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内蒙古城市治理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关键是由于我区在城市治理中重建设轻管理、治理模式落后、治理方式不当、管理下沉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克服重建轻管的倾向,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突破城管瓶颈,疏堵结合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治理的城市治理新格局;整合城市治理力量,强化街道、社区的治理职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年来密集推出的区域规划:特征、问题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产业选择和基础设施建设、轻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治理,重城市规模扩张、轻空间结构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重政府调控、轻市场和企业作用等问题。未来区域规划要把握战略性、引导性、综合性、协调性的基本取向,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同步协调;强化空间格局,弱化产业选择;强调政府引导,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强调科技创新平台搭建;注重各规划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  相似文献   

3.
“现在应该反思一下物流业多年形成‘重供给、轻需求’的发展模式。”这是刚刚出差回京的全国知名物流专家王之泰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此前他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北京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多年的政府投资,已经使物流基地供大于求。  相似文献   

4.
文明城市在改善城市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取中国278个地级市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PSM-DID(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文明城市评选政策对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文明城市”评选活动显著降低了地级市约9.87%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促进了城市环境治理;“文明城市”评选活动可以通过增加科学支出来改善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科学支出在文明城市评选对城市环境治理中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城管式困境,分析了其制约因素,探讨了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转变中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治理的对策.要重构城市基层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治理体系;将以人为本作为城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搞好顶层设计,完善城市治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张恬 《特区经济》2022,(7):35-39
“物业城市”理念起源于城市物业小区的管理实践,提倡以成熟的物业小区管理经验推广和放大到整体城市区域,实现城市治理。本文从中央顶层设计出发,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创新理念,通过深入分析地方城市横琴新区在“物业城市”多元治理主体场景的创新实践,描绘试图用创新打破“城市治理孤岛”的行动路径,通过构建“物业+”城市大脑神经元系统,以实现精准城市治理过程中政府、市民、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融合共治的良序场景,为城市治理理论创新及模式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模式存在的困境分析结果表明,引进政府、社会组织、非政府投资主体、卫生服务机构运营管理者、医护人员和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中心治理是提高其服务效能和保证其公益性目标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础上探索适用于社区卫生机构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构建一种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的有效治理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对咸阳市“空心村”现象的调研,分析了“空心村”问题的现状、产生根源以及负效应,提出适合咸阳市的空心村治理模式:城市周边区域“空心村”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建设中;远离城市区域“空心村”整治,通过人口向中心村“迁移”的模式和村庄内部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具体的治理措施:准确定位,做好村庄的科学规划;深入宣传,加强村民的思想工作;因地制宜,灵活筹措整治资金.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发展中政府作用力提升的实现路径,基于“元治理”理论框架,在分析“治理”理论与“元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政府在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建设过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发现政府存在着明显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在此背景下,从型塑政府治理元组织角色、界定各级部门责权边界以及明确市场资源配置地位等五个方面给出了政府作用力提升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10.
该文探讨了政府、企业和环保NGO在淮河污染治理中的结构与作用力.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企业环保NGO之间多重博弈关系,发现污染治理陷入了“囚徒困境”,并基于“永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构建了三大行为主体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模型,以走出“囚徒困境”。  相似文献   

11.
环境税研究的效应发凡及其选择性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徽  周志波 《改革》2012,(3):111-116
自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开展环境税改革以来,理论界对环境税效应展开了深入研究。环境税的研究都是基于特定的市场结构,尤以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研究臻于成熟。市场结构的假设方面更多地考虑经济运行中的各种不完全竞争因素,淡化"双重红利"概念并更加注重考察环境税对环境、效率和公平的影响,强化某种特定的环境税征收方式对政府、企业和家庭的各种影响的"事前预测",更多地从消费者和生产者角度分析环境税改革的效应是环境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of a high-speed rail (HSR) firm when competing with an airline firm in a differentiated transportation market and the interactions with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the context of a Cournot–Bertrand comparison. We find that a standard CSR chosen by the government is lower under Cournot than that under Bertrand when both the marginal cost of HSR and product substitutability are low enough, while a voluntary CSR chosen by the HSR operator is always higher under Cournot than that under Bertrand. We also find that the voluntary CSR could be higher or lower than the standard CSR, depending on marginal costs, product substitutability, and competition modes. We then show that when the government imposes an environmental tax together with CSR activities, both the strategic CSR and environmental tax are always lower under Cournot than those under Bertrand. Finally, we show that equilibrium traffic volumes, ticket fares, consumer welfare, and social welfare are independent of competition modes with environmental tax.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存在的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不足等问题,与税权配置的不均衡不无关系。本文先从市场经济环境及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提出国民税权问题,再从效用论等角度探求国民税权配置的经济学标准,最后从国民整体税权和国民个体税权两方面探索完善我国国民税权配置的实现机制。财政是市场与政府妥协的产物,税收制度是解决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财产关系的制度。明确国民税权,探讨税权在国民和政府两主体间的均衡配置,将有助于当前的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张凤莲 《科技和产业》2007,7(6):87-90,F0004
我国目前存在的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不足等问题,与税权配置的不均衡不无关系。本文先从市场经济环境及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提出国民税权问题,再从效用论等角度探求国民税权配置的经济学标准,最后,从国民整体税权和个体税权两方面探索完善我国国民税权的实现机制。财政是市场与政府妥协的产物,税收制度首先是解决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财产关系的制度。明确国民税权,探讨税权在国民和政府两主体间的均衡配置,将有助于当前的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浅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的不稳定性使得整个经济环境出现了诸多潜在风险。这对于企业而言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采取策略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优化日常管理规划工作,在市场风险中度过危机是税务风险管理的根本目标。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研究了企业实施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welfare effects of capital tax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with and without a government spending constraint or international tax credits. This analysis delineates the intricate linkages of the two policy measures to both private income and government welfare. Loosening environmental control leads to more capital tax revenue for the government. The optimal capital tax rate may be of any sign, depending upon the ranking of the weights of government objectives and private utility. The same criterion also applies in determining how stringent the optimal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should be.  相似文献   

17.
沈婧 《特区经济》2009,(2):217-218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税收流失"这一由来已久的现象再一次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人们面前,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点。税收流失不仅造成经济运行秩序的紊乱,破坏了公平竞争机制,而且造成国家财政紧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甚至威胁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税收流失的经济效应,并在总结我国税收流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In theory, the incidence of a tax should be independent of the side of the market on which it is levied. This principle of liability-side equivalence underlies virtually all theories of tax incidence. Policy discussions, however, tend to place great emphasis on the legal division of tax payments. We use computerized experimental posted-offer markets to test liability-side equivalence. We find that market outcomes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when the tax is levied on sellers as when it is levied on buyers. Thus, we cannot reject liability-side equivalence.  相似文献   

19.
詹正华 《特区经济》2010,(11):16-17
宏观税负的高低,不仅表明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中集中程度的高低,也表明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和财政功能的强弱。合理确定宏观税负水平,对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增强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家宏观税负水平应与其政府履行其职能对财力的客观需求和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考量我国宏观税负的实际水平时,必须考虑事实上存在的视同税收收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Spencer和Brander(1983)提出的第三国市场模型基础上,分析对称市场结构下,行业的研发效率对一国最优研发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他国政府干预其国内企业研发与否,仅当行业研发效率较高(低)时,本国政府的最优研发政策为补贴(征税)。因此,Leahy和Neary(2001)关于研发补贴政策的稳健性同样不适用于一国为寡头市场结构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