2001~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技术获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基础、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积累的不同,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研发、技术获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着地区效应,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研发吸收技术获取的能力也存在着区域差异性.同时,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改造对全国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但国外技术引进和购买国内技术对全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之前的研究发现负债融资阻碍了企业的R&D投资,本文从债权人监督的角度对负债融资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本文研究发现,受到债权人监督较少的商业信用对企业的R&D投资几乎没有影响,而受到监督较多的银行信贷则严重阻碍了R&D投资。然而,在银行信贷监督较少的国有企业以及自有资金较多的企业中,银行信贷却不会影响企业的R&D投资。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负债融资对R&D投资的影响效果受到债权人监督能力的影响,监督力强的债权人更有能力影响企业的决策,从而导致企业R&D投资的减少,而监督力弱的债权人则不会影响企业的R&D投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跨国公司R&D全球化背景入手,采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了我国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开拓进取型、克服加强型、支持引导型和防御完善型四大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促使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区域创新能力是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技术支撑,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本文在研究区域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构建了一个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分布的基本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重点探讨了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所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四种途径是模仿、前后向联系、人力资本流动及竞争。本文从投资国的角度分析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并且在分析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针对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在中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由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各地区在R&D产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对我国区域R&D产出水平差异进行定量化分析,本文引入了主要检索工具收录论文相对数量、授权专利相对数量、技术市场相对规模、新产品产值相对规模等指标,根据<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对我国各地区R&D产出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R&D产出水平差异程度的不同,对我国各省区进行科学分类.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选取36项基础指标构建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中国30个省市2000~2019年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对总得分,分析了其时空演变过程,并用空间杜宾回归模型对其溢出效应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样本期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局部与整体基本上都呈现增长型演变格局,但存在区域间的差异性,而且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产业结构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环境规制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显著为负;城镇化水平、所有制结构和市场化程度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并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理论界尚未系统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阐明技术创新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经过改进的格瑞里茨和杰菲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2005—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三大技术创新主体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并把市场化因素首次设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考察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技术创新二次产出存在多样化差异,R&D在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和内部的配置,以及创新主体内外制度性因素对技术创新的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优化R&D配置和进行技术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体系不仅是对产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测评,而且也是一国或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参考系。文章总结了产业结构理论演进,进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本质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构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1~2015年我国30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以人力资本为门限变量,以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为门限依赖变量的面板门限模型,从人力资本视角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以人力资本为门限变量的单门限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低于门限值时,自主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而技术引进能显著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当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限值时,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均能显著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且自主研发比技术引进更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目前人力资本水平来看,我国大部分省份已具备从技术引进向自主研发模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基础。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主要城市投资环境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投资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关系到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能否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在构建了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辽宁省14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 本文利用熵权 TOPSIS 法来衡量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基于 2005~2017 年间我国30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 采用中介效应的分析方法对城市基础设施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 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 城市基础设施并非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技术创新在城市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效应的作用, 中介效应值为 46.3%;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 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 财政支出、 人力资本、 固定资产投资及城镇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抑制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以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2011-2018年全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数字金融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研究结果表明,从总量效应来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的驱动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从结构效应来看,数字金融对实用创新的影响最大,发明创新次之,技术含量最低的外观创新影响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创新载体效应、创新激励效应两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群创新载体效应主要从政府扶植效应和创新平台效应两方面进行阐述;产业集群创新激励效应主要从成本效应、风险规避效应、"企业衍生"效应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把公共投资作为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已开始利用公共投资的扩张手段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文章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在东、中和西部区域的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中和西部区域的公共投资对各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中西部区域的公共投资效应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