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电影《勇敢传说》为例,阐述了主人公梅丽达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二人的双向交流、彼此沟通的心境历程,体现了一种角色换位后的互相理解.孩子应理解、尊重父母,父母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及家有青春期子女的父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主人公马小军成长中的性格特点和光影中的成长过程.认为,影片通过对爱情的渴望、对性的幻想、对暴力的兴奋和对友谊的盲目等的描写,展现了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他们的成长过程充满了焦虑与迷茫,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部影片主题的他者性表现、影片叙事模式中的他者表达以及影片视听的完美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影片成为他者审美表达的种种可能性。指出,我们从影片中看到人性的阴暗,秩序的荒唐,个人的无助,命运的捉弄,领袖的信仰以及神的无济于事,当然也品味出沉默却深沉的真爱,抚慰着我们的情感。而这些都是审美的对象和内容,这综合起来的种种正是他者审美表达和审美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电影《画皮》以丰富的现代元素为支撑,这些元素既有知名青年偶像演员的加盟,同时也包括电影叙事侧重的调整。影片利用影像表达的手法,将小说《画皮》的精髓突出,同时又使得一部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在主题阐释这个生长点上,获得了一次全新的现代演绎。  相似文献   

5.
杨子华 《杭州研究》2005,(2):61-64,F003
唐贞观三年(629)僧人玄奘经历了无数艰难闲苦,经过五十余国,花了十七年时间,才从印度取来了六百多部佛典回国?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取经故事自唐末、五代以来在民间不胫而走,广为流传。特别是流传到了南宋的杭州,就从民间故事传说阶段逐渐向文学说唱阶段过渡,成了瓦子中“说话”艺人最热门的题材,如“小说”《芭蕉扇》(“灵怪”类)、《骊山老母》(“妖术”类)以及《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深受杭州听众的青睐。其中《陈巡检梅岭失妻记》还被书会才人整理成话本小说付印出版。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直很忙,本来以为可以隐于市井之中了,可是前几天遇到候君,他劝我:"参加博客大赛吧,写一点东西放到网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经历"。说实话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些的,我觉得自己的经历本来就很贫乏,没什么可以说的,开始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后来不经意间和AJ聊起来的时候,她却非常有兴趣,而且鼓励我去做。这篇小评论是来自她的blog,虽然电影是很久以前的了,可是我觉得还是很经典的一个故事,所以在她的基础上我又加了一些东西,然后就放在这里了。  相似文献   

7.
李竟涵 《新西部(上)》2007,(7X):148-148,150
在一个春末的日子看完了电影《盲井》,却仿佛置身于严冬,从心底涌出一股寒意。这不是~部会让人心情愉快的影片,也不会让观众乐于重温,因为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它太直接地把一种残酷的生存摆在你面前,却用一种不带感情的口吻。  相似文献   

8.
袁源 《魅力中国》2013,(17):98-98
暑期档,相当多的国外电影充斥着中国的电影银幕市场;同时,中国的电影也更为频繁地出现在国外的国际电影节上、大银幕上,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到后面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凯歌的《无极》,徐克的《龙门飞甲》,这一系列被称之为“中国式大片”的电影,前前后后高调地出现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由此开始了中国的大片制造。  相似文献   

9.
周静书 《宁波通讯》2007,(2):28-29,I0004
美丽动人的《梁山伯祝英台》与《牛郎织女》、《孟姜女》和《白蛇传》被誉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深受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在中国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千百年来传颂不息,同时还远播朝鲜、越南、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  相似文献   

10.
乐萍 《魅力中国》2010,(20):215-215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发表过的唯一以小说,通过女主人翁命运的沉浮,彰显了女性主义的特色。本文对《飘》电影译文的研究,运用女性主义视角来进行文本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斯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末美国最具有天赋和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红色的勇敢勋章》是对战争现实的"忠实客观的反应"、对战争中主体意识和心理活动的深刻探讨,因此被看作是"美国作家第一部伟大的‘现代’战争小说"。为了使小说人物塑造更加形象生动,小说中大量存在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清清 《魅力中国》2014,(17):106-106
由张艺谋主导,改编自余华《活着》的同名电影,一经问世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主要探究《活着》在文本变异种的收获,认为其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叙述结构的删减、生活场景的变更、时代背景的突显、亮色的增加以及希望的延续上。  相似文献   

13.
张梅娜 《魅力中国》2009,(36):175-176
《愤怒的葡萄》因为其题材和特定的时代背景,被许多评论家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加以分析。本文以美国的成长小说为原型模式,通过分析罗莎夏艰难的成长历程,从而展示她如何在苦难的环境中最终学会认识自我,重塑自我,并勇敢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15.
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通过两个普通阿富汗女性的视角,讲述了她们面对残酷的命运从失去自我到重拾生活希望的感人故事.本文通过成长小说角度对玛丽雅姆进行了分析,证明了《灿烂千阳》中主人公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她们坚韧、顽强、决不放弃的精神,这种人性的光辉犹如一千个灿烂千阳一样,照耀着这片土地的人们,激励着他们顽强成长.  相似文献   

16.
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亚瑟·查理斯·克拉克。印度电影《不可能的爱》是由裘格尔·汗斯拉吉导演的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剧中男主人公个性鲜明,形象饱满,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就是围绕影片故事情节发展,浅析男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部影片背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电影《极限空间》获得了巨大成功,其中充满了亮点,包括奇异的电影剧情、人物之间复杂而又有趣味的关系情结,以及令人回味的趣味逻辑谜题。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视角,引发了人们对当下生存状态不同程度的解读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方艾琳 《魅力中国》2014,(14):80-81
在“作者电影”中,伯格曼的电影一直是典型而又卓越的代表。伯格曼创作了纪实性和奇幻性结合的故事,创造了令人难忘的影像。他在每一部作品中都想着锤炼,完善或改变他的电影艺术的定义。伯格曼一直直白地在电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他内。的孤独和敏感多来自童年的记忆,伯格曼曾说“拍电影就是跃入自己童年的深渊”,他的童年成为创作时自己无意识的宝库。本文以《野草莓》为例,从他的成长分析他作品中关于家庭,宗教,梦境和死亡等主题。  相似文献   

19.
吕佳 《理论观察》2014,(4):126-127
上世纪90年代凭借警匪题材电影声名鹊起的香港著名导演陈木胜回归其擅长的警匪动作片,在2013年的岁尾带给我们一部充满着枪战、追车、爆破,颇有视觉冲击力的具有鲜明的港式情怀色彩的影片《扫毒》,影片残酷、温情却又充满血腥,暴力英雄们在担当社会英雄的同时又增加了道德伦理意味,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便是男儿间的铁血情义,江湖道义和家庭观念。这部跨越香港和泰国两地拍摄的大制作港片,有着不一样的震撼之感,让我们看到了香港电影的崛起和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电视电影在制作和播出等方面不仅吸取了电影的艺术特征和电视的传媒特点,也拥有了完全区别于传统电影而独立存在的可能。本文就试图以具体的电视电影作品——《共和国名将系列》为例,对电视电影的创作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电视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为电视电影的发展与繁荣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