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经济“转型”,即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时期内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当前经济工作的基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就是围绕着这一核心任务提出来的。为了促进当前经济工作与“转型”,笔者提出下列三点建议:
  第一,应当取消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并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贫富差距”取代GDP原来的地位。“调整”后,不再对各地的GDP与人均GDP进行排名,而仅仅对各地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贫富差距进行排名。迄今为止,在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指标体系中,GDP是最重要的经济总量指标。这样做的弊端是众所周知的。也因此,早在6、7年前,就曾经探索过用“绿色GDP”来取代GDP,但因“绿色GDP”的界定、操作存在重大困难而作罢。当前,“取消考核GDP”的现实需求更为迫切。一则取消GDP考核是抑制乃至消除“GDP主义”的必要措施,既有长期需要,更有现实需要。众所周知,GDP主义乃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障碍,必须努力抑制与弱化。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需要“稳增长”之时,更需要努力抑制、弱化GDP主义。二则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贫富差距”作为最重要的总量指标,取代GDP原来的地位,这样的改革,不仅操作上不存在大的困难,而且还有其他众多好处。比如,有助于压缩GDP中的“水分”,使得经济增长数据更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可以促使地方政府更关心民生实际,进而改善、密切政府与老百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2007年—2011年的地级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我国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治锦标赛制为制度的背景下,考察了政府控制层级、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压力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GDP增长率为地方政府政绩衡量指标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确存在着显著影响。当地方政府面临政绩考核压力时,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销售调节和可操纵性费用的方式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来看,较之中央政府控制企业而言,GDP增长率与地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显著相关。本文研究证实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负面效应,进一步支撑了改进我国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方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地方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地方经济。地方政府是国家战略实施的主体.既是宏观调控的执行者.又是地方经济指导者。加快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地方政府解放思想、认清形势、开拓创新。上级政府和中央也要加快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和利益协调机制.在体制和政策上配合地方政府.释放地方经济的活力。但是,解放思想并不是与GDP划清界限.不能脱离地方和国情。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政策放松对地摊经济的管制后,地摊经济以点向面大范围扩散发展.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地摊经济"相关政策梳理,寻找政府对"地摊经济"管制和放松管制的问题及原因.管制是因为地摊经济本身的缺陷、保护有证个体工商户是城市管理的需要,地方政府追求利益体现.放松管制是为了稳定就业、城市管理能力提高、激发市场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合法合理政策、政府规划引导、提高基层行政能力、加强部门合作等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以GDP为中心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模式下,为了拉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大肆举债,由此导致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积累了巨大的潜在风险,给地区经济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对目前我国地方性债务的内容进行了简单阐述,分析了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的巨大风险以及危害,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解决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安排部署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引导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促进贫困县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减贫脱贫步伐,提高科学发展水平。长期以来,地方考核包括贫困地区都是以GDP为重。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GDP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盲目追求GDP,进而形成"GDP崇拜"症,热衷于经济项目的大投入、大建设,甚至不惜牺牲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商显刚  张宁 《北方经济》2012,(11):38-40
正GDP含金量也被称为居民收入幸福感指数,它反映了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多少和政府"还富于民"力度的强弱,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发展观念。《中国经济周刊》依据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提出的"GDP含金量"的计算方法连续3年做出全国各省"GDP含金量的排名评价"。近年来,我区GDP增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人均GDP连续3年排名在全国前10名,2011年更是达到第6位的好成绩,但是"GDP含金量"连续3年在全国排名倒数前3名。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简要分析,我们认为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人均GDP增速"的情况下,"GDP的含金量"能够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在10多年前已进入中国,虱内的一些企业曾经请国外的咨询公司提出过方案,也有一些企业进行过阶段性的、局部的贯彻实施,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也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对经济增加值考核既非常关注也非常慎重,2003年就审议通过了运用经济增加值考核的基本思路,历经7年多的酝酿,进行了5年的试点,"三上三下"征求中央企业的意见,终于在2009年12月31日颁布了第22号令,宣布自2010年1月1日起,对中央企业的业绩考核引入经济增加值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9.
