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外交,作为新型外交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国际形象。日本动漫外交作为日本文化外交的组成部分之一,帮助日本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文化外交应该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学习日本的成功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机制,以此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商》2015,(46)
发展对外文化战略是我国现阶段外交的一大重要策略。是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同等重要的发展策略之一。是当前对外文化交流现状和战略机遇期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保障文化安全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军事等实力的提升,快速的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成为了这一阶段必不可少的重点之一。通过文化外交的策略,让人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促进中国的外交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国的对外文化战略必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鼓励相互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世界繁荣为目标,坚持弘扬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郑延巍  黄凯 《商》2014,(38):55-55
公共外交的发展事关中国在世界公众群体中形象的塑造,事关舆论环境的构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文化软力量在公共外交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本文从文化软力量角度分析中国公共外交存在的不足,并从文化角度,对新形势下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走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叙事理论为基础,研究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探讨公共外交叙事介入国家形象建构的可行路径和实施策略。文化认同、跨文化认同、综合国力及其派生出的政治经济关系是决定国家形象建构结果的重要变量,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产生偏差的根源是内外有别的文化认同,基于公共外交叙事完善自我文化认同、建构跨文化认同是塑造正面国家形象的理想路径。实施策略包括宣扬具有普世意义的本土价值观、搜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通点、遵循由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文化元素推介路线、熟悉国际文化传播规则做好故事传播等。  相似文献   

5.
杨方圆  陈义 《消费导刊》2009,(16):231-231
近年来,中国软实力成为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视角。"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自身吸引力,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威胁或经济制裁,以实现自身发展的非物质力量。本文将从文化外交、多边外交、对外援助政策三个维度论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2007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温总理引用了管子的"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表明了中国愿与日本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管子的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协和万邦"的和平外交理念,折射出了中国外交文化理念的传承性。"协和万邦"的外交理念始终融入到新中国的外交实践活动中,对新中国的外交工作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极大地拓展了我国的外交空间。如今,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条件下,这种外交理念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金庆星 《商场现代化》2005,72(24):225-227
随着国际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对外交问题的研究逐步突破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视角,从文化的视角去阐释国际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独特的地缘环境和历史进程形成了日本文化的模式,该模式的价值精神赋予了日本特定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他们共同影响着日本的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对外交问题的研究逐步突破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视角,从文化的视角去阐释国际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独特的地缘环境和历史进程形成了日本文化的模式,该模式的价值精神赋予了日本特定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他们共同影响着日本的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  相似文献   

9.
2004年8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接见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会议代表时,公开使用"经济外交"的概念,此后,中国的经济外交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经济外交已经是我国和平与发展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从"以经济促外交"进入"以外交促经济"的时代。但是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除了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之外,还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中国政府在实施经济外交时要配合政治外交、文化外交,以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良影响,切实达到中国与世界"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杨宏明 《商》2014,(19):61-61
众所周知,中国的崛起过程中面对着难以想象的结构性压力和挑战,同时长期存在着政治与意识形态鸿沟。这样的外交难题在处理与周边各国的领土争端问题时更加凸显。面对这样的外交难题,我们首先需要再一次审视我们的外交,找到外交中需要提升的相关实力。在今天,我们在外交也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做到外交创新。因此,大力开展公共外交的理念便应运而生。本文将通过对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外交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的分析,来探究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崔西平 《中国市场》2013,(41):196-197
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外交是伴随着中国第一批具有近代外交素质的职业外交家而成型的。自1840年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大批中国留学生,他们怀抱振兴民族的理想,学习西方先进理念和科技。这其中,许多人在回国后进入外交领域,在中国近代对外交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外交纵横捭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在十余天的欧亚大陆之行期间展开如此密集、频繁的首脑外交活动,不仅标志着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正式登上国际外交舞台,而且通过这一系列双边和多边的外交活动和宣言,展现  相似文献   

13.
张静 《商业科技》2008,(17):16-16
2004年8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接见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会议代表时,公开使用“经济外交”的概念,此后,中国的经济外交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经济外交已经是我国和平与发展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从“以经济促外交”进入“以外交促经济”的时代。但是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除了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之外,还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中国政府在实施经济外交时要配合政治外交、文化外交,以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良影响,切实达到中国与世界“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推动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承认的外交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基本成形,一个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绝大多数西方仍以冷战思维为导向,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国通过首脑外交、商务部主导的经济外交和行业的参与等外交努力,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或行业局部的市场经济地位.由于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外交部的职能作用,尤其要重视总体外交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平衡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家论语     
国际部改版工作一要立足于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重大外交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报道。二要立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着力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三要立足于培育树立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国际报道和版面要向着严谨、受人尊重的方向努力,体现庄重、严肃又不失灵动的品位,体现大报的“格”。要增强国际报道的权威性,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正前所未有的进入国际视野,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开始推行公共外交政策。本文认为,在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风生水起之时,我们应当认识到提升文化自信,是公共外交事业发展的基础,应当成为公共外交事业展开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纷繁复杂,外交战略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该文仅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说明,金融危机对我国是机遇也是挑战。从历史分析各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表明我国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周边环境决定我们必须既要巩固“周边外交”同时也要加强“泛周边外交”。冷战虽已结束但西方的和平演变并没有结束,对此我们要不断提升软实力,增强我国的文化感召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外交越来越多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参与作用,既从传统中汲取有益思想,又遵从乃至创立现代国际社会游戏规则。文章旨在回溯中国外交历程,分析周边外交实践,并就下步挑战提出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9.
“911”之后,公共外交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之前美国垄断公共外交的局面已被打破。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利用这一手段,为国家利益服务。在这一领域,中国虽然刚刚起步,但也已有所作为,除一般性的媒体、网络之外,还借助重大庆典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公共外交,并注重发挥海外华人的优势作用。当然,中国在公共外交的开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不懈增强软力量并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吸引力,继续重视对海外华人的公共外交,才能在这一年轻的外交形式方面更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外开放新阶段,中国在外贸领域面临着外贸战略转型、外需低迷与劳动力成本上涨并存、贸易摩擦增多、WTO多哈回合谈判受阻等诸多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应该尽快制订贸易外交战略。贸易外交战略是国家用于谋划贸易外交全局、指导与协调各贸易外交主体开展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的总和。贸易外交战略服务于外贸战略,并接受外交战略的指导。中国应通过发展广泛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关系实施自身的贸易外交战略。在地理区位的选择上,亚洲仍然是中国区位选择的重点。此外,还应在金砖国家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积极发展中非贸易与投资关系,扩大对欧美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