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刚看了电视剧中一个情节——那是一个从山东闯关东的女孩子,在当地一个捐了官当的原土匪的淫威之下,险些成了他的小妾,但女子准备以死相拼的故事……主持人提到这个,是因为一个咨询电话引起的——对方坦诚地讲,自己是当地"有地位"人的"小老婆"!这样直白的坦诚令老夫不知所措……她把"故事"用邮件发给了我。主持人基本上算是原文照发。主持人好!我今年三十二岁,大学毕业九年,在一座二线城市的大型民营物流企业做高管,我熟悉贵刊。今天,我不想多说我的身份和我的具体状况,只是想向您倾诉我的"心结"……请您在可能的情况下帮我。您不要以为我是位弱女子。这从我的经历上您就会看出来。  相似文献   

2.
正一次次焦急求助、一次次诚挚感谢,言语不多的陈正义说道:为民服务是我的天职,群众是我的亲人,每一件群众的事都是我自己的事。陈正义是何许人也?重庆市交巡警总队城市快速道路支队民警一枚。但一提起陈正义,熟悉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亲切地叫他"活电脑",电视里时常有人表演"一刀准""一抓准"的绝活儿,而他练就的就是"一看准"的真本领。  相似文献   

3.
正几天前,老家的同事打来电话。他说原本不想跟我联系,但看到我父母一把年纪,还每天一大早踩着三轮车赶到菜市场卖小菜,实在忍不住要告诉我这件事。同事说,为了劝服我父母,他找了很多借口,比如"你们两个儿子这么有出息,还差几个小菜钱?","这些天总下雨,如果把身体冻坏了,岂不得不偿失?","你们这么辛苦,不知情的人恐怕还以为是你们的子女没良心,逼着你们自己养活自己呢"……可是无论同事怎么说,父母却总是从容地笑笑,替我们辩解:"儿子都很孝顺,可我们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改变自己,从阅读开始。《无声告白》是我在"倡导每周读一本书"的某微信公众号上接触的第一本书,开篇"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以及《无声告白》的书名,让人或多或少猜到故事的内容。书中出现了很多元素,笔者用生动细腻的描述让每个人物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故事。静下来感受作者传递的信息,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  相似文献   

5.
"京津陆海运河"是北京社科院《2013~2014北京蓝皮书》中的一分材料提出的建议。"京津陆海运河"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名字,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曾经不断奔波于北京、天津之间的人来讲,这是曾经停留在自己的神话之中的一个名字,这个神话最诱人之处在于:北京有了这样一条运河就可以直通大海。"海"是北京这样的千年古都最严重缺乏的,千年的沧桑,北京见过多  相似文献   

6.
物流世界     
《中国储运》2014,(11):94-95
正有报道称,中国公务员连续7年未调薪,基层公务员期待通过涨工资来改善生活水平,但公务员工资不透明难获公众普遍理解。"我每个月工资是2000元出头,连烟都舍不得多抽。"有基层公务员说。工资低,是不是奖金高呢?前些天深圳宝安一家公司高调举办表彰大会,采购10辆豪华版红旗轿车给员工发"年中奖",注意还不是"年终奖"!当然用了这车之后,加油养护的钱都得自己掏,是赔是赚,还得自己衡量。  相似文献   

7.
<正>范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高等级公路支队乌拉泊大队一中队中队长,2017年已经是他在这里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了,"不少人都觉得高速交警工作枯燥,每天守着高速路,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可是只有我自己最清楚这份工作多么有成就感,因为我的守护,才有了群众的出行安全,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司机乘客都是他的家人过去的一年,新疆的冬季仿佛格外漫长,一场又一场大雪都是对高速公路的考验。尤其是年底那场风吹雪,连  相似文献   

8.
墨脱四日行     
实话实说,别看我的脚上时常有模有样地套着一双旅游鞋,但我并不热衷于旅游。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乐意东跑西颠,以增添自己的知识;有人乐意呆在原地不动,以深化已有知识。我无论如何都属于后一种人,从不计划去浏览观光,尽管文学活动迫使  相似文献   

9.
观潮     
《中国储运》2012,(10):101
张维迎:有些政府权力像癌细胞不加抑制即扩散(《中国企业家》2012年08月22日)现在阻碍改革的"利益",是政府主导经济情况下形成的机制。首先政府官员,改革本身就是权利不断从政府手里交给老百姓的过程。政府官僚系统有一种自然膨胀、自然扩大权力的冲动。如果我管的很少,理我的人就很少。我可能不在乎别人是否给我送红包,是否贿赂我,但我很在乎别人是不是尊重我。你权力越大,你走到哪里越牛气。所以他们有一种扩大自己权力的本能。一旦领导人没有理念,这些政府权力就像癌细胞一样,你会没有办法抑制它,你没有那与之对抗的力量,没有健康的细胞不断地吃掉它,它就不断地扩散。  相似文献   

10.
<正>你或许见过跟别人较劲的人,却未必见过跟自己较劲的人。在宁夏路桥集团公司,跟自己较劲的人不在少数。路永兵是其中之一。成为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路面6合同段的项目经理后,有人说,路永兵成了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修路比绣花还细致。"项目部的人有个共识——工程细节决定成败。所以人人都对给自己‘找茬'上瘾,干起活来都比我较真。"路永兵笑了,"不信?走,去现场看看。"  相似文献   

