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房改以来,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比重节节攀升,对城镇居民的消费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居民其他消费项目的缩减。在食物支出不变的情况下,住房消费挤占其他消费而使得居民消费不足,导致恩格尔系数的上升。  相似文献   

2.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住房商品化。把福利分房政策改为货币化、商品化的住房政策,已被新一届政府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并将付诸实施。笔者以为,扩大住房有效需求,实现住房消费商品化。货币化,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无疑对其他各业以至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都将有重要意义。一激发购房需求扩大住房消费在我国,商品房的消费有着广泛的群体,住房制度的改革是要使城镇居民成为商品房消费的主体。经调查分析,这一消费主体基于目前的消费现状,对提高住房消费水平的期望值是很高的,就其能力看也并非无所作为,但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发达程度不同地区的1745份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检验财政民生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满意度的实践效应,结果显示二者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类别的财政民生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满意度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社会保障领域的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医疗卫生支出和交通通信支出,教育、文化体育和住房保障领域的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满意度并未表现出显著影响.为此,政府在实施民生导向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提升财政民生性支出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在保持税负稳定的前提下,着力通过降低公共品价格和提升公共品质量以推动城镇居民消费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2005年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截面数据,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进行基本消费支出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分析和弹性分析。发现其中存在恩格尔系数依然偏高、居民消费不畅、住房消费偏低、社会化消费比重偏低等问题,并提出了正确引导居民消费、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消费领域和建立积极的消费体制等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房产已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居民最重要的财富资产配置,一些地区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上涨将产生财富效应并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近年来,广西房地产价格增长较快,借助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模型,通过对广西14个地市实证检验,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并未对广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及消费支出结构产生显著影响.通过考察发现广西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住房结构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房地产金融市场不健全、居民观念和社会保障体系约束,弱化了房产财富效应.为此提出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调控房地产价格波动区间和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2005年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截面数据,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进行基本消费支出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分析和弹性分析.发现其中存在恩格尔系数依然偏高、居民消费不畅、住房消费偏低、社会化消费比重偏低等问题,并提出了正确引导居民消费、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消费领域和建立积极的消费体制等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住宅消费市场上存在着商品住宅积压严重、消费者持币观望房市、银行严格限制发行住房抵押贷款的三个矛盾.要推进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将房地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城镇居民积极的住房消费,实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约束作为一种信贷约束,在信贷市场发展不充分和收入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严重,欠发达地区居民在流动性约束下,更倾向于减少当期消费而增加储蓄额。本文运用近28年西北五省区的面板数据,测算了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程度,分析了住房制度改革和消费信贷发展是1999年以来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增加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缓解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流动性约束、提高消费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是我国城镇住房新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城镇住房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今后我国人口城镇化的顺利推进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尚在积极构建之中。本文试图从财政学角度,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探讨我国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与配置中的财政对策。  相似文献   

10.
西部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趋于下降。表现为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比重平稳下降;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交通和通讯消费、居住和医疗及娱乐教育文化消费等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特征。同时,住房、家用汽车、教育和旅游消费等可能成为居民未来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11.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居住条件得以改善,但城镇居民住房供应体系存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商品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住房租赁市场不发达、住房价格偏高等问题,为此,提出完善住房市场化及住房保障制度建议,以完善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就业,住房,教育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分析了近年来消费需求不足与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制定与居民消费有关的改革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表现出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平稳下降、交通通讯支出比重持续增长、居住和医疗及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比重升幅较大、家庭设备用品支出比重下降的四大特点;同时,具有住房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点、汽车消费增长空间较大、教育消费成为长期的消费热点和旅游消费成为主要的休闲消费方式的四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较快,恩格尔系数也有所下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显著。结合面板数据建立ELES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收入效应和时间效应,且在满足吃饱穿暖基本消费需求之后城镇居民将会增加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支出,其中交通通讯与文教娱乐消费将成为城镇居民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新热点;最后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房地产市场得到空前发展,现有住房制度不可否认在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解决大部分居民的住房困难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不断显现。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方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住有所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肩负的执政责任。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相应职责和角色定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出产业定位、征地拆迁、房价调控、市场失效、住房保障、住房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误区,探寻出一条解决城镇居民住房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相邻省份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存在空间相关性,而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因素也可能存在空间效应。利用30个省市1999—2008年的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析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因素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作用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IDS模型基础上引入一个时间函数,可以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末经历了渐进式转变,各类消费的自价格弹性和支出弹性在结构转变前后是存在差异的.从支出弹性的变化来看,食品和衣着一直是必需品,家庭设备、医疗保健和住房正在向必需品转变,而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的支出弹性则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对这两项消费支出采取刺激政策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降维,对我国31个省份城镇居民住房综合状况的地区差异、住房类型特点及发展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苏住房综合状况最好,西藏住房综合状况最差,省际之间住房状况差异很大,但是地区之间的差异在缩小;中部地区住房综合状况最好,而东部地区基本住房状况很差,西部地区住房设施状况也不完善;相比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城镇居民住房状况在改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其消费行为一方面受过去农村生活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城镇居民消费模式的影响。采用2002—2015年CHIPS、CLDS和CGSS微观调查的混合数据,利用组群方法构建“伪面板”进行系统GMM估计,结果显示:农民工家庭消费存在对即期收入的过度敏感性;由于消费习惯处于从农村居民消费模式向城镇居民消费模式的转型中,农民工家庭消费没有显著的内部习惯形成效应,但存在显著的外部习惯形成效应;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消费受到城镇居民消费模式示范效应的影响更大,表现出更强的外部习惯形成效应。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工收入、提供住房保障和职业培训、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加快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等促进农民工消费习惯的城镇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