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虹口区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纲要》,虹口将形成三个辅助功能服务区,包括大柏树商贸创新服务集聚区、吴淞路四平路高级商务集聚区、提篮桥风貌保护区。此外,虹口区还加快推进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并重振四川北路商业街。按照“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要求,虹口区根据总体形态规划和功能定位,要紧紧做到3个依托:第一,依托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功能定位.我区坚持“两个优先、两个提升”的产业发展方针,实施资源、政策、力量聚焦.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目前,以科教为特征的江湾——五角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初显雏形。南部商业商务区面积已达48万平方米.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累计竣工28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商业企业》2008,(3):9-10
2008年5月4日.本市召开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他说:召开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党十七大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精神,回顾前一阶段本市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上海市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集聚区推进办公室支持帮助下,虹口区委区政府坚持功能建设和项目建设并举,围绕“项目落地、企业落地、要素落地、功能落地”,  相似文献   

5.
《商业企业》2005,(5):12-15
今年年初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依托区位优势,加强规划布局,聚焦强势行业,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要求,虹口抓住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6.
郑超 《商》2014,(8):214-214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调整,而调整的一般方向是“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本文通过分析金融业集聚区的相关理论,利用金融业集聚区的区位熵对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金融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业企业》2006,(1):5-10
2005年12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漕河泾开发区召开上海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专题调研会,市委书记陈良宇,市长韩正,副市长周禹鹏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就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意见和要求,市府副秘书长,市经委主任徐建国在会上作了《关于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情况的汇报》,对下一步集聚区建设作了部署。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胡洁 《农机市场》2008,(8):8-12
都市农业于20世纪上半叶最先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之后迅速向其它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传播、普及和发展。都市农业最初的含义是“都市圈中的农业”,表明发达国家在一些大都市保有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并由市民进行农作。随着都市的发展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仅在市区内的少量土地上进行农作,已经不能满足都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娱乐需要。  相似文献   

9.
浦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坚持以统筹规划先行.按照浦东新区文化发展建设现代艺术中心、现代科普中心,现代娱乐时尚中心、文化产业中心的功能定位.明确了浦东新区“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以政策引领先行.2005年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制定颁布《浦东新区扶持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从资金投入、市场培育、政策扶持等.推动了浦东文化产业在人才和资源方面的集聚。  相似文献   

10.
惠实 《上海商业》2007,(4):60-63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提出要建设面向世界的现代总部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上海西郊商务区·慧创国际总部基地作为上海市政府重点推进扶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它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特征,本文拟对这两方面问题做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购物中心起源于“汽车王国”的美国 1、自古购物就有“中心” 商品生产的出现表明了人类物质交换活动的兴起。商品实物交换需要有进行交易的场地。而这种交易场地往往具备交通运输方便的条件。具有集聚商品功能.有一定吸引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商品集散地点历来就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古购物就有“中心”。购物中心的某些形式实际上已存在了1000多年,如古时候的广场市场、集市和海港商贸区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国许多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然而,集聚区文化软实力建设还未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热点。鉴于此,本文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化软实力提出的背景出发,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对应之策以及个案研讨,以期对集聚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闸北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心城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面对中心城区总体上存在结构同向、资源同类的状况,结合区域交通枢纽发达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提出闸北打造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区的战略构想,以形成闸北与其它中心城区错位和协调发展,推动闸北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和区域交通经济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旨在使闸北的建设,立足上海全局,着眼现代标准,举交通之旗,走商务之道,加快融人上海乃至全国整体发展之中。闸北区交通优势明显,其现代交通商务区的功能建设,必须依托交通这一比较优势,进一步发展交通枢纽商业,从而推进闸北区以交通商务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地方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加快建设和发展功能完善、布局规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使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分析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和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情况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臧元峰 《中国市场》2011,(24):81-95
日本都市(地方都市)在经历了战后经济高度增长的同时,通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区域固有的产业集聚(企业、人力资本、技术、情报、知识等)。这种区域固有的产业集聚经过有效的结合,产生的集聚经济效应,对日本的都市产业发展(都市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观察日本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分析7大都市圈及中心都市的集聚现象,为我国城市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进一步深化对上海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认识 1、推进上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报告和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2、推进上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上海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客观需要;3、推进上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百联集团发挥商业零售业态众多、资源丰富的综合优势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一、利用外资的新特点和引资环境新动向 (一)制造业集聚的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将成为“十一五”吸引外资的重心 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制造业是我国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根据统计,1998年至2002年外商对我国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均超过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50%以上,到2003年这一比重高达72%。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制造业集聚的地区。也是引进外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一是,这一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奠定了外资进入的基础;二是,近年来中央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了政策调整,有利于国际产业资本的进入;三是,由于这些地区各自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的区域工业基础,容易与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形成对接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一、利用外资的新特点和引资环境新动向 (一)制造业集聚的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将成为“十一五”吸引外资的重心 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制造业是我国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根据统计,1998年至2002年外商对我国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均超过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50%以上,到2003年这一比重高达72%。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制造业集聚的地区,也是引进外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一是,这一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奠定了外资进入的基础;二是,近年来中央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了政策调整,有利于国际产业资本的进入;三是,由于这些地区各自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的区域工业基础,容易与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形成对接平台。  相似文献   

19.
建设"集聚区"是武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主要手段,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施产业布局调整的有效动力,也是武汉加快检验检测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武汉具备"集聚区"建设的区位、工业和科教优势,具备"集聚区"建设的基础条件、科研条件和环境条件。"集聚区"建设的立足点是地区现有产业基础和产业布局,着眼点是提高检验检测产业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集聚区"建设应遵循"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臧新  王红燕  潘刚 《国际贸易问题》2008,305(5):109-113
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道国一般会出现地区的集聚现象,农业外商直接投资是否会形成集聚呢?本文对江苏省农业FDI的地区集聚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某些地区的农业FDI存在较明显的国别集聚和产业集聚。文章还对农业FDI的来源国集聚和产业集聚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