11.
陇南记忆     
正公路行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在建设和养护一线,用笔记录着公路人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是公路人珍贵的记忆。甘肃省陇南公路管理局的贾文琴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写作、勤奋而执着的人。1992年,贾文琴进入公路行业,以"我笔写我见,我笔  相似文献   

12.
看了都说好     
上学时,一位我很敬仰的老师曾经说过,学习是一个人一生永不完结的任务。走上工作单位以后,有一位热心的学长在欢迎我们报到的会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说,每个人如果根据工作的需要,选几本自己喜欢的杂志,每期跟着阅读,并且收藏它们,几年之后业务水平肯定会有长进。从持之以恒的角度说,这不失为一种学习的好办法。因此,老师和学长的话一直是我走上工作岗位以来遵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13.
高跷     
正颜亮从领导岗位全身而退。与他关系密切的几个部下和知己前来庆贺,颜亮请他们到家,让妻子做了一桌丰盛的晚宴。"颜局长",有些醉意的李强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您是我跟了十几年的老上级,您的做事风格对我影响很大。我在这里敬您一杯,但也想提一个小小的请求。"李强的话像鼓锤,重重地敲在颜亮的心脏。是啊,李强跟随自己十几年可谓兢兢业业,按说早该升迁了,可他总  相似文献   

14.
拉萨是一个很有诗意气质的城市,我总是这样不厌其烦地告诉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城市,就象巴黎之于凡高(其实这个古怪的人老家在荷兰);库布里克之于好莱坞(这个人应该是个英国绅士);海明威之于古巴、我的城市就是拉萨。 这些年,我已经很少离开这个城市了,我几乎足不出户地呆在拉萨。对我而言,这个城市就象一瓶红酒,只要打开,就意味着盛宴和狂欢。  相似文献   

15.
正不知不觉中,小半年儿过去了。这期间,笔者4月底到了宝岛台湾,见识了美如水的姑娘和壮如山的少年,且更多地体会了台湾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侧面。因栏目要求,此文自然不是谈台湾所传承的什么,我要说的是在台旅途中所遇到的一位"物流人"——来自秦皇岛,自己做海运的中年女老总。因导游"披露"了我的从业"身份",订阅了《中国储运》的她便"追问"了杂志和栏目。接着,在环岛游旅途中寂寞的大巴上,我们有了相对的"深谈"  相似文献   

16.
交通幽默     
我来办事有一个人出门办事,到了目的地发现没有停车位,只好把车停在马路上。他在雨刷下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来此办事。"回来的时候雨刷下多了一张红罚单,而且自己的纸条下多了一行字:"我也是。"没有喜欢的颜色某女士初次驾驶,在经过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时,总是熄火,眼瞅着红灯变为绿灯,她的车还在原地不动。警察走上前去,问道:"女士,你到底喜欢什么颜色啊,还没等到中意的颜色吗?"  相似文献   

17.
读书杂记     
"读书是一种乐趣。最重要的是,能够带来乐趣的,是读书本身,而不是读书以后的结果。"风清月朗的夜晚,我斜倚窗台,翻阅着散发油墨清香的《白说》。随着书卷一页页翻开,作者白岩松以其作为一名资深新闻人的独特视角,记录下的自己对人生各个阶段的感悟、思考和理解跃然纸上。时间长达15年,内容涵盖了时政、教育、改革、阅读、人生等诸多领域。人生似茶宜慢品,岁月如歌须静听。尽管"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但白岩松依然向往"说出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就算说了白说,可他还是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相似文献   

18.
晨光悟语     
<正>承认自己的不足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自信。当你足够了解自己,不怕被人拆穿,关于自己的一切都能坦然接受时,你才敢特别坦然的说出"我现在确实没有那么好"。敢说出这句话的你,心里一定有一个想变得更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9.
<正>大年二十九,90后女子彭洁在家中被民警带了出来,在行政拘留室中度过了大年三十。曾经,彭洁还幻想着自己能逃过一劫,甚至不用去坐牢。此时,她才开始害怕,手铐下颤抖的双手不知道如何放才好,一个劲地说着,"早知道我就不跑了""我错了"……肇事车辆凭空"消失"2017年1月20日18点30分左右,王东骑着电动三轮车经过淮光路时,发现路上倒着一个人。走近一看,地上的人居然是邻居卞奶奶。"你怎么样?伤到哪了?什么人撞的你?"对于王东一系列疑问,年近  相似文献   

20.
正亲爱的爸妈:您好!时光飞逝,新的一年开始了。我知道,除夕的夜晚,您都翘首企盼着我能回家一起过年。可是,我只能遗憾地说声"爸妈,对不起,由于春运工作需要,我不能回家了。"每当我看着人们大包小包喜悦而期待地奔向家的方向,我内心多么羡慕他们,我也想回家见见爸爸妈妈。可是为了让千千万万的人能够顺利平安回家过年,我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