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公允价值会计在此轮金融危机中被某些金融机构指责为加剧经济动荡的"帮凶"。美国证券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机构也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公允价值的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针对此举,笔者从公允价值会计角度出发,对金融危机进行了分析,指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不是加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关于完善公允价值会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公允价值会计在此轮金融危机中被某些金融机构指责为加剧经济动荡的“帮凶”:美国证券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机构也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公允价值的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针对此举,笔者从公允价值会计角度出发,对金融危机进行了分析,指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不是加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关于完善公允价值会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使得就是否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成了金融界与会计界在危机拯救中的一个争议热点。本文从经济后果的视角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选择受各方利益集团博弈结果的影响,公允价值虽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元凶,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却是会计界迫在眉睫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使得就是否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成了金融界与会计界在危机拯救中的一个争议热点.本文从经济后果的视角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选择受各方利益集团博弈结果的影响,公允价值虽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元凶,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却是会计界迫在眉睫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争论的焦点。金融界人士把这次危机归罪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并公开表示应该抛弃公允价值的使用以缓解金融危机;会计界则认为金融危机原则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只是使危机更快暴露出来。本文就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应用的影响和启示展开论述,并针对中国情况指出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必要性和需要完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方式,在经济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发展状况及在我国实际应用存在的不足,探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走向,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应对对策,以期为公允价值计量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的计量成为经济及金融界的热点话题。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出质疑,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金融危机也促使我们思考,应该建立适用于特殊市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文拟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及影响进行探讨,并通过实证分析剖析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之下美国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提出质疑,虽然美国证监会(SEC)经过近三个月的紧张调查后得出了结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会计问题,但也提出了改进公允价值现行惯例的建议。在此背景下,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的元凶还是功臣之争、公允价值计量自身难以摆脱的悖论之惑、公允价值计量的远景期待三个方面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辩证审视。  相似文献   

9.
田园 《西部财会》2009,(6):28-32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准则的质疑,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公允价值存废”的论争。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有一定局限性,但公允价值准则不是造成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公允价值会计经济内核具有科学性,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但面对金融危机中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有必要建立起适应非活跃、非理性市场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10.
面对金融危机探讨公允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雅萍 《会计之友》2009,(14):37-38
金融危机的连锁反应,引发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国际议论。本文就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的连带关系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分析,对公允价值的存在及作用进行充分肯定,并提出公允价值有待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问题成为会计、经济甚至政治领域争论的焦点。文章以风险管理为主线,首先论述了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危机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最后,文章从公允价值会计有用性、估值模型、职业判断,信息披露和治理等五个角度阐释了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质疑与争论。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危机只是起到了放大作用,而非金融危机的根源,即便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属性,也不能解决金融危机本身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一种先进的,能够反映资产、负债的本质的计量属性,是不能够被摈弃的。但通过金融危机也使人们认识到执行公允价值的难度,要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有关公允价值会计、评估体系,为公允价值在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之下美国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提出质疑,虽然美国证监会(SEC)经过近三个月的紧张调查后得出了结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会计问题",但也提出了改进公允价值现行惯例的建议.在此背景下,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的"元凶"还是"功臣"之争、公允价值计量自身难以摆脱的悖论之惑、公允价值计量的远景期待三个方面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辩证审视.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不断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公众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争论。本文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金融危机后改善公允价值问题的措施,指出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是发展的趋势,只有对公允价值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应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姚佳 《财会通讯》2011,(4):12-14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会计计量属性中的公允价值备受争议,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应如何看待公允价值,是否应取消或停止公允价值的应用?本文试图分析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认为在今后的实践中应坚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会计计量属性中的公允价值备受争议,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应如何看待公允价值,是否应取消或停止公允价值的应用?本文试图分析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认为在今后的实践中应坚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祁开然 《财会通讯》2011,(11):24-26
本文回顾了公允价值会计对于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的影响,指出公允价值并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公允价值计量的收益提高了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发现公允价值会计与资本充足率、银行监管以及其与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资本市场有效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公允价值会计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倍受争议。本文主要从公允价值的涵义及于金融危机的关系方面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进而对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体系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对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广泛讨论中,公允价值计量备受争议,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下暴露出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缺陷以及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三个历程.审视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借鉴作用,结合财政部对公允价值调整的最新回应,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7年底美国房地产业泡沫破裂,导致金融危机加剧,世界上的金融巨头纷纷面临财务困境为背景,指出了金融危机的根源。通过对金融危机本身的认识,以及公允价值的评估,论证公允价值并非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元凶。同时通过对公允价值本身的思考,发现公允价值不完备的地方,从而提出了改善公允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