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侯乐毅  郭璞 《价值工程》2011,30(24):23-24
文章中尝试用磷酸对黄河中游劣质粘土进行激活处理,经过压实成型的试块,其强度较原土有很大提高,并且成型的试样具有了一定的耐水性。经过激活处理的粘土做成的石灰土试块较普通石灰土抗压强度有很大提高。红外及微观分析表明,磷酸能够改变土粒表面的羟基团,并且磷酸与土中的碳酸盐等生成肉丝状的磷酸钙晶体,分布在土粒的周围,胶结土壤。  相似文献   

2.
黄河中游地区农耕文明的生存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存与景观紧密相连,农耕文明的演进与人类生存的变迁,留下了丰富的生存景观.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迅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农耕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农耕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农耕文明生存景观作为人类历史的见证显得尤为珍贵.本文立足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地区,以黄土高原村落环境为承载探讨生存与景观.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鄂赣三省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联合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在成为国家层面重要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成为近年来城市群研究的焦点。通过梳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上位规划的产业定位、产业发展策略等相关研究的基础,着重对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进行提炼总结,以期从理论研究角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4.
基于交通和信息流数据,从流空间视角探讨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结构,并对其效率进行判断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流网络结构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的态势,交通流对综合网络结构影响较为明显;信息网络结构虽整体处于均衡发展状态,但城市群内仍出现\"三高\"分布格局;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偏低,子城市群网络密度较高;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化效率偏低,应注重多元发展。针对城市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核心城市联系、促进区域合作、培育区域中心城市、促进省际毗邻城市组团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兴城市群,城市间缺乏密切的职能分工协作,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尚未形成完善的功能网络,亟需对其城市职能结构特征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本研究先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本职能特征,然后用区位商测度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各个城市进行职能定位,最后采用职能分类方法来分析其城市职能体系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职能与全国相比,只有湖北省部分城市存在优势,其中宜昌较为突出;生产性服务业职能在全国处于劣势,只有武汉和长沙超过平均水平;生活性服务业职能在全国层面上优势明显,而中心城市职能有待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职能结构可分为五个层级:武汉属于地区综合性巨型城市,长沙和南昌属于地区综合性特大城市,宜昌、襄阳、孝感、衡阳属于综合性或专业化大城市,岳阳、常德、株洲、上饶、九江、黄冈、荆州属于综合性或专业化中等城市,其余14个城市为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6.
张春梅 《企业活力》2012,(10):27-31
目前我国许多旅游景区普遍存在休眠状况,秦皇岛旅游景区也不例外。适当的休眠对于旅游景区维护设施、培训员工等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频繁长期的休眠会对旅游景区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如效益下降、景区资源闲置等。导致秦皇岛旅游景区长期休眠的原因很多,包括景区自身管理、产品缺乏创新等原因,也有政府政策、气候原因以及游客自身原因。因此,需要政府、景区和游客多方面共同努力,如采取打造品牌、宣传促销、创新产品、加强管理、门票优惠等措施,缩短秦皇岛旅游景区休眠期,激活秦皇岛旅游景区休眠期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群,强调通过区域内部空间组织和管治,形成高效,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内部空间和功能结构调整的重要主体,直接影响城市群发育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因此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变化测度对研究城市群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三个层次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2004年至2011年产业结构动态演变,发现:宏观上,该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类型均为二三一型,但各城市群三次产业发展趋向有别;中观上,用克鲁格曼指数测度城市群间产业同构度,整体上同构度增强,但深入产业部门分析表明,其同构度增强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微观上,通过综合测度产业集聚水平,城市群产业布局的合理化水平提升,地区产业高度化不足。  相似文献   

8.
9.
合作共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城市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江西加快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西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政策路径在于强化区域合作、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生态安全和农业安全以及发展城市经济。因此,江西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积极努力:承办下届长江论坛;积极推动昌九一体化的开放式发展;着力推进江西与长江中游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区域科技金融合作对科技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提高科技金融绩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各区域内均已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技金融创新实践。但四地区域科技金融合作仍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重复配置,合作动力不足,相关政策不完善。本文建议区域内四省政府加强区域间科技金融创新管理,从政策协同、资源合作、营造良好科技金融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科技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1.
聂云举  汪斌 《价值工程》2014,(29):97-98
本文阐述了金沙江中游水电站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该区域电站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沿黄九省区协同发展是实现沿黄区域大联动、大协同、大发展的目标,是助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未来发展中,将会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域划分壁垒,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政治层面产生巨大的利益碰撞和产业重构,促进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转变发展思想,完善生态补偿、产业迁移补偿等相关制度,一以贯之,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升沿黄区域生态建设内生动力,重构沿黄区域高质量发展产业布局,实现沿黄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的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君帝  纪红 《价值工程》2010,29(15):139-139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带来了中国区域经济的腾飞,并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吴逸群 《价值工程》2011,30(20):303-303
2010年7月19日~8月5日,笔者在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处鹭类繁殖地。本文描述了其繁殖地特征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曹黎明  张镭  朱冉  胡明 《价值工程》2011,30(10):180-181
陕西黄河湿地是由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洛河三条河流交汇而形成的,交汇处主要以河床漫滩为主,由河流水面、江心洲、滩涂、泛洪平原及部分低阶地组成,是典型的河流湿地。近年来随着周边经济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湿地的强度越来越大,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退化明显。因此研究和保护这一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将河流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开发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治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核心逻辑之一,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中开展了较多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流域治理碎片化及流域保护“多规不一”等问题。推进协同治理,主要包括流域治理模式的创新以及流域沟通和协调机制的创新,有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质量的提升。实践中应当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协同监管,强化流域协商机制建设,完善流域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流域治理长效机制,从而提高黄河流域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单旭 《价值工程》2011,30(17):304-304
根据国内有关土体原位测试原理的研究、应用情况,对比其优缺点,分析土体原位测试现在所处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李成 《价值工程》2013,(2):298-299
本文在对陕西省韩城市城区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的现状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崩塌、滑坡稳定性相对较差,潜在危害难以估量,据此提出了治理措施。目的是保护韩城市城区黄河西岸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城建资源,彻底改善黄河西岸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