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能源供需现状及能源结构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作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是支持日本经济增长的四大能源支柱.尽管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日本仍然面临着诸多能源问题,包括能源对外依存度高、核电发展面临压力、生产生活领域耗能问题突出、可再生能源计划进展缓慢等.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政策的一系列措施,以应对能源问题和不断变化的能源形势.  相似文献   

2.
正在研究致力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换的日本审议会(首相的咨询机关)之经济构造调整特别部会(部会长:国际电电会长前川春雄)于今年4月3日召开了会议。会上,由事务局经济企划厅对6年后的日本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率做出了测算。测算说:“在调整大体完成的1993年,日本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率(海外生产额对国内生产额的比例)将提高为现在的二倍,为美国及西德的现状的二分之一以下,即8.2%。为此,可以不必担心产业会出现“空心化”。  相似文献   

3.
日本建筑业素有“永久成长产业”和“经济的播种人”之称,是战后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55~1988年,日本建设投资总额从11528亿日元增加到635600亿日元,增长了54倍之多,超过了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日本有关生产和生活的投资(民间企业设备投资、公共固定资产形成、民间往宅投资)的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中小企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仅在1960~1978年中,企业从业人员增加了近1倍,工业产值增加了13倍。战后日本中小企业所以取得了如此迅速的发展,与它建立各种形式的“组合”是分不开的;而在各种组合中最广泛,最有代表性的是“事业协同组合”。“事业协同组合”是根据1949年制定的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法而成立的中小企业联合经营体。它的特点是:在不否定独立经营的前提下,由组合成员共同出资,在生产、加工、销售、购买、运输及金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美国向日本的长崎和广岛各扔下1颗原子弹,原子弹爆炸造成了生灵涂炭、万物俱灭的灾难。然而,事过多年后,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只有神奇的竹类等几种极少数植物顽强地死而复生,再发新株。尤其是毛竹,生命力强,繁殖力旺,生产周期短,易种易管,引起了日本科学家的重视,并开始对竹类植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明治时期日本工业化的组织体制与指导者型企业家周见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进展速度及其最终能否取得成功,在主观方面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政府与企业家。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先天不足,明治维新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变革方式。这使得当时的日本政府有可能充分利用国...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化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通过对欧美农业科技的大力引进和吸收完成了传统农业科技向近代农业科技质的转变,包括近代农学理论的建立、耕作技术近代化、近代生物技术的运用、近代化学技术的运用、农机具近代化、农业科技体制近代化等,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全面发展,为日本近代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较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资源极其匮乏的发达工业化国家,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是支持日本经济增长的四大能源支柱.同时,随着世界能源形势的变化,日本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并取得了较大成就.日本在节能技术及应用等方面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由14个国家的140多位科学工作者参与的青藏高原考察中 ,我国科学家在西藏北部找到了一个超大型锂硼盐湖———扎布耶盐湖。海拔4422米、面积242平方公里的扎布耶盐湖 ,是一个锂、硼达到超大型 ,钾、铯等达到大型规模的新型盐湖。其中 ,锂资源是世界3个超百万吨的超大型盐湖之一 ,含锂品位居世界第一。科学家还在盐湖中发现含锂白云石新变种。盐湖潜在经济价值达1500亿元以上。同时 ,科学家找到了一条适合高寒环境的锂盐湖工业化开发的途径。藏北发现大型锂硼盐湖  相似文献   

