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博 《当代经济》2008,(9):74-75
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能否通过有效途径构建彼此的和谐,是实现世界和谐的基础。本文通过论述发展中国家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的挑战.探求发展中国家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对构建和谐世界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对中国、对世界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12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发表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进一步阐释了“和谐世界”的内涵。共建和谐世界,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崭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目前,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已逐渐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形成了联系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构建全球“责任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并将逐步成为世界发展的新规则。为了对低碳能源的战略思想及目标进行深入研究,而进行此项研究,旨在提供适合国情发展的低碳能源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5.
王东 《当代经济》2009,(17):4-8
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货币政策国际的协调、共同承担风险,才有可能度过难关,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这是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立法价值是生态法构建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生态法构建的过程中,立法者应该从关注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共同利益出发,确定符合生态保护的立法理念,确立以人类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的生态和谐观、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秩序的生态安全观,以及兼顾公平和安全的生态效率观的立法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开始,作为对国际社会不断上升的对中国发展的担忧和疑虑的回应,“走和平发展道路”取代“和平崛起”成为中国正式的官方说法。2005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首次提出亚非闰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引起与会者的热烈回应,国际媒体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此后,在一系列的讲话和中央的政策文件中,胡主席进一步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思想。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中困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主张,各困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经济时刊》2003,(3):1-1
“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份异彩。”中国的申博口号,体现出中华民族与全人类同存共荣、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9.
和谐哲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戟 《经济研究导刊》2009,(12):199-200
构建和谐世界,是胡锦涛主席在信息时代的2006年才提出的时代最强音,和谐哲学是指用于分析、解释、指导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体系。信息概念的突破是创建和谐哲学的基础。用和谐哲学的三条基本规律可预见未来的和谐世界将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克服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国际恐怖主义和地球环境危机等、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追求和推动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一方面,使生产要素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有效配置,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促使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和密切,使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日益扩大,从而奠定了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同利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的共同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防止产生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是全人类共同的心愿。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保持与之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  相似文献   

12.
徐琴 《经济师》2007,(1):237-238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绿化税收已成为当代世界税收改革的潮流。文章认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应顺应世界潮流,充分体现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加快构建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张洁 《当代经济》2003,(2):39-40
绿色税收是为了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绿色消费而征收的税收,即可持续发展税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要求。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它是一种以追求环境与人类和谐生存为目标的发展,较之以往的发展模式,代表一种更高级的效率目标和更深远的公平理想——既保证当代人之间的环境权利公平,又保证后人生存权的公平体系。  相似文献   

14.
品牌营销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成为跨国公司不可或缺的营销手段。中国在实施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应注意:树立正确的品牌营销观念;构建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基础;通过创新提高品牌竞争力;合理延伸品牌范围;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注重保护品牌。  相似文献   

15.
随着6月5日的到来,世界各地纪念世界环境日的各项活动已拉开帷幕。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旨在号召每个人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地球上最珍贵的生存资源——水。无独有偶,今年3月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未来之水”,而2003年则早已被确定为国际淡水年。有关水的话题已然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其经典性著作《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怎样才能对由许多个人共用的自然资源实行最佳治理的问题,无论在学术殿堂上还是在政治世界中,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群体理论则认为: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会自愿地为促进他们的共同  相似文献   

17.
改 革国际旧秩序 ,建立国际新秩序 ,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人类应如何构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新秩序呢 ?虽然各国的新秩序主张各不相同 ,但是基于求和平、谋发展的共同愿望和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人们普遍希望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当前 ,构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新秩序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构建国际新秩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共同发展原则。全球化应以国际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共同繁荣为出发点和归宿。全球化的进程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 ,一种是在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规范下 ,不断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共同参与的基础上 ,合理配置世界资源 ,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造福全人类 ;另一种是继续被国际旧秩序所主导 ,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扩大南北发展差距 ,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 ,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 ,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只有当全球化带来共同发展时 ,才是人类的福音 ,才是世界的真正发展。 (2 )国家平等原则。要使全球化利益共享 ,全球化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就应由国际社会全体成员平等地共同参与 ,以体现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全球化进程不应由一个超级大国或少数发达国...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和谐逐步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在和平的环境下共享和谐的发展成果成为人们的共同目标.在我国,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后,构建和谐社会逐步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矿区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矿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关税同盟在实现商品对内自由流动的同时,对外实行共同贸易政策,实施共同对外关税以及贸易保护措施。欧盟东扩意味着世界上第一大关税同盟的规则自动延伸到10个新成员国,提高了欧盟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声音,同时对非欧盟国家(包括中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引发了对关税同盟补偿谈判的积极讨论以及对反倾销自动延伸的质疑,成为多哈回合谈判中的又一亮点。对欧盟共同贸易政策的影响1.欧盟的共同贸易政策1968年7月1日,欧盟关税同盟成立之后,便开始对第三国实行共同对外关税政策。为了成员国的共同利益,欧盟希望达到促进世界贸易协调发展、逐…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社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和谐的社会因素和危险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造成了不同层面的伤害和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实现全人类的利益共享和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才是社会生活和谐的唯一选择,也是重大的历史抉择.所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政治和生活理念是具有划时代意义和价值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