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改革开放以来,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逐年增多,其重要性日益突现。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分布呈现明显的梯度差,整体上看,东部地区的比重大于中部,中部地区大于西部;东部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差距较大,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收敛理论为基础,分析了1992—2005年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差距状况及其收敛模式。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差距基本上呈现扩大的趋势。同时新古典经济学的收敛理论表明我国农村省际之间经济差距并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公平与效率选择的基础上,探讨了目标的定量化问题,并对区域经济政策效应做了探析,进而分析了区域经济政策的成本效益,最后提出了评估区域经济下策的一般方法论,以期为我国在市场经济下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5.
6.
上海市外国直接投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一、对上海外国直按投资发展情况分析 如下表所示,近二十年来,上海吸收外资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共利用外资527.97亿美元,已成为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全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相类似,整个80年代一直到91年,外商直接投资不论从项目数还是合同外资来说,数量都很少,而且发展速度不快,92年以后才开始快速发展。据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标准是区域之间在经济利益上同向增长,经济差异趋于缩小。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9.
在华投资制造业的外国投资企业中.小型企业充当着主力军的作用。然而由于完全不同的技术特点,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小企业之间不同的国际生产战略。本通过对来自欧盟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小企业的技术能力、区位优势的分析.以在华直接投资为例,阐述了拥有不同技术特点的外国企业在选择国际生产战略时的不同考虑。章结尾,作结合中外小企业的特点,列举了一些可供中国企业参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城市倾向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椎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是产生城市倾向经济政策的历史根源.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城乡之间的发展绩效差异,为经济增长而竞争的地方政府,存在着维持城市倾向经济政策的激励,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这正是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旸  宋华明 《南方农村》2009,25(6):36-38
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地区更为突出,而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我国四大区域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重庆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增长缓慢,三大经济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也在发生变化,成为影响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通过对不同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动情况的分析,探索了影响农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原因,并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控制农民收入差距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区域投资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限制性因素。投资环境的改造,一是要注意建立宽松、安全、有保障的外部环境;二是要从省情和各地区具体情况出发,确立全省及各地区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软硬环境;三是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实行倾斜政策,招商引资,扶持优势产业;四是改善工业部门结构并确立工业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德国的区域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为分析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地区差距,本文利用2000年到200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体系,分别按照三大经济地带和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方法,对2000年~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构成整体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且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中地区之间的差异贡献率要大于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法中区域之间的贡献率。区域内部收入差距贡献最大的是发达的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法)和北部沿海地区(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2000-2013年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县域数据,利用益贫式增长曲线、基尼系数和FGT贫困指数,分别对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增长的益贫性、区域差距和地区贫困状况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中后期,陕甘宁老区经济增长基本符合贫困增长曲线益贫式的定义,中前期则呈现涓滴式增长;整个区域基尼系数变化较大,区域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而后逐渐缩小态势;贫困状况先恶化后缓解,贫困的深度和强度也逐步减缓;经济增长、区域差距和贫困存在密切联系,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两条基本路径影响贫困状况。  相似文献   

19.
论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主变量(Y),选择了31个指标为因子变量(X),构建区域农村发展差距成因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造成我国区域农村发展差距的关键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达到显著水平以上的关键因子有21个,中部地为20个,西部地区为19个。进一步研究显示,人均非农行业总产值、农机总动力、化肥农药和薄膜、平均受教育年限、水土流失治理和除涝治碱面积、公路交通密度、人均农村用电量、人均水库库容量、粮食单产水平等12个因子是影响区域农村发展差距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地区差距,本文利用2000年到200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体系,分别按照三大经济地带和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方法,对2000年~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构成整体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且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中地区之间的差异贡献率要大于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法中区域之间的贡献率。区域内部收入差距贡献最大的是发达的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法)和北部沿海地区(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