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改革走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推进调整改革,应着力于体制和机制创新,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路子;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建立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军工企业市场化改革,深化国防科技的军民融合;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突破口,加快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制改革的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实现国防科技工业服务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强国防科技军民结合,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积极开展军用与民用领域技术的双向转移,以加快科技进步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资源高效配置。本文在分析我国军民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军民技术转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国防工业必须充分利用非公经济的资本技术优势,使其适应国防工业的发展要求,加快国防工业的发展进程,这既是富国之策,又是强军之道.  相似文献   

4.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发展作出的战略定位。文章以通化市军民融合医药产业体系构建为例,探讨军民融合医药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四川省委以"军民融合"为核心强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绵阳市委作出了构建军民融合五大体系的重要部署。游仙区委把"军民融合兴区战略"确立为未来5年发展的首要战略,主动为军民融合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的国家使命。游仙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面临诸多困难。本文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方式,基于对游仙区32户民参军企业基本情况的调研分析,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视角下民参军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军民技术转移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冷战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国家积极开展军用与民用领域技术的双向转移,以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能力。文章对我国军民技术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军民技术转移的路径,希望能对加快我国军民两用技术的转移,促进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庆与世界》2017,(8):25-2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国家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作为我国西南国防科技工业重镇的重庆,建国以来长期致力于军民融合发展,在这一领域有着广阔的探索发展前景。今年全国两会上,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又是强军之策。作业重镇的重庆,建融合发展,在这一展前景。今年全国委员提交联名提案  相似文献   

8.
美国军民融合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即二战后期开始的大规模军转民、朝鲜战争后的转产与调整、越南战争后的转产、冷战结束后的军民一体化。美国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与政策特点是:高度开放的国防生产体系;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国防生产科研;采用商业惯例、规范和标准;促进国防科技的民用化;尊重和保护私营企业的智力成果;优先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美国军民融合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是:需要建立包容开放的国防科研生产体系;强调通用的标准和规范,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遵循市场规律,探索采用市场经济方式。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国防工业从国家战略上重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大力推行军转民政策。尤其在军事航天装备上,更是体现国家从战略高度上的重视和一系列政策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循序渐进的改革以及在军工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军转民协调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军民融合不断深入化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建设与军民融合有效发展,能够对国家军民融合战略进行有效落实,并且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于产业园区建设与军民融合发展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发展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应有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变迁是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国防科技工业的制度变迁分为经营制度变迁、产权制度变迁和管制制度变迁三类,并分别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制度变迁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个制度因素对于国防军工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军民一体多元化发展代表的经营制度变迁、非国有资本注入代表的产权制度变迁对军工企业绩效产生了正向影响;技术因素或者技术变迁对国防军工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为正,但并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的结果从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军工企业资本化运作、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以及完善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动国防知识产权转化应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的有力举措。国防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碎片化和滞后性已经难以满足成果转化的现实需求,军地分离的国防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已经制约到国防科技的创新发展。国防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管理体制不相协调、互相制约是两者不能有效协同的根本原因,需要通过健全法规体系、明晰主体权利义务、加强军地协同管理和提升转化效率来实现法律体系与管理体制的有效协同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战略方针,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在南京军民两用科技示范园的倡议下,2008年4月17日,于第八届重庆高交会会议期间,重庆茶园新区东港工业园、南京军民两用科技示范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转化中心、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研究中心5家单位共同建立了中国军民两用科技产业园区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旨在促进全国各地军民两用科技产业园区间的工作交流、资源共享、互惠合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军民融合之“三制”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军民融合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军民融合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本文借鉴现代应急管理的“三制”(即体制、机制、法制)体系理论,首先从体制、机制、法制三个维度简要梳理我国军民融合现存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国情军情,重点对军民融合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优化设计,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和实施路径,并对现有法制法规的健全提供思路。全文通过系统性地分析“三制”体系框架,力求为军民融合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亲自领导和推动新形势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舰队地处军事斗争准备、维护海洋权益一线,使命任务艰巨特殊。驻地双拥共建传统优良,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明显。军地双方临海而建、靠海而兴,应当强化融合理念,构建融合体系,丰富融合内涵,培树融合作风,双向支撑拉动  相似文献   

16.
统筹军民两个科技体系,在更大更广更深层次配置创新资源,完善军地协同创新机制,既是国家战略要求也是客观发展需要。以陕西航空军民融合产业集群为例,阐述集群概况,剖析其军地协同创新网络形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得到整个创新网络运行演化呈现出S型曲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赵紫佳  曾立 《科技和产业》2022,22(12):93-100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绿色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绿色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具有进度紧迫性、市场导向性、双重导向性以及调控机制的复杂性等特殊属性,需要坚持市场导向来推动绿色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强调市场导向的绿色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内在机理就是要借助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来优化企业绿色国防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面对市场失灵的现实情况,要从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3个维度进行考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无缝衔接,有机融合”。构建高效的绿色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要克服制约因素,加强绿色创新思想引导与目标引领,建立满足市场需求的绿色技术供给体系,推动绿色国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强绿色国防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绿色国防科技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如何更有效开展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是学界研究热点。基于生物学视角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体系构成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双螺旋结构。分析技术进步链和应用创新链两条主链和资金设备、科学技术、国防知识产权、科技人才四碱基进行分析,发现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演化机制是非线性复合过程,最后提出建立合作机制、设立创新平台、健全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际环境复杂变化,新形势下的大国博弈和科技竞争为军民融合战略实施带来新的挑战,构建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快速响应机制有利于军方与民方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国家创新资源的配置,从而推动科技强军和地方经济建设。文章以江苏为例,分析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企业方面的军民科技创新资源情况,试图从园区、人才、金融、产业、平台5个维度构建军民科技创新资源的快速响应机制,为实现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快速响应国防需求,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如何有效推进军民集成创新是我国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根据企业创新能力博弈分析,军民企业选择集成式创新是“竞合”博弈的最优结果。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构建军民集成创新结构与功能模型和以军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军民集成创新复杂系统模型,结合定量分析,探讨军民集成创新系统有序演进的基本条件;最后,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给出有利于我国军民企业集成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