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着人类社会一次大转型。转型的目标是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实现的是全面大转型,要达到的是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已迈上全面而成功的转型之路,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有序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企业转型和自主创新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时代的需求,从物本经济转型为人本经济,从工业文明转型为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
潘双华 《企业导报》2013,(6):275-276
社会进步是一个全面、系统的体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与人自身的协调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的。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是通过追求自然、社会、人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保证和文化环境;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不可缺少。只有社会诸要素的协调发展,才能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快速发展。弹指间已走过三十年,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也随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量到质、从便捷到体验纵深,从业务部门到产业经济的发展与蜕变;从公共管理到为客户创造价值,从不可或缺到值得信赖,物业管理人用汗水和智慧标注社会文明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梁平  李燕 《上海企业》2006,(12):19-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小康社会。这要求我们用全面思考问题的理念,把社会主义建设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与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一致的。马克思在对旧哲学进行理论改造、实现其对人和社会自由全面发展追求的同时.确立了他的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客观精神”到“现实具体”、从“物质实体”到“现实的人”、从“客体直观”到“主体实践”、从“人的异化”到“人的解放”的形成过程。本文针对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实施科学的发展观,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是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本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可靠保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最终目的。劳动保障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实施科学的发展观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注入无限活力。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树立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使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的研究、制定、实施,能够实实在在地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并有效地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中去。这对从事经济工作特别是从事宏观经济发展政策研究、政策制定的同志,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传统发展的思维理念中跳出来,从传统的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资源开发与合理配置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知识的刨造者,也是知识的应用者,掌握最新知识的人才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发展经济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罗茜 《中外企业家》2013,(35):242-243,245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建设生态文明,符合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论题,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总结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全面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关系,深入考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1.
多维度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目标。如何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全面发展目标,加强环境成本控制,构建科学、合理、可行和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显得尤为艰巨和紧迫。本文根据我国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全面发展战略对环境成本控制提出的要求,针对现有环境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而低碳经济则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20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内容丰富,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诸多领域。其中,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可以理解为,要保持发展的连贯性,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这些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四大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备受关注,林业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认识较晚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祝全 《企业导报》2011,(10):213-214
<正>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石,也是人的发展的动力。同时,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又是人发展的成果。人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制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快教育的发展。为了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16.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乡镇企业产业集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乡镇企业充分发挥其教育、培训、改造农民的作用;全面、协调发展,要求乡镇企业更好地充当统筹城乡、联接工农的桥梁;可持续发展,要求乡镇企业坚持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文明、永续的发展道路。可以讲,科学发展观从战略高度为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全社会面临的生存性压力在逐步减弱,发展性压力在全面增强。例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以及公共治理、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压力等矛盾和问题目益凸显。减轻新阶段的发展性压力,需要进一步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体制性障碍。发展性压力增大的矛盾和问题,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涉及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变革和创新。适应新阶段发展的要求,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改革及时、主动地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企业人、资产、产品、价值、环境等与企业行为相关的五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双重属性的内涵,指出企业必须认识到自己所天然具有的社会及经济属性,并以此作为指导企业发展设计和规范企业行为的意识准备。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生态文明正以一种主导性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作为一种符合人类本性和生态整体性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对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必须是包容性的。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的目标不应只满足于盈利,而应内含包容性要求。文章从生态文明视角初步探寻企业发展的包容性机理,以期益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崭新理念。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外延与特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与协调发展;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认为它不仅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