李鼎 《魅力中国》2014,(3):292-292
一、选题背景 背景: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存在着一种制度化的非正式行为--“GDP 冲动”,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发展观。它对官员考核评价机制与官员的政绩观产生直接影响。不可否认,大部分地方官员有着为群众利益而艰苦工作、努力奋斗的精神与实际行动,但是过去侧重 GDP 的政绩考核理念也使某些地方官员为了自身利益与仕途,作出实现个人效用而非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选择,从而逐渐形成了以“GDP崇拜”为导向的发展规划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如何落实?政绩考核是个指挥棒。与以往不少地方存在的唯GDP倾向不同,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已渐渐成为衡量政绩的新参数。在这一变化的引领下,各地科学发展的路越走越宽,成效越来越明显。从比"GDP"到比"幸福感",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大信号,凸显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化。为促进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  相似文献   

11.
过去5年,中国的经济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裹挟之中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但问题依旧不容忽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过去及现在,仍有地方政府攀比GDP增长速度,这体现了以GDP增长速度评价地方政府政绩的倾向仍没有根本转变,有时甚至不惜过于耗费资源和环境。肖金成认为,未来GDP增长,应该包含更多的指标,如人民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等,在政绩考核上避免以GDP论英雄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转轨"之必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完善,在这个前提下,为了促进所辖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应该转化自身的管理经济的行为方式,促进自身行为的"转轨".文章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要求与"转轨"的必要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地方政府职能与行为在实际中的主要偏差,最后就此提出了修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现有的财政分税体制和以GDP考核政绩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必然依靠其对土地的垄断权力获取巨额土地出让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这就是土地财政。为使土地财政收益最大化,地方政府通过抬高土地出让底价和人为限制土地供应数量等方式造成土地市场的稀缺,从而拉高地价推高房价。应从改革和完善分税制、地方政府考核机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消除土地财政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过去5年,中国的经济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裹挟之中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但问题依旧不容忽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过去及现在,仍有地方政府攀比GDP增长速度,这体现了以GDP增长速度评价地方政府政绩的倾向仍没有根本转变,有时甚至不惜过于耗费资源和环境肖金成认为,未来GDP增长,应该包含更多的指标,如人民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等,在政绩考核上避免以GDP论英雄的导向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总是在一定时空和制度安排下的经济变迁过程。本文通过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苏州和杭州的增长案例,揭示了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文章认为,在中国加入WTO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劳动、资本以及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将更为频繁,而土地资源的固定性和弱替代性给政府政策预留了充分的可操作空间。如何将生产诸要素有机整合,以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成了地方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核心。本文的研究,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提供了一条策略性的比较平台。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绿色GDP的实践看绿色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绿色GDP的概念提出以来,中国政府就致力于绿色GDP的核算工作,先后在10个省市进行绿色GDP试点项目,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在试点过程中,中国各地方政府发现了诸多的环境问题,绿色GDP显示的环境赤字数据揭示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大大地以自然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为代价。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据,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如果要真正提高GDP,就必须从环境保护做起,发展绿色经济。这就要求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都配合起来,开拓自己的思维设计可行的绿色经济方案。  相似文献   

17.
曾伟 《改革与战略》2012,28(8):26-29
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政治基础是M型的层级制;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社会基础是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分割与关系型的社会特征;中国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是"企业利润追求"与"地方政府官员GDP晋升锦标赛"两者高度契合的"官企一心搞经济"。然而,也正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这三个要点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增长代价"——贫富分化。这种分化不仅表现在物质财富的差异,还表现在发展机会的严重不平等。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存货调整阶段,并开始了价格调整,但是实质性的产能调整尚未展开.在产能调整不充分的条件下,整体经济很难重回增长向上的运行轨道;在短期内,政府刺激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是有效的,因为它能减缓经济的深度下滑,但并不能拉动经济的回升.拉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力量是市场.如果整体经济的运行过度依赖于政府的刺激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国经济将面临"二次紧缩"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切莫攀比GDP     
1月中、下旬,国内众多地方的政府纷纷通过每年例行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公布2002年的 GDP 完成情况。一些省(区、市)甚至一些市(地)还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告知公众2002年度 GDP 总量及与上年度同期比较的增长率。GDP 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从国际惯例来看,GDP 和人均 GDP 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我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官员对 GDP 的关心表现为4个方面:一是 GDP 完成了多少;二是 GDP 的多少与类似本地经济结构的其他地区比,景况如何;三是下一级政府完成得怎样,有没有拖全地区"后腿"的单位;四是在GDP 总量的构成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自所占的比例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桐城市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安徽省经济运行考核中,桐城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前五名,其中2000年综合考核位居第4位,动态考核位居第2位。2001年,桐城的财政收入实现2.5亿元,居全省第8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第3位。人均财政支出、二产占GDP比重、财政收入占GDP比例、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规模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全省前列。回顾桐城市经济的发展历程,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全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