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备实际磨损情况与现行设备固定资产平均折旧法是相互矛盾的,特别是考虑到设备的无形磨损就更是如此。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笔者提出下述3种折旧方法。1.累进折旧率从第1个生产周期开始,按逐期递增的折旧率提取折旧基金。其特点是资金补偿速度逐步加快,在一定时期内使固定资产最大限度地得到补偿,同时可用由于产量增加带来的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抵消因累进折旧造成的成本上升。2.递减折旧率以一个较高的折旧率为起点,从第1个生产周期始,按逐期递减的折旧率提取折旧  相似文献   

2.
<正> 折旧基金是企业更新改造资金的主要来源,如何管好、用好折旧基金,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笔者的看法。 目前,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拥有价值7000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按照现在工业企业折旧率平均5.3%提取,每年可提取折旧基金达350多亿元。这样一笔可观的资金,如果合理  相似文献   

3.
(一)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按时间计算,另一类是按效用计算。建国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以按时间计算为主。60年代初以前,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按单项折旧率或分类折旧率计提的,以后为了简化核算,实行综合折旧率。目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的提取和使用方法,是按照国务院1985年颁布的《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  相似文献   

4.
(一)国务院于1985年4月发布《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财政 部于1986年5月发布《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执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这两个文件明确规定了提取折旧的范围、依据、方法、折旧率和单位折旧额以及折旧基金的使用等等。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逐步施行价格改革政策以来,工业品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地勘单位的设备折旧计提方法,多年来一直沿用平均折旧率法,这一传统折旧方法,目前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设备损耗补偿的需要,作者通过对其弊端的分析,提出应采用设备分类折旧率法,提高折旧额,加速折旧基金的回收。  相似文献   

6.
当前,有关折旧、大修理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固定资产折旧率低,设备更新周期长。我国工交企业固定资产全国平均综合折旧率是4.2%,上海是4.54%,重庆是3.66%。按照这个折旧率,上海需要22年、重庆需要27年设备才能全部更新。加以企业只能留用折旧基金的一半,这样上海就要44年,重庆要54年才能全部更新。当前不少企业设备陈旧,老化程度严重。上海毛纺厂有74台设备是1898年制造的。重庆丝纺厂是有70年历史的老厂,产品在国际上深受欢迎,但它的缫丝机还是手工操作的。沈阳第一机床厂铸造设备规定使用15年,现已用  相似文献   

7.
四、我国折旧年限的现状与技术进步的矛盾 南京汽车制造厂1958年开始批量生产轻型汽车,在1980年前折旧率为5.8%,设备平均折旧年限为16.43年。此后,1985~1986年曾为8.7%,1991年又降至7.76%,按折旧率7.76%计提折旧需13年。如上交“两金”并扣除设备残值,得到补偿设备的原值不到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现状 1.建国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变化 我国国营工业企业的折旧率,最初是根据1951年全国清产核资时确定的固定资产分项折旧率核定的,它适应于从经济恢复期转向大规模建设时期需要积累大量资金和生产力低的情况,折旧率定得较低。以后拆旧率略有提高,由1953年的3.7%到1972年的4.0%,再到1982年的4.3%,30年中上升0.6个百分点。1979年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后,对折旧制  相似文献   

9.
国家对三种企业实行优惠国家计委决定对骨干企业、“拳头产品”企业、“关键技术”企业实行六项优惠政策:①可适当提高折旧率,进行固定资产重估。②经批准,可从折旧基金中提取能源交通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用于技术改造。③允许企业按销售提取1%~3%的开发基金计入...  相似文献   

10.
孙涛 《煤炭经济研究》1992,(12):25-26,31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多采用使用年限折旧法。在实际折旧工作中,用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与月综合折旧率来计提月折旧额。这种方法具有计算简单、直观等优点。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用年限折旧法存在着固定资产折旧率低、综合折旧率不能如实  相似文献   

