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辽宁省1990~2008年的FDJ与GDP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分析了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的结论表明: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与其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辽宁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Grange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和FDI的关系的讨论此起彼伏,本文在中国数据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得出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同时存在稳定的长期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6种效应,利用协整检验与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重新检验了各种效应与外国直接投资的长期关系与因果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时滞效应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细致分析。结果显示:首先,外国直接投资可以通过资本积累、出口促进、投资拉动、技术溢出、产业结构优化和制度变迁6种具体效应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其次,外国直接投资对各种不同具体效应的时滞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欣  赵进 《国际贸易问题》2007,289(1):71-76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探讨了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江苏省的数据表明外国直接投资相对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人均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动以及对外贸易等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但人力资本不是外国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显著途径。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加多元化的形式涌入国内,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外国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也有一定差异。本文使用1988—2006年各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后的误差修正模型对FDI对各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FDI、国际贸易及我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与VECM模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利用我国1983-2004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协整理论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结果说明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有双向因果关系,但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我国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国家且外国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沈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沈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问题,运用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对沈阳1992—2006年FDI与GDP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了沈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沈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其经济增长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这一结论,这与沈阳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分析深圳历年来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江苏省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本省经济增长吸引更多的外资;同时改善本省的投资外资让外资更多的进入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湖北省1986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揭示了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湖北省经济增长。最后,为湖北省合理的引进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静雯 《商》2013,(13):310-311
本文利用1985-2011年的数据对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第三产业产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OLS检验认为中国服务业吸引外资额与第三产业的增长存在着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中可以看出,外商对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对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FDI促进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如完善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制度环境、正确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和区位同时还要重视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本的培育等。  相似文献   

12.
利用相关指标与数据对近十年来中国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进行研究,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检验我国2003—2012年的环保投资增量和GDP增量的因果性,通过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两者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保投资增量是GDP增量的Granger原因,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提出拓宽环保投资渠道、积极引导居民和企业参与环保事业、增加公共财政对直接环保投资的补贴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再创新高,达60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缓解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的资本短缺,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增长,使国民经济走向了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三位一体发展的道路。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关系检验这些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有密切的相关性。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体现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引起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增加1%,国民生产总值增加0.37%。  相似文献   

14.
李建洁 《商业科技》2014,(20):186-187
近年来,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备受人们关注。为了探究贵州省遵义市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ADF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统计检验方法,对遵义市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遵义市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经济增长是房地产投资的Granger原因,但房地产投资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就研究结果对遵义市未来房地产投资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计量模型与经济学方法,运用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和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体现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同时,本文对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通过贸易、投资、需求三大因素来拉动。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可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吗?FDI与经济增长之间是怎样的互动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数据来找出答案,使用eviews6.0进行回归模型建立和根据1983年~2014年外国直接投资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广东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在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对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与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也有一个同期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7)
本文对1985年到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汇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主要结论有: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名义汇率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名义汇率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汇率稳定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我国1990年~2011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年度数据构建对应的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了FDI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且两者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根据检验结果可知,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相关性,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1980-2004年我国出口、进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数据,利用虚拟变量、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建立回归模型等方法,就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度量,得出结论: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的进出口规模具有促进作用,1996年后随着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在促进外贸增长的贡献效用上也有了大幅度提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使用虚拟变量衡量定性因素,在建模前进行了充分的前提检验,以保证模型是稳定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