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企业绩效评价新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绩效评价不仅是企业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而且已成为超竞争环境下影响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绩效三棱镜与平衡计分卡异同点的比较,得出绩效三棱镜是平衡计分卡的扩展,并针对绩效三棱镜的不足,构建了以利益相关者为核心,与财务指标、战略、流程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合约,不断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并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绩效三棱镜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由需求、贡献、战略、流程、能力五个方面构成,成功地将利益相关者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中,形成了环环相扣的绩效循环体系。该体系不仅是一种绩效评价工具,更是利益相关者管理工具。在SZGD公司的应用体现了绩效三棱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企业绩效评价的绩效棱柱法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的商业环境要求企业管理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相联系.然而,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并未全面考虑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员工、供应商、监管者和社区的重要性.近来,一种基于对传统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整合的绩效棱柱法,克服了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不足,把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放在了核心位置,并强调运用能够提供有效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数据的方法,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在介绍绩效棱柱法内容框架的基础上,对绩效棱柱法的创新之处做了探析,并对其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相关者理论自产生以来,其影响日益深远。我国学者从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评价和公司财务目标等方面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展开了研究。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利益均衡机制等基本问题的解决,是解决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困境的基础。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理论自产生以来,其影响日益深远。我国学者从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评价和公司财务目标等方面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展开了研究。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利益均衡机制等基本问题的解决,是解决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困境的基础。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由股东、债权人、顾客、员工、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及程度各不相同.在评价企业经营者绩效的好坏时,仅以股东利益至上为目标,并将此目标作为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的唯一标准,显然是片面和不科学的,在实践中这种以股东利益至上为目标的企业绩效评价方式已经不断显现弊端.国有企业本身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这要求在评价企业经营者绩效时,除了考虑股东利益外,还必须考虑顾客、社区大众、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绩效评价系统,符合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已更多体现为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整体有机组合。只有实现了各相关者利益需求的均衡,企业也才能更加繁荣的发展。所以,构建一套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绩效评价系统,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总体目标,分析了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及其缺陷,进一步提出了提升企业绩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开发》2016,(14):34-35
文章从利益相关者出发,分别从利益相关者的满意、战略、流程、能力、利益相关者的贡献五个方面进行设计指标,构建构建基于绩效棱柱法下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绩效三棱镜(the Performance Prism)评价体系以实现利益相关者综合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追求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和谐发展,从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战略、流程和能力五个透视层面评价企业绩效,对于促进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个全面的、多角度的绩效衡量和绩效管理结构。目前,虽然绩效三棱镜评价体系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但是不可否认我国已经为绩效三棱镜理念和方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创造性应用做好了一定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从价值判断的主体上看,企业存在两种不同的价值导向:股东价值导向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股东价值导向的观点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在股东价值导向下,企业绩效评价表现为股东利益至上的评价模式。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合约,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管理者、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  相似文献   

11.
绩效棱柱模型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通过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维度、战略维度、流程维度、能力维度和贡献维度的因果联系,形成了一套系统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本文根据高等院校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应用绩效棱柱模型,提出高等院校绩效评价的设计思路,探索适合于高等院校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罗惠娜 《价值工程》2011,30(16):298-299
绩效考核是提高绩效的重要工具。绩效考核是晋升、奖励和培训的依据。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单位的绩效考核都成了"走过场",在考核的过程中没有规范进行,从而没有把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因此,需要对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分析、并设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中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借助绩效棱柱的思想和方法,从利益相关者满意、战略、流程、能力和利益相关者贡献五个内在相互匹配的维度对广西物流企业快速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设计,且运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求出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功效系数法对物流企业快速反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卓越绩效模式产生距现在20多年了,经过多次修订,如今的卓越绩效准则中,利益相关者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企业社会责任是卓越绩效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文中研究的是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社会责任两者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模式有两个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前者着眼于企业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从外部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价;后者则着眼于企业战略,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从内部进行评价的模式。与此对应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国际标准是AA1000与G3。对比分析发现,这两种模式和两个标准各自都存在着优缺点。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我们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3R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准则的建立,并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实证研究提供可行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运用PDCA循环改进绩效考核的方案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峡 《中国质量》2003,(6):12-15
绩效考核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指出了当前企业考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将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系统管理工具。结合PDCA循环思想,提出了创建有效考核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关系营销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衡量企业营销绩效水平、比较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及指导营销工作的重要工具,企业营销绩效评价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关系营销绩效评价的构建思路,并构建了其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Prior literature on firm value creation for stakeholders has oversimplified and narrowed the concept of value down to “economic returns.” Although economic returns are fundamental to a firm's core stakeholders (i.e., shareholders), other legitimate stakeholders want “value” beyond economic returns. We define stakeholder value as the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returns a firm can offer to its legitimate stakeholders, and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whether board gender diversity (BGD) improves our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value. Using Thomson Reuters' ASSET4 data for U.K.‐listed firms available from Eikon for the period 2007–2017, we report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GD and stakeholder value creation. In particular, BGD increases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value creation in addition to economic returns. Furthermor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even though gender‐diverse boards are associated with stakeholder value creation in family firms, this is only conspicuous for environmental value crea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lthough female directors cater to the interests of broader stakeholder groups, family ownership causes them to mainly focus on environmental stakeholders. The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ors, stakeholders, and academic scholars.  相似文献   

19.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s difficult, especially when what has to be measured keeps changing. Sustainability concepts have dramatically widened the scope of measurement options and leading organizations are grappling with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but there is no sign of consensus on a 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 and the competing frameworks are impossibly complex. This paper recognizes that measuring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has to be conceptually based but simplified to be practically useful. It proposes a stakeholder‐based, Sustainable Balanced Scorecard (SBSC) conceptual framework coupled with a single‐measure Organizational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Index to integrate the measures in the SBSC. The Index helps make sustainabl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able and accessible to stakeholder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and ERP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0.
陈洪琳 《价值工程》2011,30(16):120-121
员工的绩效考核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一项重要但难度很大的工作。在绩效考核中,人力资源部门、部门主管以及员工之间存在着各种合作上的问题。本文尝试将其三者引入到博奕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中,借其模型能解决在绩效考核中部门主管,员工和人力资源部门间的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