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元 《上海质量》2004,(9):64-6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这颗昔日的东方明珠,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申办2010年世博会成功,确立了“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风云变幻的2002年见证了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风光无限,目睹了中国入世后的全方位改革开放。中新社评选出2002年度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为您梳理这一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年”。一、GDP首破10万亿元大关中国入世第一年,中国经济跃上新台阶:GDP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意味着中国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左右;年增长速度达8%左右,中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量加重。二、中国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12月3日,中国上海赢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标志着中国的繁荣稳定再次被世界承认。上海获“经济奥运会”的主办权,中国…  相似文献   

3.
笔作为一个外地投资,走进上海这个大都市的时候,为上海的经济繁荣发展面貌感到兴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某某经济城的招商横幅;翻开上海的报纸,也可以见到连篇累牍的经济城招商广告。而在外地,几乎没有见到这种现象。为此,对于这种现象引起了笔的兴趣。经济城究竟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它究竟经营什么?笔走访了一家经济城。经过了解,原来经济城专门为欲申办公司的人经办验资、申请执照等事宜的一种企业。接下去,笔试着向某经济城申办一家公司.  相似文献   

4.
明天会更好     
骏马奔腾,谱就华章;灵羊起舞,欲展新猷。藉此新春佳节之际,本刊全体同仁,向奋战在改革开放第一线的各路英豪,向关心、支技本刊发展的读者朋友,致以深情的春天的祝福。回首2002年,我们心潮澎湃。2002年,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重要年份。在政治经济生活中有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召开了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二是继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之后又取得了在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成功。党的十六大,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批准了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饭店业竞争主体不断增多,竞争程度不断加剧。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主办权、广州成功申办2010年亚运会等背景下,中国饭店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饭店集团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成为行业内备受关注的焦点。SWOT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率先采用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方法,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  相似文献   

6.
陈军 《企业经济》2007,(11):86-88
申办奥运会的过程是对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考核的过程。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我国政治活动的一次重大胜典,也是我国经济生活的重大机遇。奥运会不仅是世界体育盛会,也是世界经济大舞台。中国将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全面实施奥运经济战略,加大体育营销力度,以寻求更多赞助商加盟,增加体育产业的产值。国内企业也应充分意识到体育产业的市场潜力,设法加强消费者与体育及产品品牌间的互动关系,推动全国的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举世瞩目的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花落上海,它不仅属于上海,更属于中国。从2008年到2010年,两年间,奥运会和世博会在我国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必将成为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超级引擎”。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斯赛塔莱斯认为,中国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将会极大地促进上海等沿海地区以及广大内陆地区的发展。那么,世博效应到底有多大?  相似文献   

8.
2003年,广州、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商业活动已经非常频繁和兴旺,加上北京申奥成功、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多项利好消息的刺激,我国商业市场的效应开始得到释放,对于商业地产的需求也将继续扩充。由此可见,商业地产在中国市场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陈升 《中国审计》2004,(12):24-26
长江三角洲是由沪、苏、浙三地15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复合型区域,现已形成北起扬州,西至镇江、南京,中经苏州、无锡、常州,东抵上海,南达杭州、嘉兴、湖州、绍兴,以上海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态势。这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就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而言,长江三角洲区域正进入新一轮更高层次的发展———经济一体化的门槛。尤其是2002年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标志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世博会场馆、交通、城建及旅游业的建设,都离不开长江三角洲地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上海经济持续发展两方面阐述了推进上海标准化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世博会申办成功为上海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文章还从企业自身科技创新动力、技术人才队伍和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三方面分析了影响上海技术标准水平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是世界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肯定,也是历史赋予中国的巨大机遇。从1984年美国洛杉矶开始,奥运会已经显示出对地区经济的强大拉动力。之后,随着国际奥委会对奥运内涵的充分阐释和主办城市的深度挖掘,奥运会又逐渐凝聚了深厚的化内涵,成为主办城市和主办国向世界展示自我形象的舞台,而且这种展示往往开始于申办阶段,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成为世界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采购中心。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一项调查测评结果显示,外国人士对上海城市生活环境的总体顾客满意度为71.63,比2002年第一次测评结果提高了6.4%.在去年2月至3月的那次调查正值上海人民积极申办世界博览会,今年3月至4月的这次调查则是在全市人民积极开展"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的热潮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推进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在上海和我国今后的发展中已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新世纪的最初20年,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GDP总量将达到35万亿——40万亿元。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是,能否同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则既取决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进展,也取决于我国各地区在经济上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即取决于我国经济推进区域化和一体化,提高全国综合国际竞争能力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世界局势变幻不定。世界经济发展遭遇到近20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步伐进一步放缓。而中国却在这一年里书写了“十五”计划蓝图的员好开局,经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就;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望比上年增长7.3%左右,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完全能够达到。而且,北京申奥成劝、APEC会议在上海的圆满举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大事使得世界瞩目中国,为中国经济的员好表现喝彩──中国经济真可以称得上是一枝独秀。未来,我们期待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真正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孙彩红 《活力》2011,(5):121-121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The world Exposition Shanghai China 2010)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个世界盛会。举办世博会是上海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将大大推进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世博会已经经历了150多年.而上海世博会将成为在我国、也是在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  相似文献   

17.
世界城市的崛起和上海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城市的崛起和上海的发展宁越敏当前,世界城市化进程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趋势是世界城市(worldcities)的崛起。所谓世界城市,在我国通常称作国际化大都市,它是协调和控制全球经济活动的中枢,也是国际性的政治、文化中心。近几年来,我国已有40...  相似文献   

18.
姚锡棠 《上海企业》2003,(10):35-36
积极推进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在上海和我国今后的发展中已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新世纪的最初20年,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GDP总量将达到35万亿--40万亿元.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是,能否同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则既取决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进展,也取决于我国各地区在经济上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即取决于我国经济推进区域化和一体化,提高全国综合国际竞争能力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经济界》2001,(2):48-51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艰苦谈判,终于在临近世纪之末,新世纪到来的前夕,中美双方取得了“双赢结果”的突破性进展。我国即将“入世”,上海怎么办?我们认为:要抓紧时间,认真分析“入世”将对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及时制定有利于增强上海的国际竞争力的应对措施,建议如下: 一、要使全市人民形成对我国加入“世贸’的共识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提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  相似文献   

20.
李莉 《上海物流》2007,(1):20-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2001年开始,我国乘用车市场已实现连续6年的高速增长。2001-2006的6年间年均增长36%。2006年汽车市场更是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全年的汽车产销量已经跨越600万辆台阶。从上海来看,“九五”期间上海把汽车工业作为上海经济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今年,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8000亿元,整车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92万辆。到2007年,上汽集团将进一步壮大,将实现年产汽车100万辆,跻身世界500强、自主开发汽车5万辆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