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几年,来自香港的资金在我国引进外资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香港对内地实际投入外资总额达291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42%;2007年1—7月份香港对内地实际投入外资总额又高达185.53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50.24%,比上年末上升8.24个百分点。但值得重视的是,内地每年吸收来自香港的外资中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外资,而是个别境内投资者利用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地位的可剩之机,“变脸”为“假外资”。这部分“假外资”,不仅反映了内地在吸引港资方面存在的部分“误区”,更凸显出国民财富流失等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2.
“限外令”难挡外资热情 2006年7月24日,中国建设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即第171号文件),国家外汇管理局随后与建设部联合下发了相关配套措施,规范房地产项下跨境资本流动秩序,遏制外资进一步加剧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但从随后的实际情况来看,外资的进入并没有因“设限”而止步不前。一系列的“扫楼”和参股事件表明,“171号文件”下发几个月来,外资进军中国楼市的步伐反而加快了。  相似文献   

3.
目前已有多家外资行获准在境内发行信用卡,但以高端和服务著称的外资行发行的信用卡则走“亲民路线”。如近期某外资行发行的信用卡,客户只需月收入达3500元就可申请。另一家外资行则仅要求申请^有稳定的还款来源,收入低于3000元也可申请。业内人士指出,在普卡的门槛上,中外资银行已基本没有差异,但外资行则利用其全球性银行的优势,在信用卡使用范围上增加更多吸引力。点评:随着银行业在中国的竞争日益激烈,外资银行因为网点少、客户不足等原因,其信用卡业务的推广一直处于比较“纠结”的阶段。现在外资行采取了中办信用卡门槛低的“亲民路线”,无疑深受市民的欢迎。但外资行信用卡年费高,如花旗礼享信用卡主卡年费为300元/年,附属卡为150元/年;花旗礼程卡主卡年费更高达2000元/年,附属卡年费也要1000元/年。高年费或将成为外资行信用卡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绊脚石,在境内遭遇“水土不服”。走“亲民路线”不仅仅是申办信用卡门槛低就能抢占市场,更需要的是适合中国市场实际情况的一整套富有价值的服务措施才伉  相似文献   

4.
《审计署2006至2010年市计工作发展规划》将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作为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并针对外资审计提出“加强国外贷援款项目执行和效益情况的监督,促进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审计要求。“外资审计应该在效益审计方面走在前列”正如董大胜副审计长在外资研讨会上所说,“因为我们所审计的都是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外资通过并购方式流入境内逐渐增多,外资并购境内企业也日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备受关注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于2006年9月8日起正式实施,《规定》的出台和实施让外资并购话题再度升温。外资并购是壮大企业效益的“生日宴会”,还是瓜分“蛋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到四平市一些实行外资并购的企业,对其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外资并购高峰突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以来,中国并购市场精彩不断,各种收购兼并事件风起云涌,在这其中外资并购独占鳌头。2006年伊始,外资更是频频出手,不断大手笔并购中国的钢铁、金融、水泥、啤酒等企业股权。一时间,“外资并购”成为炙手可热的关键词,而中国的各行各业也弥漫着并购风潮的种种气息。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各地政府在“投资促进、服务提升、扩大开放、优化环境”方面铆足了干劲,在将优质的存量外资留下来的同时,努力引进更多高质量的外资引,以期实现“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和“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4月20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在2022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实现了2023年的“开门稳”。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3月,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以及宽领域的格局,但仍存在重复和低水平引进外资的问题,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外资具有明显的“内资外资化”和“政策寻租”的特征。该文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内资外资化”倾向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过渡性资本外逃与外国直接投资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建立的动态对数模型可以看出,我国当年的外国直接投资与过去一两年的资本外逃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说明我国很大一部分资本外逃是“过渡性”的资本外逃,它们转化成了FDI以后,又流回了中国,也说明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并不是完全的“外商”投资,很大一部分是“内资”转化而来的。中国政府在制定决策时,不应过分强调外资的作用,而给于外资过多的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应该内外资一视同仁,给于内资、外资平等的经济、社会条件,从而避免“过渡性”的资本外逃。  相似文献   

