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镇企业发展的又一活水源头苏传珍劳务输出已成为宁都乡镇企业发展的又一活水源头。劳务输出人员不仅带回资金,而且利用带回的资金、技术和信息,兴办"嫁接"乡镇企业100余家。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宁都,为了使城镇待业青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由闲人变能人,促进乡镇企...  相似文献   

2.
陈良 《老区建设》2008,(1):40-41
“品横江葡萄,过甜美日子”,这是人们对吉安县横江葡萄发自内心的赞叹。横江葡萄是吉安县近年来形成的一个新兴富民产业,自1999年从广西引进,8年时间,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户种植发展到数千户种植、从一个自然村种植辐射到几个县十多个乡镇、从一个产品到一大产业的跨越。目前吉安县已建立连片葡萄种植基地100多个,其中200-300亩的葡萄示范基地5个,葡萄种植面积1.7万余亩。2007年,全县葡萄产量1.35万吨,产值达到1.08亿元,种植户户均增收1.5万元,葡萄种植亩纯收入达7000元,真正是一亩葡萄胜十亩稻。横江葡萄已成为吉安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带动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美哉,宁都红     
曾晨英 《老区建设》2021,(17):92-96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赞美宁都,那当红色莫属。一当历史的一页翻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宁都是块革命的热土,党和红军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风雷激荡,一回回崭新的开局,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一支支部队的诞生……宁都,在百年党史中书写了光荣一页。  相似文献   

4.
聂春根  陈艳 《老区建设》2012,(17):25-28
10年,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孩可以长成英姿壮实青年;10年,一座边陲小镇可以崛起成美丽乡镇。十年来,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坚持对口帮扶,为帮助永丰县龙冈畲族乡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而努力,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背景与概况 龙冈畲族乡地处永丰县南部,位于永丰、兴国、宁都、吉安四县区交界的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5.
宁都果业开发的路子怎样走?宁都县人民银行计划股为了变山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宁都县在1988年就开始实施"乡镇建万亩林千亩果,村建千亩林百亩果"的战略决策,目前,宁都县果业开发势头较好:一是开发面积广、范围大。到1995年末,共兴办各种形式的果园30...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对乡镇政权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从村民自治到乡镇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一种历史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苏丹 《魅力中国》2013,(5):58-58
本文拟从宁都客家民俗文化出发,深入研究其渊源、艺术价值的同时,系统归纳总结其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启示。在传承客家地域文化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宁都、了解宁都,也为拓宽现代设计理念、丰富设计元素。  相似文献   

8.
大沽乡位于赣州市宁都县西北部,同兴国县和吉安市永丰县交界,处于“二市三县”交界位置,距县城60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15780人.该乡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油茶资源丰富,油茶产业发展具有突出的优势特点,素有“油茶之乡”、“宁都油库”之美誉.作为边远山区贫困乡镇,大沽要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精准扶贫工作实施和油茶市场兴起的历史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独特的油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大沽油茶产业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窑洞人家     
吕廷川  齐帅 《走向世界》2013,(8X):90-93
<正>满眼黄土、沟壑纵横、窑洞遍布……来到平阴县孔村镇李沟一带,让人仿佛置身于陕北的黄土高原。"老辈里生活不富裕,很多人挖土洞居住,生活好了,也都搬离了窑洞。现在,村里人又纷纷利用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种植蘑菇赚钱。"北毛峪村村民曹广仁这样说。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沿着曲折的小道走进"窑洞村",走进了他家的窑洞。一进门是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客厅",继续前行是一个"三岔口"的中厅,由此分出东、西、北方向的三条长长的通道。这里是种植蘑菇的地方,一串灯泡发着柔  相似文献   

10.
温子荣 《老区建设》2014,(13):17-19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县.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现辖24个乡镇,325个村(居)委会,总人口80万.宁都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是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是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少共苏区中央局诞生地;是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江西军区驻扎地;是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的指挥中心、主要战场、巩固后方以及最后阻击和被迫放弃的核心根据地;是红军作战原则、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诞生了红五军团,成立了少共国际师.  相似文献   

