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驾驶人疲劳驾驶,是我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为,也是安全行车之大忌。曾经发生在笔者所在辖区境内的两起重大交通事故,皆是由驾驶人疲劳开车所致。为吸取教训,敲响安全警钟,现将两起事故作一简介和剖析。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的疲劳生理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员长时间驾驶车辆会造成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从而导致疲劳驾驶。疲劳的生理、心理表现是相当复杂的,尤其对于职业驾驶员,随着驾驶时问增加,行车路线延长,必然造成身心疲惫,此时如果再驾车行驶,极易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3.
正防情绪激动天气炎热易导致心情烦躁、激动,出现"路怒",进而造成事故。驾驶人行车中可适当播放轻音乐,深呼吸、放松心情,保持冷静、平和,培养"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文明驾驶观。防疲劳驾车高温天气,驾驶人容易产生疲倦感,注意力和判断力易受影响,从而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驾驶人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开车时间不宜过长,在驾驶途中如有困倦感,建议就近找安全的地方或服务区停车休息。防车辆自燃车辆零部件老化和线路、油箱受损等因素往往是造成车辆自  相似文献   

4.
<正>"激光隧道"防疲劳驾驶最近,经常往返G60沪昆(杭金衢)高速衢州段的驾驶人会发现,在往江西方向距离后坞停车区不到2公里的高速公路主线上,一到晚上就会出现一道道"神奇光束",长度达几千米。这是浙江高速交警总队衢州支队自主研发的一套防疲劳驾驶"神器",专治路上各种疲劳驾驶。据统计,近三年来,浙江高速公路每年因驾驶人疲劳或疑似疲劳引发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占事故总伤亡人数近一半。高速交警在日常事故处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5月24日0时50分,广东省深圳市宝发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驾驶人杨建驾驶粤BC0607号大型普通客车,乘载57人,由四川省大竹县驶往广东省深圳市,行至广西区河池市金城江区境内050国道3008公里加110米处时,由于过度疲劳导致精神恍惚,车辆超过中心线与对向行驶的一辆承载28人的卧铺客车发生正面碰撞,造成12人死亡、22人受伤。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  相似文献   

6.
警队动态     
正容县:动态勤务赶走"瞌睡虫"针对高温天气驾驶人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驾驶等情况,广西容县交管大队在辖区建立动态勤务模式。通过增加巡逻班次,亮警灯、鸣警笛、喊话等形式提醒驾驶人集中精力驾驶。在服务窗口摆放疲劳驾驶引发事故的展板,深入检  相似文献   

7.
<正>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因长时间驾驶,产生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的疲劳和失调,从而产生注意力分配能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车辆操控能力下降等不良反应的驾驶行为。作为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疲劳驾驶长期以来是国内外相关主管部门重点打击的交通违法行为,但其认定标准、相关配套制度以及法律责任仍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本文选取了部分国家和地区,梳理分析其对疲劳驾驶行为的法律规定及规律性特点,并提出意见建议,以供我国立法执法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各机关单位工作任务重,人员车辆出行多,对公务车驾驶人来讲,行车纪律对于安全驾驶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借用汽车零部件作比喻,进行理解。一、行车纪律就是汽车的"方向盘"驾驶人不遵守行车纪律,如同方向盘失灵,方向会瞬间偏离。公车驾驶人看似风光,其实如履薄冰、儿戏不得。要有效避免车辆事故发生,就要牢固树立"规范操作、理性驾驶,科学开车、文明行驶"的交通安全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上,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规,向纪律要安全,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落实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驾驶人安全意识和职业责任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在全国道路客运行业开展驾驶人安全承诺和安全教育工作。从近年来重特大道路客运事故来看,驾驶人超速、超员和疲劳驾驶等非法违法行为仍然是导致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各地交管部门仍然要将安全承诺和安全教育作为督促驾驶人自觉遵章守法安全驾驶的重要载体,作为强化驾驶人职业责任感和神圣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我们驾驶员或多或少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或经历,当长时间连续行车后,驾驶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格外疲劳,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痛,反应迟钝,动作呆板、驾驶能力下降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驾驶疲劳。驾驶疲劳将使驾驶员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诸方面受到限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谈车论驾     
《道路交通管理》2020,(2):72-73
教你如何避免疲劳驾驶疲劳会对驾驶人的注意力、感知能力和判断力产生影响,驾驶人会出现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操作失误增加等情况,严重时会对车辆失去控制。驾驶车辆时要是感觉困倦,应及时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避免疲劳驾驶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  相似文献   

