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汇市场作为联系国内外经济的纽带,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自1994年建立统一外汇市场以来,迄今已成功运作四年。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扩大,特别是1996年底人民币已实现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外汇市场需与之相适应,加快发展完善的步伐。本文分析了当前外汇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市场主体、交易方式、汇率形成机制、央行干预方式四个方面对市场进行完善,最后指出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方向,即国际化、法制化、无形化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1994年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幅一直甚少,这并非反映了市场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的真正稳定,事实上恰好反映了我国外汇市场的不完善。不论是从参与主体来看,还是汇率的形成机制来看,人民币汇率都是被人为地限制了浮动。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外汇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人民币波幅的问题也不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我国外汇市场现存的问题及发展思路张卫,王政霞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1994年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外汇市场开始了“质”的变化,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取消复汇率制,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外汇管理从过去的额...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汇市场的分形结构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赫斯特指数、分形维和分形分布的特征指数三个方面对我国外汇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外汇市场具有长期记忆效应,是一个分形市场,但市场有效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还需要从交易制度的转变和交易品种数量的扩大来着手解决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制度安排问题,提高我国外汇市场的有效性也就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5.
2008年,人民币汇率出现了汇改3年多以来最严重的三波贬值态势,为此,我国央行也启动了外汇市场干预措施。但新时期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干预方式存在的变化以及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政策建议等,都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经常项目真实性管理作为我国外汇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币逐步可兑换和当前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常项目可兑换后、资本项目可兑换前,出于对国际收支科学监管、防止资本项目混入经常项目、打击逃套汇与骗汇活动、反洗钱、保证外汇市场稳定以及国家税基真实安全的需要,经常项目真实性管理作为我国外汇管理最重要一道“防火墙”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不同决定了汇率目标区制中类型的不同。在中央银行强有力的干预下,中心汇率和目标区公开是最具吸引力的一种目标区制。其根本特性就在于其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在稳定性,从而也有望成为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中期设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汇率政策,在外汇供求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汇率政策目标实现较为有效的工具为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而形成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本质上并非经济基本因素所致,而是供求机制中的非对称性使然。  相似文献   

9.
我国外汇市场的基础外汇供给经历了高度集中、适度分散和垄断集中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各自的特点.对于这种供给的集中与分散,论文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并分析了它们在一定发展时期的合理性。当然,我国外汇市场外汇供给的过快集中也带来了相应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丁伯根法则、蒙代尔分派原则、避免米德冲突原则等的要求,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将是最佳汇率制度的结论。我国的实践也表明,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其合理性,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非理性因素。今后,我国应通过扩大汇率浮动范围,逐步形成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生成机制,扩大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促使人民币汇率制度不断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我国外汇市场的主要问题 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作出了重大改革,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并轨,同时实行了结售汇制,这些措施对发展和完善我国外汇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我国外汇市场还有不少需完善的地方。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但贷款使用效率偏低,信贷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面临来自商业银行和微观经济主体的障碍;利率下调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债券发行成本,促进了储蓄分流,但储蓄、投资的利率弹性不大;我国证券市场主要是一个筹资场所,功能不全,货币政策传导作用有限;我国外汇市场是一个有管制的市场,人民币汇率“管理有余、浮动不足”,汇率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之后,就完善汇率体制提出了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实现汇率制度市场化、弹性化;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改进央行汇率调节机制;疏通利率与汇率的传导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等举措。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之后,就完善汇率体制提出了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实现汇率制度市场化、弹性化;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改进央行汇率调节机制;疏通利率与汇率的传导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等举措.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第一,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被动性。从1994年起,我国实行结售汇制,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同时中央银行又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周转外汇余额实行比例幅度管理。上述管理办法,使央行干预成为必需行为。  相似文献   

16.
外汇市场与Brent石油市场之间存在着石油市场到外汇市场的单向联动效应,石油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石油市场的波动风险会传导至我国的外汇市场,加剧外汇市场的波动程度,增加外汇市场的风险。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者,应密切关注石油市场的波动状况,并确保石油进口时的用汇安全,以减缓石油市场波动对我国外汇市场波动的冲击,确保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化程度不够高.首先在市场性质上,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只是一个人民币与外币头寸转换的市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能够转移和处理外汇风险的外汇市场;其次,交易量在交易主体中的分布过于集中.在外汇市场300多家金融机构成员中,工、农、中、建、交的交易额占到了90%左右,这种市场主体的同质性、交易分布的集中性一方面使得中央银行有较大的被动入市干预的压力,同时也使得汇率形成的市场弹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建立做市商制度,既可以提高我国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效率,又可以推动远期外汇市场的发展.但是,做市商制度的试行过程中,在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人民银行于今年9月对我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进行一些改变。虽然,目前它对市场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是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先声,对我国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外债市场、银行业和证券市场的影响是深刻和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本首先对外汇市场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国定汇率制下,货币冲击可蓄意制造的特征。其次,通过建立模型说明在固定汇率制下,外汇市场信息不完全和规模不对称的特征令货币危机与经济健康的关系淡化,经济健康不再能保证有效规避货币危机。最后,利用博弈论的思想说明固定汇率制下货币冲击的多发性,并提出非明确干预边界汇率机制对于规避货币冲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