10.
李静 《中国外资》2006,(7):14-16
2005年,在中国证券市场发起的股权分置改革,彻底消除了国外投资者对无退出机制的隐忧。此后不久,在中国传统行业,如机械、水泥、钢铁,外资并购龙头企业的案例迅速飙升。当人们对外资并购风潮投以关注的目光之时,警惕外资“恶意并购”的呼声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电“考虑”业说,2002年里似乎没有见到外资“狼”的影子。倒是自己家里的那场电改“小九九”,却搞得轰轰烈烈。  相似文献   

12.
2007年2月,VCtrotter系列文章之《人民币基金渐行渐近》中曾提到“有多家外资管理机构在进行或在筹划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如今一年又一个季度已过去,外资人民币基金不仅已经崭露头角,而且已初现四种截然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1991年,第一批外资金融机构进驻上海。截止1996年底,已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外资金融机构在沪上营业。作为上级主管部门的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外资银行”)的监控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现场监控———即视察,和非现场监控———即由...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出口退税工作中,由于“免抵退”税政策比“先征后退”政策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和易为外资所接受,我国对外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自香港的资金一直处于遥遥领先地位,2006年香港对内地实际投入外资总额达291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42%。但值得重视的是,内地每年吸收来自香港的外资中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外资,而是个别境内投资者借道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地位的可乘之机“变脸”为“假外资”。这部分“假外资”,不仅反映了内地在吸引港资方面存在的部分“误区”,更凸显出国民财富流失等严峻问题。为此,本文拟就境内投资者借道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地位“变脸”为“假外资”动机、危害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就在证券行业处于全面竭蹶之际,外资对参股国内券商又表现出了新一波热情。2005年9月28日,国际投行“大鳄”瑞士银行集团持股北京证券20%的方案正式获得国务院的批准,瑞银将成为重组后北京证券的第一大股东。这是外资首度获准直接入股中国的证券公司,标志着监管层通过引入外资,以市场化重组问题券商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外资全面登场淘金中国证券行业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外资参与房地产市场在客观上对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法律法规不够键全的背景下,外资持续大规模流入对宏观经济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外资管理的总体思路应该是“疏”而不是“堵”.要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和规范外资的投资活动,着重解决法律和监管缺位的问题.使外资服务和服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8.
《财会学习》2006,(4):1-1
在今年“两会”上,“两税合并”被列为政协一号提案,引起了各方关注。“外资企业所得税”和“内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时机是否成熟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显然,有着两种不同的意见,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并且外资进入我国势头不减的条件下,对外资是否有必要继续维持“超国民待遇”,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国经济外向型的特征注定在“两税合并”上不得不谨慎行事,目前来看,更为谨慎和保守的观点占了上风,“两税合并”可能要推迟,不过,即使到了非改不可的阶段,也要综合考虑外资引进、经济形势状况等问题而定。  相似文献   

19.
张艳花 《中国金融》2005,(22):53-54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保险市场的全球化正在悄然进行着,过去很多封闭的市场正往向国外开放.近几年.快速成长的中国保险市场也吸引了大量外资保险公司进入。近一段时期,在国内,一种声音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那就是,在大量外资保险公司“走进来”的时候,中国的保险企业也应当考虑“走出去”。相对于保险企业这股“走出去”的热情和呼声,另一些人却表现得相对冷静,  相似文献   

20.
黄丹华 《中国金融》2006,(24):47-48
当我们刚刚跨入世贸组织大门时,面对一系列即将兑现的开放承诺与外资的大规模涌入,有人曾惊呼“狼来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狼是冷酷、凶狠、狡诈的动物,将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视为“狼”,正反映了中国人对外资进入怀有恐惧的心理。当我们尚未戴好盔甲、磨光刀剑时,外资并购的浪潮就把我们推进了与“狼”共舞的时代。高盛集团耗资近18亿元战略投资阳之光,福耀玻璃和美的电器3家A股上市公司;华新水泥、阳光股份、隧道股份等向外资定向增发大量股份,还有美国凯雷收购徐工,德国舍弗勒收购洛阳轴承等案例无不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