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石俊华 《经济界》2007,(5):74-78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与传统工业经济中的垄断是不同的,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垄断结构更有利于技术进步,更能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当前中国反垄断的核心是保护竞争秩序、规制企业的垄断行为、激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范围的垄断竞争。  相似文献   

2.
文章立足于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调整的现实,呼唤通过激发企业家的驱动力,实现经济的复苏与振兴。企业家驱动经济发展,经济的复苏取决于企业家的复活。中国经济的未来既要依靠深化改革,减少管制,打破垄断,更需要中国企业家再造驱动力,自觉承担时代责任,迈向一个以创新为导向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类型特征 自然垄断的内涵,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分析可以概括为:自然垄断是在一定的产出范围内,生产函数呈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单个企业能比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更有效率地向市场提供同样数量的产品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因而形成的市场独家垄断和寡头垄断的现象和形态.  相似文献   

4.
行政垄断以行政权力为后盾,以种种限制、排除竞争的垄断行为为表现形式,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不利于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导致腐败现象和特权阶层的产生,不利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毁损国家行政机关的名声和形象,导致其权威性、公正性和公信力下降.鉴于此,行政垄断以其更甚于经济垄断的危害性,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绊脚石,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进程,有必要予以限制和法律规制.本文就对行政垄断提出相应的法律规制构想,希望对解决行政垄断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经济作为现在经济发展重要模式之一,互联网平台企业形成垄断的问题日渐引起关注,如互联网平台经济以算法合谋形成协议为主要形式的垄断行为、利用数据和算法从事平台经济活动、经营管理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2022年国家出台了新修改的《反垄断法》对目前已然存在的网络平台的恶性竞争行为进行规范,但新型经济垄断行为问题仍然屡禁不止,对这些问题,应当深入构建平台垄断的治理机制,转变规制理念,完善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企业数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认定标准,以促使我国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在更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6.
创新企业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技术垄断等传统途径来获利变得越来越困难,在技术变革剧烈、需求多样化的时代,模块化设计因其具有的专业化协作的优势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适应环境来获得高额回报。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产业发展正面临一个全球化、以人力资源、创新、网络和以时间竞赛为基础的环境,其中,产业界限的模糊,使得产品通过并购或策略联盟形成垄断现象。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的发展除决定于产业或产业数字化的程度外,数字经济时代所形成的迥异于过去的环境变动以及企业应对策略,将影响各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然垄断企业改革的动因自然垄断是指并非由于人为地限制进入,而是由于“自然”的技术原因而形成的垄断,其基本经济特征是生产函数呈报酬递增状态,生产的固定成本高但边际成本很小,这决定了产品由一个企业大规模生产要比由几家较小规模的企业同时进行生产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即所谓规模经济。因此政府通常授予一家企业垄断经营,并对资源配置过程进行管制。电信、电力、煤气、自来水供应和铁路运输等公用事业是典型的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产业。虽然从理论上讲,自然垄断性产业由一家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最大,但由于缺乏竞争,垄断企业往往会放松内…  相似文献   

9.
一、垄断的含义 在经济学上,垄断通常是指相 互竞争的企业通过协议等方式共谋 而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对垄断可 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从垄断的 成因上看,可以分为经济垄断、行政 垄断和资源垄断。经济垄断又称市 场垄断,是市场自发力量形成的垄断, 行政垄断是凭借行政权力强制而形 成的垄断,资源垄断是因为对全部或 大部分经济资源的所有权控制而形 成的对产品生产的垄断。从垄断的形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基于自然垄断的特征,传统观点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应该由少行企业特许经营,以使其生产和传输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应.而垄断经营也带来了垄断高价、产量受限、管理松懈、产品或服务质量低下、不关心研发以及由寻租行为所产生的利润耗费等弊端.英国自然垄断产业初期进行的私有化改革,由于企业的垄断性市场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不存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并未能提供的更低价格,更高的效率和改进的服务质量,而真正促进效率提高的是对这些产业原有的垄断性市场结构进行重组竞争.  相似文献   