12.
<正>与一般道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全封闭、多车道、车速快、通行能力强等特点,安全风险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带来的危害程度往往更加严重。笔者作为一线高速交警,结合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及典型事故案例,提醒广大驾驶人遵规守法、安全出行。一、严禁疲劳驾驶高速公路路况好,驾驶动作相对简单,驾驶人容易放松警惕,诱发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所以,驾驶人在开车上高速特别是跑长途之前应保证精力充沛,一旦途中感到倦意,应就  相似文献   

13.
夜幕降临后,由于光线变暗,驾驶人的视线不如白天,再加上车辆灯光的刺激和驾驶入的心理变化,夜间行车的安全系数远远小于白天。因此,驾驶人一定要小心谨慎,尽量避免下半夜开车或者是整夜开车。若必须夜间行车,一定要知晓夜间驾驶的特点,掌握夜间行车的常识,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防御性驾驶"指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预见"由其他驾驶人、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采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这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方式即为"防御性驾驶"。从其概念不难发现,"防御性驾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是有积极作用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15.
值日警官     
《道路交通管理》2012,(3):64-65
秩序问:我是一名出租车驾驶人,最近,我们公司管安全的经理给我们传达了地区安委会的规定,说是正在整顿"三超一疲劳",不准疲劳驾驶。我们知道疲劳驾驶的危害,也尽量避免疲劳驾驶,但是,出租车驾驶人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不然我们挣不到钱。请问,驾车多长时间算疲劳驾驶?疲劳驾驶算违法吗?罚多少钱?扣多少分?答:《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  相似文献   

16.
山路弯弯,路况复杂,是我国的道路实情,由此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居高不下,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分析发生的这些事故,多是因驾驶人驾驶失当所致。  相似文献   

17.
正春天气温升高,人体阳气升发,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镇静催眠的作用使身体困乏。所以,预防春季交通事故要从点滴做起,从避免"春困"做起。在此,提醒驾驶人一定要注意春季行车安全,随时保持身心健康,避免疲劳驾驶。1.行车前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春夏季应尽量利用早上、上午或天气凉爽时行车,中午、下午刺眼的阳光很容易让视觉疲劳。2.尽量不要在夜间行车,这样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从而增加困意。人到晚上本来应该休息的,勉强驾驶会产生困倦,再加上晚上视野距离很近,如果对路况不是很熟悉,事故就很容易产生。  相似文献   

18.
驾驶人驾驶行为监测及预警系统对于提高行车安全性及降低交通事故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在营运驾驶员在途营运行为、驾驶员培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用于驾驶人安全辅助驾驶的监控技术属于主动安全领域,具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驾驶人驾驶行为监测、车距保持、驾驶人视野拓展等等,其中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人驾驶行为监测是近年来比较热点的一个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管理》2014,(8):54-54
正防疲劳驾驶由于夏季温度较高,昼长夜短,驾驶人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疲劳不是可以对抗或坚持的,只有足够的睡眠才是预防疲劳驾驶的唯一良方。防情绪激动高温下驾车,驾驶人心情烦躁,一旦遇到外界情况刺激(如对方车辆挤压占道、夜间会车不闭远光灯),容易引起情绪激动,从而出现行为过激造成事故。驾驶人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包容他人非礼之举,从而化险为夷。防发动机高温加强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保  相似文献   

20.
《出租车之家》2004,(6):33-33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使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