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凝聚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思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共产主义事业、谋求人类解放的共同纲领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林青 《秘书工作》2023,(5):67-70
<正>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一次相对集中和完整的表达,《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对于我们理解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描述现代社会历史进程的文本,《宣言》为我们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指引和参考。《宣言》的创作背景及其在中国的翻译传播1847年1月,正义者同盟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并起草一个纲领,阐述该组织的宗旨和信仰。  相似文献   

3.
《秘书工作》2021,(3):63-67
1848年2月,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以德文在伦敦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行动指南。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这是第一部中文本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陈娜 《企业导报》2011,(4):254-255
在马克思去世以后,其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如何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如何批驳当时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派别,如何正确指导已蓬勃开展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一切都历史地落到了恩格斯的肩上。  相似文献   

5.
杨广平 《企业导报》2014,(22):160-160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以其理论的深刻透彻性、观点立场的鲜明性和激情洋溢的情感魅力开创了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准确把握《共产党宣言》的科学内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姚开建 《经济界》2010,(1):63-7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体现的关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规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以及其他阶级的经济学相对的无产阶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作为阶级意识的理论表现,是近代以来无产阶级运动、革命实践的产物,并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创立时期(19世纪40年代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包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对资本主义以前各生产方式的研究、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 共享发展理念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均贫富"思想,二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所造成的"贫富悬殊"现象的批判,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人人共同劳动、全面发展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早有"均贫富"的思想,《论语》中提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是传统儒家的思想.《老子》中讲过"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说明道家对均贫富也持肯定的态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异化现象,并解释异化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一位揭示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无产阶级思想家,他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号召语.  相似文献   

8.
建设公正、平等、互助、和谐的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同马克思一样,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和奠基人,恩格斯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贡献主要有: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系统阐述;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辩证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策略;科学地预测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的基本特征;清晰地指明了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知识.知识经济.知识产业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一、前言 今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划时代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我们用讨论知识、知识经济、知识产业的方式来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自从这本著作发表以后,共产主义运动就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下面我们将指出,高级知识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1.
杨全花 《企业导报》2014,(18):86+88-86
《共产党宣言》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诠释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客观规律,深刻分析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典描述,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学习《共产党宣言》,结合中国实际挖掘其思想精髓,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帮助每一名党员同志掌握科学方法,辨别是非,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立足于全人类的自由发展,提出了城乡一体发展的理论,指出"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  相似文献   

13.
熊念 《中外企业家》2013,(2S):251-25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运用唯物史观,在详细地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两个必然"的著名理论),进而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必然"原理我们正确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真正做到胡锦涛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东方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及各方面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性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行的有力思想保障。本文从马克思东方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着手,梳理我国在不同时期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认识,从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东方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科学继承和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5.
常利国 《活力》2010,(21):52-52
在1848年2月正式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著名论断,即“两个必然”。在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的历史时期,“两个必然”能否实现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本文就是以中国模式所取得的成功来阐述“两个必然”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16.
<正>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多处提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纪念北大100周年校庆大会上,他又提出要建立“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今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一个社会的政治无不对这个社会的其他方面包括教育产生深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知识的巨大凝结,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站在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通过严密的论证,系统、全面的总结、思考,并同工人运动实践的紧密结合中所得出的科学结论.而学习、研读马列经典原著则是我们准确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认真学习、研读马列经典原著对我们来说则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分工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本文简要梳理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分工思想,阐述了分工与生产方式、所有制的关系;分工产生、发展及消亡的主客观原因及具体历史性。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分工时始终是沿着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的逻辑主线展开的,因此,对其分工思想的深入把握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9.
西方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理论的逻辑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西方员工关系管理理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由原则到具体、由重物质激励到重精神激励、由强调制度的作用到强调文化的价值,形成了一个体系较为完整的理论大厦,对我国企业和谐员工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从劳资关系到员工关系——员工关系管理的内涵分析劳资关系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19世纪中期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清算,在历史观方面形成了辩证的、唯物的、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思想,把人从单纯的理性思维中带入到现实的实践生活中,完成了一项具有跨越式的历史跳跃,本文浅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思想形成和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