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说来真巧。大年夜上午我专访了公利医院院长张慕洁和他的同事们。虽然对公利医院采访的材料已很丰富了,可我总觉得还想采访一些病员。恰逢过年,专访稿子还未完成,我女儿却病了。那天半夜,她突然又吐又泻,而且头痛、腹痛。深更半夜,突发性的病情,使我急中生智,打电话叫来强生出租车,找出公利医院张慕洁院长的名片,让驾驶员按名片上地址急赶该院。驾驶员知道孩子上医院,一边加快车速抄近路,一边安慰说“这家医院蛮好格,勿要急,马上就到。”“你怎么知道这家医院蛮好?”我有些奇怪。“晓得,晓得,伊原来是洋径医院,前几年老破…  相似文献   

2.
责任心     
《民营视界》2006,(3):34-34
也许你也知道这样一个故事。 1920年,美国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说:对过失负责。可他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还给了父亲12.5美元。  相似文献   

3.
严烁 《中国经贸》2009,(21):58-59
致富路一:影视作品利润2000 万早年《福布斯》公布他的年收入为1300万元时,曾有记者就此数字与赵本山交流过,他笑着说“我就能赚这点钱吗?”随后,他又补充道:“说实话,我究竟有多少钱.我自己也不知道。”赵本山的确具有许多演艺明星不具备的长远眼光。当许多明星上过央视春晚后就到处走穴赚钱时.赵本山却凭借着春晚这个平台的影响力,另辟蹊径,搞起影视剧来。  相似文献   

4.
他先用日语叫我,看我没有反应,马上改用朝鲜语向我打招呼,看我依然冷淡,他便用英语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这一幕发生在世界闻名的印度卡查拉胡(Khajuraho)庙区,对象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每天穿梭在游人中招揽生意,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这位少年名叫阿兹,虽年仅14岁,但却有着40岁的世故,尤其是当他做起生意时,那种商人的口吻更是叫人难以相信眼前的孩子只有14岁。本来,像阿兹这种年龄的孩子,应该呆在学校里学习只有对错之分的数学才是。“来看看,Lookingisfree.”“这个太大,OK,我们有…  相似文献   

5.
晋文公领兵出发准备攻打卫国,公子锄这时仰天大笑,晋文公便问他为何仰天大笑,他说:“我是笑我的邻居啊!当他送妻子回娘家时,在路上碰到一个采桑的妇女,便按捺不住就去和采桑的妇女搭讪,可是当他回头看自己的妻子时,发现竟然也有人正勾引着她。我正是为这件事而发笑呀!”  相似文献   

6.
1998年6月6日,国家卫生部授予溆浦县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世界卫生组织授予溆浦县人民医院为“爱婴医院”。人们知道,溆浦县人民医院能获此荣誉,是多么来之不易啊。这里凝聚着院长陆治新和他的领导班子及人民医院几代人的艰辛奋斗和全部心血。淑浦县人民医院创建于1949年9月,建院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经新老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辛勤耕耘,使医院逐步发展为今天拥有设施先进、配套科学的三层门诊大楼和六层住院大楼及办公楼、住宅区,拥有固定资产2500余万元,在职干部职工460余人,其中高、中级…  相似文献   

7.
当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来电话让我去一趟.说我的血液出了点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认时.我已经基本上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2003年3月,我最后次在河南郑州作了免疫系统检测,我被“终审判决“为HIV阳性。我绝望了,还有没有前途?我不断地问着自己……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6,(13):19-20
上周四,我乘火车去上班,与对座的人聊了起来。闲聊中,我知道他在一家伦敦的制药公司搞药品开发,当听我谈起在中国采访时发现许多普通中国人看不起病、买不起药时,他大为惊讶:“我对中国医疗制度的惟一了解是,中国城市医药免费,农村也有赤脚医生。”我纠正他说:“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相似文献   

9.
一看见“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这个大名,不用猜,就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当我走进它的大院,走进用库房改建的几个办公室,走进层高达到3米的办公搂时,我还知道了,这个所肯定有四五十岁了。对于这样一个国有单位,人们很自然地想问,它现在怎样?它肯定是“活着”。但,活的勉强,还是好?  相似文献   

10.
高原 《走向世界》2014,(34):28-29
尼采说过:“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在青岛,当我想用一个地方表达这里的动感魅力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2014青岛世园会。在青岛世园会的园区里,除了零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生动与纯补,我们与科技的距离也将被重新定义,因为各大场馆武装到牙齿的科技利器,一定会让你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1.
谈起本职工作,肖院长津津乐道在中国政法界,肖扬以意识超前、大胆改革而闻名,任职广东检察院时,他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群众举报中心,第一个反贪污贿赂局。在任司法部长时,他建立了令自己颇感欣慰的中国法律援助制度17出任最高法院院长后,他推行庭审公开等一系列改革。在这位61岁的中国首席大法官身上,充满了长者的宽厚与智者的敏锐!退学北上的客家少年作者:您当初是如何走上法津道路的?肖扬:我在广东惠阳高级中学念高中的时候,因为惠州距台湾、香港很近,有很多“敌特”在那里活动,学校就选择一些学生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学校秩…  相似文献   

