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的中国林业──环境林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从森林生态功能产出的实际与国际上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动态与趋势出发,通过多年对森林环境经济问题的研究,初步提出中国21世纪林业的基本走向──环境林业的设想。环境林业是将在林环境产品与服务通过科学的计量、计价与核算,根据人类对提高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和相关产业部门的市场需要,逐步建立森林环境资源市场,规范交易行为,在政府参与和协调下,逐步解决森林资源与环境的经济补偿,这是摆脱林业困境,步入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对环境林业的认识与推动虽然很难,但应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2.
森林主题下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背景与内容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敏雪 《浙江林业》2005,(11):34-36
对经济和社会系统而言.森林不仅是经济资源,更具有生态功能。把森林及林业活动纳入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充分体现森林的价值和林业的贡献.这就是森林核算——森林主题下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资产核算的新思潮──环境会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森林资源资产的内涵出发 ,结合当前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 ,提出了把森林环境资产核算纳入森林资源资产核算体系的初步设想 ,并探讨了构建森林环境资产核算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与机构以及广大学者一致认为,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上的表面繁荣,而必须把资源与环境融于社会经济发展之中,求得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也就是必须进行资源与环境核算,并纳入国民经济账户(新SNA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5.
林业不仅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还提供重要的生态产品和服务。通过林业对农业、畜牧业、渔业、旅游业、中医药业、水利水电业、固碳制氧等方面贡献的分析,以及通过从森林资源核算分析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提出建立多渠道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6.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西江经济带进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得出2015年西江经济带森林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平均为7. 8万元/hm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5 103. 7亿元,对该区域的国民经济贡献巨大,并对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工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森林是环境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传统的林业会计中没有将森林生态效益纳入其核算体系。将森林生态效益纳入林业会计核算体系,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已成为当今林业会计需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森林资源作为一项公共物品,既需要政府宏观层面的控制,也需要企业的微观核算。森林生态价值会计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的需求环境与供给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内涵的基础上,从物质生活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意识等3方面分析了居民产生城市森林生态服务需求的环境条件。在政府供给无法满足居民生态需求的情况下,提出了以政府供给为基础、以市场化供给和自愿供给为补充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方式,并论证了政府供给、市场化供给和自愿供给的内涵、作用范围和运行机理以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层等距抽样技术,并利用SPSS软件对在长三角地区发放的旨在调查公众对森林环境服务付费意识的6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51份)进行统计后获知:⑴公众对森林生态旅游服务收费的认可程度最高,其次是水文服务,而对生物多样性和固碳服务的支付意愿最低;⑵直接影响公众付费意识高低的因素包括:家庭收入、公众对自己从森林环境服务中受益程度的认识、公众对森林环境服务所具有的道德责任感等;⑶公众对森林环境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对森林环境服务收费的态度、森林环境服务的作用范围则间接地影响了其支付意愿的大小。因此要注重把森林环境服务保护的重要性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连,增强公众的受益感,加强环境伦理道德的建设以提高公众的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0.
森林环境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森林环境资源价值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估遵循的环境价值观、评价的理论基础、现有的评价方法及应用成果的归纳、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发展森林旅游的环境条件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袁书琪 《林业经济问题》2001,21(6):352-355,361
生态旅游是 2 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导形式 ,森林旅游又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 ,本文着重分析了福建省发展森林旅游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和区位环境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发展森林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正在加紧制定《生态补偿条例》,如何制定出一套先进的、能够解决切实问题的制度成为重点和难点。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无论是在制度安排还是在具体实施方面,都有其先进和独到的做法。LIFE环境金融工具(The Financial Instrument for the Environment)在对欧盟范围内的森林保护和修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欧盟森林生态补偿制度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文章旨在介绍LIFE工具在欧盟各个国家和具体项目中的实施和成果,最终总结出LIFE工具对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及保护森林资源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中央财政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先后在河北、辽宁、浙江等11个省区进行试点,试点面积2亿亩。试点期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补助资金10亿元,用于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保护和管理补助支出。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人们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李可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4):343-346
马克思的森林立法观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法制的基础上提出的。马克思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揭露了资产阶级森林立法的本质,指出林木所有者的私人利益是资产阶级森林立法的灵魂,林木所有者的私人利益败坏了森林立法的正义品格,从而主张森林立法应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以公益为重心,坚持普遍联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在第十二届七次全会上讨论通过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简称《决定》),把“森林浙江”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林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0月21日,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继《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财农[2001]190号)在全国部分省试点取得经验后,正式出台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4]169号)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0号)、2003年1月20日正式生效的《退耕还林条例》(第367号国务院令)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4]34号)到《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期望效用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可能影响林业企业对森林保险支付意愿的因素,并利用福建省95家林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对林业企业参与森林保险的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目前林业企业整体上对森林保险有强烈的需求,但是由于森林保险产品和补贴政策设计不合理,尤其是保障水平过低,保险服务无法令投保人满意,导致林业企业投保意愿不强烈。建议通过明晰企业产权结构和转变经营机制,增强林业企业盈利能力,创新森林保险产品,改善保险公司服务水平,优化保费补贴政策和建立林业信贷与保险互惠机制等措施来提高林业企业投保意愿。  相似文献   

18.
城市森林在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首先提出,这是作为急速城市化形成毫无绿色可言的钢筋水泥城市的反动而强调兴起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城市系统的功能缺陷日益暴露,人们在反省并受欧洲几百年来朴素的依林建城形成的皇家森林城市启发而来发展城市森林。管理经营城市森林的林业称为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也就成为林学和林业的新分支,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森林碳储量与总产值数据,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单位根检验与协整理论,建立森林碳汇EKC模型,通过回归分析揭示了二者之间呈倒"N"型曲线特征,指出森工林区目前正处于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森林的“内在价值”与哪些因素有关,价值是多少?林权的成交价格是这样形成的?森林资产价值和价格与林权的权属性质,林权分类,树种结构,林地面积,所处树龄;林地内森林蓄积量,林权的流转期限,以及林种等等,存在什么关系?本文先假设成交价格为Y;权属性质为X1;林权分类为X2;树种结构为X3;林地面积(亩)为X4;树龄(年)为X5;蓄积量(立方米)为X6;流转期限(年)为X7;林种为X8。构建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和实证研究。得出:林地面积的价格76元/亩;森林蓄积的价格是276.5元/m3。流转时间一年的价格是287.2元/亩。换算得到,森林碳汇的价格是153.6元/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