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目前进入加速推进规划实施阶段。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青岛市在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正依托其自身优势加快发展。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仁元:青岛的海洋科技实力十分雄厚,是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相似文献   

2.
作为沿海经济大省,中央对山东的发展寄予厚望。2009年4月下旬,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近年来,山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抓住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在中国区域带动的大格局中,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山东路径",提升了山东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  相似文献   

3.
11月7日~13日,2014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厦门举办。今年的海洋周主题为“海上丝绸之路与蓝色经济合作”,由国际海洋论坛、海洋展览洽谈活动和海洋文化活动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4.
俞越 《浙商》2011,(8):67-68
从北到南,沿海各省纷纷提出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如河北推出如“环渤海”战略,天津提出建设“海上天津”,福建推出“海上田园”,广东则提出“蓝色产业带”,广西推出了“蓝色计划”,海南则指出要“以海兴岛”等。在长三角地区,浙江把发展海洋经济提到“海洋,浙江的未来”的战略高度,江苏则提出了“海上苏东”战略。《浙商》杂志综合考量各沿海城市年度海洋经济总产值、政府扶持力度等综合因素,制作了海洋经济十大发展潜力城市榜单。  相似文献   

5.
当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正在积极推进,而早在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日照国际海洋城可持续建设已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支点和先行先试的"优质实验田"。因此,可持续建设经济战略研究对于日照国际海洋城的全面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秋雨  孙炎 《现代商业》2012,(11):62-64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以海洋经济为基础的蓝色经济已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强大力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对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介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概况,以烟台地区为例分析山东蓝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使得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更好的统筹陆地经济与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自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取得较快发展,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还进一步获批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以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辽宁应该学习借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尤其是青岛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的经验,从而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文奕 《中国品牌》2012,(11):20-23
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这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遵循海陆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集中集约用海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原则。作为全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全省区域品牌发展布局,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到西部内陆腹地,蓝色经济正以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增创全省经济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9.
《商》2015,(13)
山东省作为一个海洋大省,海洋经济的发展对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依据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和原则,对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进行优选,对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做出了选择。得出山东半岛的海洋产业应将渔业、沿海观光旅游、船运以及海洋生物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势产业。最后,提出科学的建议,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张偲 《商》2013,(16):266-26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迅速,在全国的海洋经济中地位日益显著,对于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受到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利用低效、海洋产业结构失衡和海洋科技创新不足等因素的制约,须进一步探索其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1.
蓝色国土及其海洋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虽然其正蓬勃发展,但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退化,立法尚不完善,海域使用管理混乱和发展无序等诸多问题。如何确保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蓝色国土"基业长青,将是阐述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了建设“海上福州”,实施蓝色发展战略的意义,全面分析了“海上福州”蓝色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以及实施蓝色战略的措施,一是制定和实施“海上福州”蓝色发展战略行动方案,二是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三是改革海洋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海洋旅游业是海洋产业中的重要一支,与海洋石油、海洋工程并列为海洋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以阳光、沙滩、海水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体育活动和疗养活动等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海洋旅游按活动范围可分为海滨游、海上游、海底游、远洋旅游、海岛游,按活动内容可分为海洋风光游、海洋生态游、海洋文化游、海洋度假休闲游、海洋运动娱乐游、海洋健康疗养游、海洋购物游等。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0月28日,2011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青岛召开。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再次以蓝色为由头,以业界的智慧为笔墨,描绘着未来的蓝色篇章。两年前,青岛以蓝色经济引领未来为主题,举办了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旨在探讨蓝色经济的内涵,以及中国和全球发展蓝色经济的现状和方向。两年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蓝色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论坛主题已不再只是对蓝色经济宏观层面的解读,而是对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环境保护、区域经济合作以及金融资本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的更具体阐述。正如此次论坛主持人、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所言,对蓝色经济发展的多学科领域的探讨,说明了发展蓝色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技术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问题,而更是一个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最新的前沿科技的综合体。透过本次论坛的议题涵盖,记者发现,蓝色经济作为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只需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推动,它也需要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并重,蓝色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融合,以及金融创新的服务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自汉代建立起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以中国古都长安为起点,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千百年来成为连通东西方的重要“交通走廊”,频繁地进行和平的航海贸易,促进了相关国家的相互交流。海洋经济居首在中国官方提出的多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合作倡议中,加强海洋经济合作,打造海洋经济合作伙伴经济网络居首。十八大将“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6.
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展对话以来,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已从最初的渔业合作逐步扩展至海洋经济、海上联通、科研环保、海上安全、海洋人文等领域。目前,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遭遇着挑战。探索中国—东盟海洋合作的新路径,不仅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中之重,也是增强中国-东盟政治互信,稳定周边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7.
吴秋雨 《中国市场》2012,(15):125-127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4月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烟台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之一,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对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对烟台市发展蓝色经济存在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烟台市的实际特点,提出了烟台市发展蓝色经济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8.
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实现海洋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是福州打造“蓝色引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作为"蓝色国土"的海洋几乎蕴藏着人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文章首先对与海洋经济有关的海域、海洋经济区域、海洋资源、海洋产业等基本范畴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展海洋经济对于宏观经济突破结构性的流动性泛滥、资源"瓶颈"和就业形势严峻的立体性约束,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白雪松  常旭 《商场现代化》2007,(9Z):230-231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许多沿海国家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有力的战略支撑点。河北省作为我国主要沿海省份之一,必须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把我省建成海上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