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是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宣传功效的方法论,是马列主义新闻观在当前形势下的生动实践.本文深入分析党报必须深入开展“走转改”提升新闻“温度”的原因,对提升党报新闻“温度”以及持续“恒温”的方法及手段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王薇薇 《魅力中国》2014,(12):285-285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说新闻”作为新型的播报方式,正在引起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说新闻”是新时代受众对有声语言创作的一种呼唤。它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在“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总体风格中,充分展现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通过主持人独特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美学理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省新闻系统正在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这是新闻战绩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队伍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新闻工作是一种政治性强、社会影响面大的特殊工作,  相似文献   

4.
赵进 《理论观察》2001,(2):95-96
在新闻写作中,“简”与“繁”处理得当,相得益彰,就会深化主题,使文章增辉添彩。因此,我们在新闻写作中.要力争做到“简”而不空洞,“繁”而不拉杂;“简”与“繁”体现个性;在“简”与“繁”中折射斑斓;“简”与“繁”顺乎自然。  相似文献   

5.
岳亚杰 《魅力中国》2011,(7):258-258
随着电视栏目化的发展,新闻已经逐步渗透于各类电视节目中。电视新闻也由此从“播”新闻向“说”新闻演变,进入“平民时代”。老百姓成了新闻的主角,电视新闻也越来越有人情味,电视新闻的服务性逐渐回归并被重视被凸显。演化出多样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空前畅通快捷以及新闻市场化竞争的日趋激烈,过去各媒体孜孜以求的所谓“独家新闻”已经越来越难以实现,取而代之的独家的新闻评论越来越成为众多新闻媒体争夺市场和受众的“紧俏产品”。尤其是独家新闻评论更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视角成为媒体竞争的新亮点。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颇具知名度的品牌节目,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所属媒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朱慧  何慧琴 《魅力中国》2010,(19):148-149
目前,全国各地民生新闻热播,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一直众说纷纭,且尚无定论。“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因而可以这样认为,民生新闻就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作为电视媒介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节目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8.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自己每天都缠身于各种各样的新闻中,甚少能为一条新闻而拍案惊奇。感谢郭台铭,感谢富士康,感谢深圳中级人民法院,他们的“创新”不能不让人“三月不知肉味”。  相似文献   

9.
肖淑芬 《理论观察》2009,(6):170-171
一、报纸要打造民生新闻的品牌栏目 “民生”,《辞海》解释为“人民的生计”,国家强调以人为本,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物质需求与精神特征相结合的态势。“民生”与大众传媒结合势在必行,“民生新闻”也便应运而生。一般说来,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需要有平民的视角、民生的内容、民本的取向。  相似文献   

10.
冯燕 《魅力中国》2013,(19):294-294
近年来,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新闻报道提出了“三贴近”的要求,新闻媒体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在这种形势下,民生新闻应运而生。民生新闻自出现起,政府就把它当作了联系群众的纽带,百姓把它当作了代言人,民生新闻节目收视率一路攀升,对开拓电视新闻报道领域、扩大电视新闻影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今天,我就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贾蓓 《魅力中国》2011,(20):1-1
这几年,“说新闻”节目在各电视台风起云涌。当观众厌倦了正襟危坐、千篇一律的新闻播报方式,“说新闻”因其生动活泼、富有亲和力的特性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在华语媒体中,一向以“新闻立台”的凤凰卫视就是靠“说新闻”起家的,从一开始的《凤凰早班车》、到后来的《有报天天读》、《新闻下午茶》等都是“说新闻”的形式,其中《有报天天读》成为凤凰卫视的王牌栏目,备受追捧,市场反应火热。本文通过对电视“说新闻”节目运营模式的研究,以杨锦麟的《有报天天读》为例,探析其栏目特色、运营模式等方面,总结出电视“说新闻”栏目多样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对“热点新闻”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点新闻”是群众关心的并能引起受众共鸣的可读性强的新闻,它是以报道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话题为主要内容的。“热点新闻”新闻性强,干预生活,针砭时弊,扬善惩恶,弘扬正气,引导读者,能够形成强大的新闻舆论,从而实现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热点新闻”社会性强,影响面广,题材分散,难于采访。那么,如何提高报道质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呢?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即“热点新闻”报道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体现“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基于此,我们可以归类:一类“热点新闻”,属于…  相似文献   

13.
继“伊利”、”光明”、“维维“相继入陕之后,去年年底,“蒙牛”也正式落户宝鸡。中国四大乳业巨头逐鹿三秦,投足水惊.击起千层浪。那么.巨头大鳄如何动作?陕西业界怎样应对?中国西部乳业万里行新闻采访团将对此进行系列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14.
陈春丽 《发展》2008,(7):80-80
无论在电视还是网络上,总会看见一些用微型摄像机或者照相机拍摄的影像和图片,表现的情景都是在平常不容易见到的,或者根本想象不到的。连最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这种新闻手法叫“偷拍”,新闻专用语即为“隐性采访”。隐性采访,又被称为“暗访”或“秘密采访”,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隐藏真正的采访意图而进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大型文化年活动中相关文化新闻良性“软化”的技巧,阐述了此种良性“软化”手法对提高文化新闻可读性和丰富系列报道内容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世英 《理论观察》2001,(5):101-102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根本任务.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而实现这一目标,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意义重大。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解决新闻宣传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整理修订发表过的有关旅游方面的章.正值“非典”肆虐搞得人心惶惶的时刻。在中国旅游业受到重创的时候介绍宁夏旅游.好像不是时候过去几年,每到“五一”就是“黄金周”,景点景区的游客如潮。2001年中央电视台“五一”期间中午的《新闻30分》播报全国  相似文献   

18.
杨宁  谢伟 《魅力中国》2013,(26):281-281
以金庸、六小龄童等名人“被去世”为例,分析微博时代新闻把关的效果,梳理新闻把关效果弱化的原因,及如何加强新闻的把关效果更好地规范新闻把关特性。总结新闻把关效果弱化的原因,提出如何加强新闻把关效果,使能够达到更好地利用微博的平台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树立网络媒体的权威性、真实性。微博作为当今社会无法忽视的网络媒介,应在新闻传播中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庄亚欣 《魅力中国》2010,(23):273-273
“被XX”结构产生于广受关注的社会事件,并在网络、新闻等媒介的推波助澜下广泛流传。与传统的“被+VP”结构相比,它在充当句子成分、语义关系、语义色彩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也因其在结构和语义上的创新性而具有了特殊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宁 《东北之窗》2013,(20):34-35
2013年,媒体新闻改革深度推进,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开启一场传媒大考。新闻广播按照新闻中心的总体部署,以龙头节目《新广早新闻》为牵动,对全频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改革:“有趣、有用”的新闻取向更加突出对移动听众的资讯服务;以清新流畅的“说新闻”统领四大轮盘,使运行几十年的早新闻,从内容、结构到形式、形态全面刷新,进而转向更加开放的媒体平台。新闻+公益,梦想“秀”出来——这是新闻广播品牌重塑的创新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