11.
垄断、竞争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质就是垄断的不断形成与竞争逐渐产生的过程。没有垄断,经济增长就缺乏后劲;没有竞争,经济增长就失去了动力。垄断并非十恶不赦,它有其存在的基础,也有它消失的理由;新的垄断需不断问世,旧的垄断要及时退出历史舞台,只有这样,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6,(1):43-43
入选理由:在一个没有行业标准、没有垄断的时代.就是一个黑马辈出的时代。一个品牌的诞生.意味着一个强势垄断的即将成型。  相似文献   

13.
自然垄断是垄断的一种特殊形式。从自然垄断结构与垄断行为两个方面来分析自然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一方面要使电力产业结构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重点规范电力企业的垄断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经济推动会计发展 工业经济时代建立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之上,当时尽管科学技术和劳动力在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企业财富增值的手段毕竟受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规模的制约。企业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的垄断和企业的资本规模的扩张占据垄断地位,取得超额垄断利润。知识经济,以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企业的竞争演变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企业通过新技术和人力资源垄断,即可获取超额利润,立于不败之地。这样客观环境变化的事实引发了会计创新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电信业视为自然垄断行业,在国内外都曾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观念。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打破电信垄断的实践开始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看法,90年代初,我国电信市场也终于引入了竞争。但至今国内仍有一些同志坚持认为自然垄断是电信业一成不变的属性,宣传一网垄断比多网竞争更有好处。对此,笔者认为要深化电信改革,就不能不清算“自然垄断教条”。 自然垄断概念源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它首先作为垄断的一种形式而区别于其他垄断形式。经济学根据一定理论假设对自然垄断加以定义,即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一种商…  相似文献   

16.
股权结构被认为是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主要原因,但现有研究并未深入分析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内生性问题。目前,地区性行政垄断成为我国市场化改革中的特有现象,关于地区性行政垄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影响,忽略了微观影响。文章试图分析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影响。以2004年~2006年国有上市公司的混合数据为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越高,政府控股比例越高,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越低,且控股比例更低;政府层级越高,政府控股的比例越低。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不应仅仅考虑股权结构变革,还应尽力消除地区性行政垄断,完善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和企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垄断产业的特性自然垄断理论(NaturalMonopoly Theory)是以经济上的规模效益为基础,垄断的存在具有经济上的必然性。典型的垄断产业如邮政、电信、电力、铁路、供水等部门,它们具有与竞争性产业不  相似文献   

18.
公用企业基于特殊的性质和地位,更有能力和动机限制竞争。公用企业垄断责任认定关系国计民生,各国反垄断执法通常恪守合理原则。合理原则中的"正当理由"包括经济运行效率、消费者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限制竞争效果。公用企业垄断责任认定应综合运用直接证据、其他经济和理性事实,以及成本加合理利润比较等方法,而不是直接适用法律推定。  相似文献   

19.
垄断与反垄断存在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断是资本集中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垄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在自由主义经济学中,认为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的市场。正是基于这种分析,往往视垄断为洪水猛兽,因此一般认为反垄断是无可厚非的。 垄断存在的合理性 垄断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垄断是一种排他性的经济控制,即指少数当事人或经济组织,凭借其经济优势或超经济势力,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商品价格、商品数量及市场供求状态,  相似文献   

20.
垄断企业搭售会使一个市场的垄断势力延伸到另一个市场。文章以一个两期市场为视角,研究在第一期拥有垄断势力的企业,第二期面临更有效率的竞争者竞争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期的购买权与第二期购买权搭售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垄断企业的搭售策略可以有效的排斥竞争对手,在两期市场实现垄断利润。与两部定价相比,搭售能够形成更有效的可变价格组合,使垄断加价的扭曲在两个市场上分摊。在该文的模型假设条件下,垄断企业的搭售定价是拉姆齐定价。此外,该文的研究还发现,垄断企业的搭售策略是帕累托非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