12.
连续下了一个多星期的雨,难得碰到多云转晴的好天,一大早,我就急匆匆赶往华东医院。院子里挤满了车。正巧,我在电梯口遇到了要采访的院长王传馥。问起他,院子里一直都很清静的,今天怎么有这么多汽车?王院长告诉我说,这几天,正逢一批老干部定期来院检查,所以,忙得院长也亲自出马。我问王院长能否给我半小时的采访时间,王传馥说,采访什么  相似文献   

13.
王永庆,这个在台湾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既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也没有高深学历,但他成功了,他被人们称赞为”塑胶大王”、“台湾经营之神”。 盆困的家境 王永庆1917年出生在台湾省台北县新店山区一个贫苦的茶农家里。父亲王长康是一位朴实的小茶商。童年的王永庆常常处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境之中。由于家境贫寒,王永庆到7岁时,还不知道穿鞋走路是什么滋味,每天往返学校路程有20多公里,他都是赤脚走过来的。除了上学以外,年幼的王永庆有空还得帮助家里做事,像挑水、养鸡、放牛等,为父母分担忧愁。15岁时,王永庆只身…  相似文献   

14.
画面中的这个孩子名叫杨清,今年13岁了,是趁着放暑假从贵州凯里到湖南长沙来看妈妈的。长沙的夏天热坏了小伙子,这几天一直高烧不退。妈妈是靠给别人擦皮鞋为生的,懂事的他知道去医院药费很贵,就提出到立交桥下面来吹风:“妈妈,这里凉快又通风,没有家里闷,吹吹风我头就不痛了。”杨清今年来长沙一个多月了,也没去什么地方,每天就跟着妈妈走街串巷地擦皮鞋了。“这也算是‘长沙一日游’吧!”妈妈苦笑着说。  相似文献   

15.
了解陈天桥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很顾家的人,礼拜六日基本上不工作,就陪着太太和女儿,在生活上非常保守。但当我问陈天桥这个好男人,情人节会送给太太什么礼品以及如何过情人节时,他笑的很开心:“我现在还没有想好情人节送给她什么,但是一定会送的,而且也会送给我的女儿。在我和她的眼里,情人节怎么过都无所谓,那只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只要家三口能在一起就很开心。不过,情人节又给了我一个和妻子、女儿呆在家里的理由,还是很不错的。”陈天桥的话里透着令人羡慕的甜蜜。陈天桥说妻子的支持是他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浦东新区法院自1993年建院以来,一直担负着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司法保障重任,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为此,笔者专程采访了浦东新区法院代院长沈志先同志。今年46岁的沈院长,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在回顾六年来新区法院已走过的路程时,他显得既平静又充满自信。他说,浦东新区法院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法院,自建院伊始,就牢牢把握审判工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和浦东开发开放的大局服务的指导思想,把造就一流的法官队伍、开创一流的审判工作,建设一流的新区法院作为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法院成立六年以来,共受理各类…  相似文献   

17.
一个烟雨蒙蒙的午后,与仁济医院院长朱明德教授相约,我和我的伙伴驱车去仁济医院新院东部采访。雨雾之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那回廊式的红色建筑,虽不高大,却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这使我又一次想到,医院是生命的吐故纳新之地,医生是生命的仲裁者。也是生命尊严的感悟者。 学者院长的雄心   作为一家著名的三级医院的院长,朱明德教授首先向记者表示,他是一个仁济人。从 1961年见习开始,朱明德教授已在仁济整整工作了 40年。在仁济这个生命的大舞台上,朱教授付出了他最宝贵的年华。在这里,朱明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见习医生成长为…  相似文献   

18.
位居台湾富豪榜排名第二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今年已88岁高龄.但他丝毫也没有想到交棒的事。他说:”人活一天就做一天.工作就是我的生命。”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能把一个诺大的企业经营的如此成功.充沛的精力无疑是他得以驾驭工作的根本保证。但王永庆毕竟年近九旬,却依然耳聪目明,精力充沛.令人不禁好奇,他究竟有什么异于他人的养生之道?在最近接受台湾记者采访时,王永庆透露了他的养生秘密。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可笑——如果思考又让人不轻松的故事,见于《雅谑》:苏州有一个呆子,年满30岁还是父亲养活他。他的父亲年纪已有50岁了,遇到一个算命先生,推算出此老翁只能活到80岁,儿子活到62岁。呆子就哭了,他说:"我父亲只活80岁,我活到60岁以后,那两年靠谁养活呢!"假如不当笑话听,这故事揭示的正是我们常见的、永远长不大的"婴儿情结","婴儿心态"、"婴儿化生存"。外国情形知道不多,不敢乱说。以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是我与国定贫困县新化特困山区的父老乡亲同餐共宿。摸爬滚打、饱尝酸辣苦甜,流下了汗水与足迹的一年。当我卷起简单的行装即将离开这块熟悉而又眷恋的土地时,人们不知打哪儿知道了这个消息,一会儿,我和另一名工作队员就被男女老少围了个水泄不通。人群中,一位80多岁的大爷拄着拐杖大声喊着:“刘队长,请等一等!”当我凑近吴老大爷时,只见他颤抖的双手捧着一页信笺,断了线的泪珠直往下掉。我毕恭毕敬地接过他的这份“厚礼”,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地用毛笔写着:“脱贫济困展鸿猷,‘十大工程’巧运筹;留得辉煌功绩在,村人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