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货币流通是全国货币流通这盘棋上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农村货币流通状况如何不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各因素的发展变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全国的货币流通形势。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科学的衡量标志,正确地评价农村货币流通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乃为稳定货币,发展农村经济所必需。衡量农村货币流通状况不能只看物价总水平  相似文献   

2.
信用是从属于商品经济的。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地要求扩大资金融通,而银行、信用社现有资金力量又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允许多种信用形式并存是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和“四化”建设的要求。使我国的农村信用制度发展成为在国家领导下的多层次的信用形式,其中包括健全和扩大农业银行信用,办好农村合作信用,有领导有步骤地引导农村民间信用和农村商业信用,做到互不冲击,协调发展,共同为振兴农业聚积资金,支持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我国农村货币流通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单一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受到限制,价值规律受到排斥,市场封闭,流通堵塞,基本上处于自给半自给经济状况;因而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渗透力弱,作用范围有限,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少,货币流通规模也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各项农村政策的贯彻,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得到提倡,价值规律引起重视,并逐步建立起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正处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货币的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所以,同过去相比,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增加了,货币流通规模扩大了,货币对经济生活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深.1983年末农村货币流通量达到384.47亿元,比1980年末增长56.3%,占全国货币流通总量的72.57%.上述情况显示,从自给半自给经济状况下的货币流通向着较大规模商品生产形势下的货币流通转化,这是当前我国农村货币流通的基本特征.从这一特征出发,研究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而探讨与此相适应的农村货币政策,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金融纵横》2010,(6):52-54
本文以安徽省阜阳市为案例,从农村经济主体需求及金融信贷供给两方面深入分析了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档案的优势,进而提出以改善农村信用和融资环境为目标的农户信用档案建设,也应逐步实现由个体农户信用档案向依托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各类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档案的转变,并以此为平台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民间信用问题牵涉到整个信用制度,本文只对农村民间信用的评价和态度谈点认识.对农村民间信用的认识信用形式是从属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一种经济范畴,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农村民间信用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银行信用的不发展,整个信用制度不完善;目前银行信用一方面大包大揽的供给制,而另一方面又缺少灵活多样的信用方式去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农村民间的自由借贷的出现,有的同志视如“洪水猛兽”.我认为,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它体现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是解决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资金需求的矛盾,更广泛更深入地调剂农村资金的作用.它实质上是银行信用的无计划的延伸.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我国农村货币流通的新趋向伴随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农村货币流通也相应地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首先,农民手持现金呈持续增加趋势,但各地区、各农户之间的分布具有不平衡性。据测算,1987年我国农村货币流通最已达650亿元,约占全国货币流通总量的70%左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村货币流通变化情况的若干思考许兆炉,张华(一)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货币流通在现金收支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农村是现金流通的大头”情况在改变。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历来是现金流通的大头,江西是...  相似文献   

8.
所谓多层次、开放型的农村信用体系,是对少层次、封闭式的农村信用体系区别而言.它是与目前农村经济处在“两个转变”过程中,商品生产向大规模发展,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体制的出现,商品货币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引起了信用关系发生变化,根据这些深刻变化而相应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农村信用体系.目前的农村信用体系,是以银行信用为主导,合作信用为助手,民间信用还处于没有正式的合法地位,整个农村信用呈现出结构单一,融通有限,控制较严的封闭状态,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业已发生深刻变革的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现行农村信用体系,基本上是两个层次:即银行信用和合作信用.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虽然机构普遍,网点延伸,但是由于它们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经营运筹和管理办法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计划控制较严,市场调节不足,这与农村建立各种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户已由过去单一消费单位变为生产、消费的两重性的经济实体,农村市场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的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很不适应,因而无法促进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货币流通状况与货币政策陆君谋(一)农村货币流通量增加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货币与商品这一关系中,货币流通是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由商品流通决定,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只有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相适应,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以钦州地区为例,1...  相似文献   

10.
东兰县从1982年净回笼68.4万元,转而为1983年净投放4.2万元,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82年增长15.73%,但是不是偏多了,农村经济和农村信贷收支对货币流通的变化有哪些影响,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本文试就这些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农村货币流通发生了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货币是经济基础的范畴,生产决定流通,流通促进生产.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在于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适应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让我们以东兰为例,对目前农村货币流通状况作粗浅的分析.从农村货币流通看山区经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货币流通是整个货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份,农村货币流通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如何,对整个市场货币流通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安定。因此,调查研究农村货币流通,把握其发展趋势,更好地调节和改善农村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状况,对我们搞好农村金融工作,大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稳定农村市场,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就农村货币流通问题,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拉开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序幕。两种金融体制同时并存经过13年坚持不懈的改革,我国金融业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新体制。从信贷计划指标的行政管理,到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初步建立了宏观调控体系;从只办理短期贷款,向扩大信用范围,支持经济建设、科学文化、旅游服务的全面发展;从单一信用到采用多种信用工具,发展多种信用形式;从否定  相似文献   

13.
十几年来的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货币流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十四大报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强调要“继续强化市场在农村经济中的调节作用”,这必将进一步推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样,如何在市场经济中调控农村货币流通就成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和改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升级,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密切相关。是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基础。“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维护社会稳定、城乡繁荣的重要保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开展农户信用评价,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进而推动信用县的创建,引导更多涉农金融机构支持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融资成本高的难题,对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及融资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大潮中不断探索前进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货币流通研究会农村货币流通研究会成立八年以来,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走过了由浅入深、不断开拓、探索前进的道路。下面几个方面的转变和突破体现了这一历程。一、对“货币”概念的认识,由狭义货币向广义货币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一)在我国,信用集中于银行,货币投放与回笼都是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实现的,信贷活动调节着货币流通。从总量上看,信贷既是市场货币流通的“投放口”,又是货币流通的“回流阀”。银行增加贷款或减少存款,会直接或间接地增加货币流通量;反过来,控制贷款投放或大力组织存款,就会相应地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从内部活动的范围、方向看,信贷活动左右着货币流通,例如,对农村贷款扩大,流向农村的货币也就随之增多;而投向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把金融看成是与货币流通相关的经济活动有它的合理性;把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包含在金融定义之内,强调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把金融定义为“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是由融资活动的发展变化推进的;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有从横向考察金融和从纵向考察金融;新近出版的博迪、莫顿合著的《金融学》在什么是金融、为会么要研究金融及怎样研究金融等方面都有创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农村货币流通发生了新的变化,于是有的同志认为“货币偏多,多在农村”。1983年,农村货币流通又改变了以往上半年大量回笼、下半年集中投放的状况。一部分同志就认为“货币偏多,多在农村,主要是农贷投放过多”。对这个问题究竟应当怎样看,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展开讨论,以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9.
赵紫阳总书记在党十三大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银行在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货币流通规律适当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以中央银行为指导,国家银行为主体,发展多种金融机构,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金融工具,聚集和融通资金,以推动经济的协调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金融体制的组成部份,其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进程。但是,信用社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开放搞活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村商品经济的日臻繁荣,信用社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完善。一、深化基层社改革,设计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相吻合的信用社低层模式农村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转变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经济;单一的农业经济逐步转变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综合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封闭型的经济逐步转变为外引内联的外向型经济;滞阻闭塞型的农村经济逐步转变为城乡沟通,并连为一体的畅通型经济,要求有多功  相似文献   

20.
货币流通、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货币流通研究会研究报告货币流通作为经济生活的综合反映和“晴雨表”,直接受货币政策所左右,而在我国,货币政策又由整个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环境所决定。因此,抛开对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有关问题的研究,单纯就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