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伟 《金卡工程》2009,13(7):85-85
2006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新的破产法把破产范围界定为企业法人和法律规定的部分其他经济组织,对学界呼声较高的自然人破产没有涉及。本文试就自然人破产上述问题做一分析,希冀对统一破产法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具有重大的立法价值.在立法模式上,我国应当接纳一般破产主义,与现有的企业法人破产制度统一为一部完整的破产法.为保证自然人破产制度在我国有效运行和实施,应当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优化其外部环境;同时,根据自然人破产的特性,构建和细化相关破产制度,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国企业破产法正式出台,但第2条、第135条规定该法仅仅适用于企业法人,从而明确将自然人破产排除在外。从长远来看,鉴于自然人破产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优势,其在我国的建立是势在必行,否则既影响到了社会和谐,也无以张扬人道精神。  相似文献   

4.
刘慧玲 《金卡工程》2009,13(1):48-49
按照国际经验和目前国际组织的倡议,我国新的《企业破产法》将商业银行破产纳入其适用范围。该法完善了银行破产申请人制度,确立了破产标准,创设了破产管理人制度,引入了重整制度,调整了破产清偿顺序,这些规定对商业银行破产的适用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利国 《时代金融》2014,(8Z):50-51
2006年我国企业破产法正式出台,但第2条、第135条规定该法仅仅适用于企业法人,从而明确将自然人破产排除在外。从长远来看,鉴于自然人破产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优势,其在我国的建立是势在必行,否则既影响到了社会和谐,也无以张扬人道精神。  相似文献   

6.
周子旋 《中国外资》2011,(17):121-122
破产重整,又称企业再生或破产保护,是目前世界各国公认的挽救企业、预防破产最有力的法律制度之一,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也是对旧《破产法》进行调整与修改。它对于拯救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破产重整制度的确立和法令现状等问题的分析,研究了企业破产重整制度相对于传统破产清算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李刚 《济南金融》2007,(11):40-42
新《企业破产法》已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将金融机构的破产纳入调整视野。但金融机构毕竟不是一般的企业法人,破产程序必有其特殊性。新《企业破产法》仅对其破产程序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这些规定如何具体实施,将有赖于一系列具体措施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加深、不断扩展的背景之下,国内外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越来越多。而通用汽车向美国政府申请破产保护的动作,引发人们对"破产保护"这一法律制度的关注。"破产保护"究竟是一项怎样的制度,对此国人还是比较陌生的,此前我们接触得更多的是传统破产法中的破产清产程序及其最终的企业破产倒闭。但实际上自20世纪以来的美国破产法已经设有破产保护制度,我国也在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新设的《重整》一章。  相似文献   

9.
《破产法》是诉讼法和实体法相结合的一部法律,创设了许多新制度,如破产重整制度和破产管理人制度等,对于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保障破产程序的公平有序进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规制。但在不良债权诉讼和破产案件中却发现,曾经寄予厚望的《破产法》在很多时候,竟然成了债务人逃废债务的保护伞。一方面,是体制和司法环境的问题,特别是某些地方政府和法院不正确的行政和司法指导思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破产法》在某些关键制度上含糊不清,即存在立法缺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企业破产法》已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将金融机构的破产纳入调整视野.但金融机构毕竟不是一般的企业法人,破产程序必有其特殊性.新《企业破产法》仅对其破产程序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这些规定如何具体实施,将有赖于一系列具体措施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