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四题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及目标的分析,本文从建设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钱用到哪里,农村富余劳动力往哪里去,农村自身怎么办等4点出发,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本文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贫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是生产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村干部。  相似文献   

3.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转型已经基本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需要将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农村社会发展作为优先领域;将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农村发展的公共支撑体系、强化农民工就业发展的公共支撑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需要强化的支柱。  相似文献   

4.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与对策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科技兴农”,涵盖农民、农业、农村“三农”全部范围,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要求的始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竭动力。以科技培训为先导,全方位塑造新型农民加大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加大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确保农村教育的稳定,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位农民都能受到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根本措施。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培训组织。要加快建立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健全的培训制度,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宣传党…  相似文献   

6.
王献凯 《农村经济》2006,(9):120-121
本文通过对广元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和重大举措,并就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企业发展路径的新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提高,解决农村就业问题从而提高农民收入都有重要意义。尽管近年来乡镇企业在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等层面发生重大的变化,但其作为农村二、三产业主体的本质特征没有变,其与“三农”的天然联系没有变,在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指示精神引领下,乡镇企业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乡镇企业从改革开放初期经过近20年的粗放式发展以后,乡镇企业开始面临“增长的极限”,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头渐渐趋缓。这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新途径。邓小平作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直关注中国落后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且形成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思想。特别是四个现代化之一的农业现代化,邓小平对此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因此探索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能够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经验借鉴及其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新土地股份制:求解"三农"问题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的出路在哪里?在于以土地为中心的制度创新,新土地股份制放弃了以往在设计土地制度时的单纯经济功能追求,其以触发城乡同质的经济生成机制为突破点,通过系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功能机制的发挥,可望以最小的改革成本、最大的收益预期,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促成"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从而建立起条求解"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全面把握"两个趋向"加快海西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湘 《农业经济》2006,(8):20-21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指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十一五”将成为具体落实“两个趋向”相关政策措施最为关键的5年。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海西州实际对深入理解、全面把握“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特别是对于推进海西新农村建设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这是中国农村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厦门的“三农”问题,在农村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为经济特区,更要加强探索,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行试验和示范带动作用。既要融入全局,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贵州省雷山县"十五"期间农村经济情况以及"十一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对以建设新农村思想为指导谋求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实现我国农村三大战略转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量减少农民。确定中国今后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能仅满足于这种表层的物质需求,而要着眼于解决带根本性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了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城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要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地区农村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欠发达。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能源、交通、农村经济、人口转移及农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高效利用农用地;发展包括生态农业及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以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农村人口;开源节流,开发多种能源;建立农村卫生饮水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只有不断深化对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我国农村又一次深刻的社会经济大变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中的体现,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我们也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行动纲领,也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为“三农”工作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社会各界迅速行动,在全国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讨论和建设的热潮。从本期起,我们新推出“新农村建设”栏目,及时报道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新典型、新做法、新经验,如实反映农村中出现的新风貌、新气象,总结建设和发展的规律,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无锡市确立了新农村建设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社区整洁、管理民主”的主导思想,在《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活动。并明确了二十八项量化指标,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居住集中化、农民知识化、保障社会化、民主法制化、环境生态化”为目标,以华西村等六个现代化建设示范村为榜样,规划到2010年,全市将有三分之二的村、镇达到示范村、示范镇的各项指标,在省内率先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