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英时与“儒家资本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英时一直被认为“儒家资本主义”思潮最有代表性的持论者之一,而他对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的研究,也在这种理解之中被反对者认为研究了一个假问题。实际上余英时与流行的“儒家资本主义”思潮在方法论上有不小的歧异,他们理解的“历史解释的限度”是完全不同的。从这种歧异中我们可以窥见“儒家资本主义”思潮流传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只有“历史哲学”而缺乏历史实证。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等老一辈革命家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对新中国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初步探索。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五种主要的经济成分,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过渡,对新中国建立后恢复和发展生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在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问题上,刘少奇同志进行过深刻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的创造性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经济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也具有珍贵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孙中山关于“大实业”资本归国家所有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的“大实业”资本归国家所有的思想,是他的“节制资本”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发展“大实业”国家资本既可以抑制私人垄断资本的弊端,又可以增进全体国民的福利,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公平。他还认为国家政权的性质对国家资本的功能定位十分关键,并且把他主张的大资本国有制和清朝政府的国有制作了严格的区分。孙中山的大资本国有理论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经济观点,既具有科学的预见力和合理的成分,又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对我国当前国有经济的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思想史角度看,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构成了西方财产权思想的来源及哲学基础。近代欧洲社会确立私人财产权利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一进程体现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但是,私人财产权不是永恒的而是一个历史范畴。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生产关系分析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私人财产权制度的进步意义与内在矛盾。用马克思的财产权思想和方法剖析当代资本主义财产权结构和财富差距时我们看到,资本主义财产权的核心实质是资本强权,分配的不公源于财产权占有的不平等。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评和对未来社会公有制的构想中,包含了他深刻的财产权思想:一是财产权的正义公平,二是财产权与人的发展,三是社会和谐与利益均衡。这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产权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的“两个平等市场理论”是在冷战环境下形成的,它过分夸大了资本主义体系的内部矛盾和危机的程度,否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其结果使社会主义国家在外部封锁的情况下走向自我封闭。它的历史告诉人们: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中,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地位是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论述引人注目,是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即使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他仍提出过“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当前,就毛泽东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进行探讨,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8.
国民经济恢复后,国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利用、限制”转向到以“改造”为主.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贵州也加强了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在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中通过扩展公私合营,在商业中主要通过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取代私营商业的形式进行改造.最后通过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消灭了资本主义,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系统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已经指证了经济全球化的存在。他认为,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即一方面它是生产社会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扩张过程。但是,“世界历史”与全球化具有同质性,并不意味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概念,而应该属于不同层次的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属于历史现范畴,全球化则属于具体的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0.
“五四”前后,社会主义思想得以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落后的中国显示出非凡的生命力,赢得广泛的社会同情与欢迎,是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相适应的。反过来,它们又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更进一步的认识,以致对于社会主义继承于资本主义并超越资本主义的理论内容鲜有深究。这些都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层反省的思想课题。  相似文献   

11.
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和影响,具有大量可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使用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穿插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教学法等方法把天津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有利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在选择历史文化资源时要围绕教学目的,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为第一标准,突出文化资源的典型性契合性,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性质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年代以来日益增长的经济全球化,其实质是资本日益扩张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态势--现代化的替代方案.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是相悖的,二者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与冲突,既“融入“于全球化,又不“销蚀“于全球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难题.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则是当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人早在中共三大就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到了中共七大,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广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并为全党所认同。这一重要的指导思想不仅为当时即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亦对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健 《全国商情》2005,(7):7-10
本文考察了清末的两次制度变迁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和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而指出杨小凯教授以"洋务运动"为案例,对"为什么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不能发展到现代资本主义"分析的偏颇.本文通过对私人自由企业进行第二次制度变迁失败原因的探寻,揭示了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不能发展到现代资本主义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外资经济对清末中国经济的控制,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外资经济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和制度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 凯恩斯与亚当·斯密、马克思并称经济学界的三大伟人,其经济理论是以经济萧条为背景的。在凯恩斯以前,西方国家主要奉行平衡预算的健全的财政政策。而凯恩斯在对30年代资本主义失业和危机这种病症进行“诊断”后,指出病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他认为,就业量与国民收入量均决定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水平与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29个省(市、区)1997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就公共资本对私人部门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空间面板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即使考虑到邻近地区经济增长的外溢性,中国公共资本对私人部门的经济增长仍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果证实了中国公共资本对私人经济的“挤入效应”,也说明中国经济不存在“国进民退”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使人们对于“资本主义”产生了模糊认识。重申“资本主义”的基本含义,本质特征及其历史性质,是我们“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逻辑起点,也是分析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陈豹隐是《资本论》第1卷第1分册中文版的首译者,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播的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陈豹隐1933年出版的《经济学讲话》绪论部分的经济思想中,陈豹隐认为:经济学是其他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产关系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在经济学的抽象分析法中不存在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区分,研究中国经济需要有中国的经济学说。这些认识不仅闪烁着民国时期学者的智慧光芒,而且对于今日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也是不无启迪和激励的。  相似文献   

19.
许兰菊 《全国商情》2009,(23):133-134
必须坚持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指导中国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曾经强调的,认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求我们在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精神实质,而不纠缠于其具体论断、个别词句,要求我们要时刻注重对实际的调查研究,同时也要求我们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资本主义”这一概念进行了清楚的界定.他们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只是一种经济形式或经济成分,而不是一种发展模式.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发挥不同的作用.西方少数学者为中国等新兴国家贴上“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其目的是为新兴国家的发展制造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