11.
不用千呼万唤,没有政府行为,十万农民推销大军带着泥土的芳香,从田头山头涌来,众志成城销产品:从肩挑车推,到乘车搭车,再到包车买车,小销、大销、单销、联销,一次次飞跃,一种种感受。 市场,挡不住的诱惑 七山半水一分田,宁都被大潮推到了希望的田野上。全县57万农  相似文献   

12.
6月3日,对于中保集团公司第三批扶贫队员齐笑奇。王增辉来说是个难忘的一天。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宁都县委书记汤存忆、县长赖启华代表全县父老乡亲向他们赠送了“心系红土,汗洒宁都”的锦旗,并授予他们“宁都荣誉公民”的证书,以此表达宁都人民对中保集团公司十年如一日给予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的感激之情。他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久久地握住书记和县长的手,深情地说,中保集团和宁都人民会永远在一起的。欢送的人群,挤满了街道两旁,他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离开了宁都,那情那景,已成为终生的记忆。宁都地处江西东南,赣州地区东…  相似文献   

13.
谈加强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振宁 《发展》2011,(12):67-67
宁县的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从开始探索到基本完善,从最初的361个单位到现在的581个单位,从核算会计兼职到单独设置,会计核算从手工到会计电算化,其间经过了一段不寻常的道路。笔者通过对乡镇的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进行督查和调研,对目前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一位农民从试种4平方米蘑菇开始,带动了"陕西蘑菇第一村"的诞生,使宝鸡阳平镇西枸村380户、3000多亩蘑菇产业兴起. 一位农民创办的蘑菇研究所,30年中,培育研制出"平菇丰八""黑木耳pm"等10多个菇种和栽培法,使阳平镇蘑菇产业年增收1.6亿元.  相似文献   

15.
江西宁都,一块古老而神奇,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土地。她地处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地区东北部,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是个“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山区县,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县。全县现辖26个乡镇、348个行政村,总人口676...  相似文献   

16.
他务过农,从过军,当过文化站长,写过诗歌、小说、之后“弃文从商”种起了蘑菇。短短4年,他从一个两手空空的打工仔一跃成为京城规模最大的食用菌企业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17.
2001年9月20日,当我接过“人民满意公务员”奖牌,耳听朱镕基总理和胡锦涛副主席的勉励时,不禁热泪盈眶:这不仅是至高的荣誉,也是对我20多年公务员工作的肯定。 自1981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宁都县老区建设委员会工作,至今20个年头了。为了扶贫事业,使宁都的父老乡  相似文献   

18.
正乡镇连片开发是湖北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商定并报省政府同意,将省财政预算新增的专项扶贫资金集中使用到一个乡镇中3~4个村的扶贫开发模式。这种扶贫开发模式从2010年在全省重点老区和插花贫困乡镇实施,到目前已经六年。由于这种扶贫开发模式可以集中扶贫资金项目解决贫困村生产发展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方面的一些突出困难,对促进被帮扶的村解决贫困乃至脱贫致富有直接的作用和较好的效果,在湖北  相似文献   

19.
“农门”并非“穷门”。笔所在的家乡苏北泗洪,不少在县直机关上班、从财政拿工资的干部,按照县里有关“离岗创业”的政策,到洪泽湖周边的乡镇承包塘面或水面,放养鱼蟹。一些有种植技能的人,还在承包的土地上种粮、栽树、育苗圃。他们人均年纯收入,大多在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宁都是著名的红色故土,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苏区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26路军1.7万余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率领下,举行了震撼中外的”宁都起义”,诞生了红五军团,1932年10月,中央苏区中央局在东山坝小源召开了著名的”宁都会议”。宁都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1%,为国家首批100个生态示范县之一,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