10.
一、项目背景介绍 4月27日《参考消息》刊登出一篇消息:日本第一季度从中国大陆进口的新鲜蔬菜比去年同期减少30%,其退回率占总出口量20%左右,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中国大陆出口蔬菜中发现了超出指标2-3倍的残留农药和在日本已严禁使用的农药残余。类似的事件在近一年、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已频繁出现,无疑给我们的农产品出口的生产和销售企业敲响了警钟:使用绿色农药,生产绿色食品已经是势在必行!在这种背景下,杨凌大地生物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以独到的眼光和技术优势,在西北地区率先打响了绿色食品革命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地价之高,举世皆知。战后日本地价一直看涨,尤其是中心城市圈涨幅更是惊人。据日本全国土地机构的统计,1955-1989年日本地价平均上升54倍,东京等六大城市更是上升128倍,大大超过同期消费物价上升5倍、工资上升21倍的速度。70年代以来,日本地价上升明显加快,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科技商报     
刊中报第八十七期本刊编辑部一、国产服装四大差距二、七成居民对电视购物没兴趣三、空气污染殃及孔庙四、汽车电脑开始出现在美国市场上五、火星冰盖面积比原先估计小得多六、日本用发光二极管提高蔬菜产量七、德研制汽车自动驾驶新系统八、日美公司联合开发DVD影碟防盗版技术科学家首次发现青藏高原上空存在"臭氧低谷"通过卫星资料和实地调查,中国科学家最近获得一项惊人发现:青藏高原上空夏季存在一个"臭氧低谷"。科学家发现,从1979年来,中国大气臭氧总量逐年减少。每年夏季6月到9月间,在青藏高原地区上空存在着大气臭氧总量的异…  相似文献   

13.
我们正处在一个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的时代。“信息”正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活动各个领域最普遍运用的概念之一,在过去30年里,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及韩国、台湾、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信息产业,相对于其它经济部门都取得了指数式的惊人增长。整个...  相似文献   

14.
李南芳  王玥 《辽宁经济》2014,(12):58-59
日本成功地走了一条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日本的城市化经验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保障。我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应在政策的引导下,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建设,加强涉及农业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木木 《东北之窗》2011,(Z4):42-43
地震、海啸、核泄漏三大灾难相继袭击日本,让这个已在经济危机中"摇摇欲坠"并缓慢复苏的国家再一次遭受了重创,更让全球为之恐慌。作为当今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经济大国,也是著名的出口大国。这场大灾难多样并复杂,其发生对全球能源市场、世界经济、产业供应链以及金融市场都产生了不少影响。日本经济"余震",波及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一、意大利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企业规模之小都是其它工业化国家不能比拟的,平均工业企业人数仅为4.3人,是日本的四分之一、德国的三分之一,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平均每个企业创造的产值也是位居工业化国家之末.但正是由中小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促进了意大利发达经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面临当前工业化、城镇化新形势下的发展困境,导致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根本的措施在于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坚持在农业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基础上,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纵向一体化,构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8.
西川博史教授是日本知名经济史专家,长期从事日本工业化问题研究以及日本与东亚、东南亚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比较研究。他的近著《日本经济与东南亚工业化》在日本学界颇有影响。由于专业范围涉及亚洲地区的工业化史,西川教授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十分关注并有深入的研究。他曾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来华任教,是日本经济学界最早亲身接触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学者之一。80年代初出版的他的《北京纪行》,也是日本学界最早开始介绍、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本著作。去年暑期笔者应邀访问日本,专门拜访了西川博史教授,就我国当前与未来一个阶段的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等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西川教授热情、坦诚地发表了他对我国经济发展及改革开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日经济规模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主要讨论中国与日本的经济规模比较。在综述了各研究者对中国国际可比CDP 的测算方法和结果的基础上,以1995年为基年用生产法测算了中日的可直接比较行业的双边购买力平价(PPP),并利用三种方法测算了非直接比较行业的 PPP 以得到国民经济总体的 PPP,利用增长率法和 GDP 减缩指数法推算了1996~2004年日本的以人民币表示的 GDP。本文发现至少从2003年开始,中国 GDP 与日本相当,在2004年,中国的 GDP 是日本的1.03~1.11倍。  相似文献   

20.
日本工业化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日本以近100年的时间实现了工业化.主导产业在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更替为工业化不断深入创造了现实基础.而中小企业则是日本工业化最重要的产业组织基础.日本工业化过程启示我们,工业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其发展阶段不可任意超越.目前,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应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合理发展,并积极促进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