11.
一、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大修理基金的使用权是否下放给分厂目前有一些大型企业把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和大修理基金的使用权完全下放给专业分厂;有的采用提成办法,将固定资产折旧、大修基金上缴一部分,保留一(?)自行支配;有的只上缴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大修基金留下自用,有的则全部集中于总厂统一管  相似文献   

12.
资产的管理和运用已日益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固定资产折旧是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现代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使企业摆脱当前不利的局面是急待解决的大问题。然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拟选择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这一视角,分析现在工业企业资产折旧存在的问题,提示条件允许的企业选择加速折旧法进行资产管理。 一、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现存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折旧方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按照使用年限,每年提取等额的折旧基金,即实行直线折旧法,它包括:年限法、工时法、产量法。这类方法一般来说折旧率较低,没有考虑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加速所导致的固定资产更新换代周期缩短等因素;也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这两个动态参数。我国现存的折旧模式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有企业固定赝产流失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企业的固定资产大部分指的是设备.特别是冶金企业,设备投资很大,在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中约占7O%~so%,因此,搞好设备的保值、增值,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重视设备的折旧计提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的提取与使用是否得当,是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所在。如有些企业效益差,为了降低成本.虚增利润,长期少提甚至不提折旧;还有:不少企业,仍按购置…  相似文献   

14.
加速折旧法是一项好制度郑洳新的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经财政部门批准的特殊行业的企业,其机器设备计提折旧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所谓余额递减法,即确定一个较高的折旧率,只就固定资产帐面余额计提折旧,折旧额逐年递减。如果余额递减法中折旧率是直线...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有关权威部门透露,国家将对骨干企业、拳头产品企业和关键技术企业实施6项优惠政策: 一有条件的企业可适当提高折旧率,进行固定资产重估,并按升值部分增提折旧。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我国电网定价折旧率不能简单参照国际经验取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成仁  高效  李英 《电力技术经济》2008,20(1):52-57,65
政府对输配电价实行成本加收益管制,输配电成本是监管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组织制定《输配电价格成本监审暂行办法》,其中,有人建议参照有关国际经验,将电网企业的定价折旧率定为5%。折旧对电网企业的影响,尤其是对电网建设资本金的影响,非常重大。本文从经济折旧理论入手,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电力工业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了我国电网定价折旧率不能简单参照国际经验取值的理由,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第五讲设备折旧设备在占用中,其价值与使用价值(功能)均会发生损耗。要维持再生产规模,必须进行补偿。进行功能补偿的主要手段是修理、更换;进行价值补偿的主要方式是提取折旧。为了合理管理与使用折旧基金,企业财务部门专列“折旧基金”帐户。一、折旧基金的性质与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道:“假设一台价值一万  相似文献   

18.
固定资产的基本折旧,是工程经济效果评价财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近年来,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革旧的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对我国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无疑,这对于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改进,是非常有益的。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在分析了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所规定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以及计提折旧的计算方法之后认为我国目前固定资产基  相似文献   

19.
今年国家将出台15条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措施:1.要把《条例》规定的14项企业自主权落实贯彻。2.进一步完善各种经营方式。3.企业可增提新产品开发基金,并进成本。4.折旧年限可在现有基础上平均加速20%~30%,即相当提高1.3~2.3个百分点的折旧率。5.今年企业可按销售收入的1%补充自有流动资金,不受自有流动资金已占3项资金的比例限制。6.从折旧中提取的“两金’今年起全部免掉,从留利中上缴的两金,3年内全免。7.凡符合高新技术条件的企业技术开发都享受优惠政策。8.加大中央财政科技三项费用用于国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实践中感到,现行折旧方法与设备新度系数考核的初衷是有矛盾的。1.设备折旧跟不上设备价格上涨指数。设备更新的价格总是高于旧设备的原值,更新设备必然要增加较多的投资,因此设备折旧基金的积累跟不上物价上涨,不能补偿固定资产的损耗。2.设备更新资金占基本折旧基金的比例很小。基本折旧基金除用于设备更新以外,还要用于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房屋建筑、治理“三废”和劳动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