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鹤 《中国物价》2007,(3):18-20
随着2005年下半年欧盟内部需求的复苏,欧洲经济2006年重新恢复到潜在增长率水平,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2.6%,欧盟25国将达到2.8%。主要推动力是内部需求的强劲增长、尤其是投资,以及持续的全球增长。不过受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2007年经济增长率略降,欧元区和欧盟将分别为2.1%和2.4%。  相似文献   

2.
经贸纪事     
欧盟执委会预测,欧洲今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欧盟先前预测今年经济增长率为2.6%,增长率减缓是由于汇率变动,以及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由财政支出政策转为财政节约政策。此外,企业及消费者信心不足,也导致增长缓慢。这种情况将使欧洲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变本加厉,同时也令人怀疑,各国能否在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实施期限前达到财政目标。  相似文献   

3.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199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4%,低于1994年0.2个百分点。如果世界经济大国继续在经济政策和货币稳定方面进行合作,1996年世界经济将相对均衡缓慢增长。该机构预测,199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上升到3.8%,其中美国经济增长仍将减缓,由1995年的增长2.1%降为2.0%;欧盟经济适度增长;日本经济将出现回升,上半年可能比较缓慢,下半年会加快,全年可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英国2003年四个季度的GDP环比增长率依次是:0.2%、0.6%、0.8%、0.9%;2003年全年的GDP总量较2002年增长了2.1%。预计2004年的增长率为2.7%,高于欧元区1.5%的增长预期.但低于3.5%的美国经济增长预期。  相似文献   

5.
刘俊 《市场周刊》2009,(8):12-13
继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GDP增长率低于7%以后,今年二季度GDP增长率提高到7.9%,上半年累计达到7.1%,经济触底回升态势基本确立。与2003—2007年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比较,未来经济重回较高增长以后一系列支持条件将发生变化,经济运行特点也会相应变化。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信息荟萃     
4月17日世贸组织的报告再一次重申了该组织支持欧盟关于要求印度进一步改革的建议。报告指出,尽管印度90年代中期的经济改革使得经济迅猛增长,但是一系列贸易障碍依然存在。1993年印度大规模降低关税,从71%降至目前的平均税率35%,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印度的经济增长率1993~1996年平均达到7%,使得印度成为世界上10个表现最佳的国家。但是后继改革的无力将阻碍经济和出口的增长。进一步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将有助于印度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以创造一个具有更高效率和生产力的经济结构。然而印度政府却认为,从印度改革初期其出口增长的20%降至1996~1997年的4%,部分原因是由于发达国家拒绝其产品的市场准入和非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贸发展趋势 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6年全球经济可能将以8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1996年世界经济将在1995年3.8%增长率的基础上再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4.2%,其中工业化国家1995年仍将保持3%的增幅,1996年略有回落至2.7%。1994年增长强劲的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经济,1995年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其中美国的增长率将从1994年的4.1%降至1995年的2.9%,1996年将进一步降至2%;而日本的经  相似文献   

8.
2003年俄罗斯经济形势预测 俄《生意人报》2002年12月19日报道,由15个独立经济分析中心联合进行的预测表明,2003年俄经济最多增长4.1%—4.3%(2002年为4.1%—4.2%),稍高于3.8%的世界经济增长率。预测说,2003年石油价格不会低于每桶平均21.5美元,俄财政收支盈余可达1850亿卢布。此外,俄国家统计委员会18日说,2002年1—11月俄工业生产同比增长3.7%。 2002年俄罗斯石油生产和出口情况 俄副  相似文献   

9.
《四川物价》2007,(2):1-1
目前我国经济正进入高增长、低通胀、无瓶颈的增长状态,这是以前没有过的现象。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平台上加速。2003年-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0.0%、10.1%、10.4%、10.7%,2006年又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3%比2004年稍有下降,为第二个次高年,仍然属于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美国经济增长3.7%,日本经济增长2.8%~3%,欧盟25国经济增长2.4%~2.6%,中国经济增长大约为8.5%。  相似文献   

11.
从1973年第一次提高石油价格之后,发展中国家经济仍保持着高速增长.七十年代的增长率为5.6%,仅低于六十年代平均增长率的0.3%.但是,从1979年开始,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便急速下降,1981年的增长率不仅低于工业发达的国家,甚至要出现负数的记录,估计为-0.8%.由于两伊战争的影响,西亚地区经济下降的幅度更大(-10.6%).虽然拉丁美洲有0.1%的增长,但也不能掩盖整个发展中国家大幅度下降的事实.此外,进口石油并出口工业品的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是-1.5%,比1980年的6.7%有显著下降.发展中国家经济如此下降,乃是交易条件恶化以及  相似文献   

12.
中央政府目标定低一点,就不会给地方政府施加压力,这样有利于地方政府从只追求速度转到追求整个社会的平稳发展上来。2003年在全球一片相对疲软、萧条的情况下,中国却一枝独秀,经济增长率达到9.1%。这个增长率尤其从增量的部分来讲,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是37%,全世界的贸易增长都只有3%。从绝对量来讲,全世界去年的贸易增长量为3600亿美元,中国去年增长了2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条件下中欧贸易产品结构与不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欧贸易现状中国加入W TO后,中欧贸易发展迅速,双边贸易额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2003年欧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和美国(见表1);同年中国是欧盟进出口贸易增长最快的贸易伙伴,中欧贸易总额大幅超过欧盟与瑞士间的贸易总额,仅次于美国而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2004年5月1日欧盟东扩后,拥有25个成员国的世界最大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已跃升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05年中欧贸易额达2,173.1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2006年1-4月中国与欧盟原15国的贸易额为743.2亿美元,同比增长19.5%,与扩大后的欧盟25国的…  相似文献   

14.
<正> 2004年.对国际经济形势的预测普遍优于2003年。2004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预计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提高3%.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会上升2.5%.其中美国将达到3.4%.欧元区为1.7%。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将直接带动消费和贸易的增长.因此服装工业高速增长的势头将会持续。经济增长估计最为乐观的是美  相似文献   

15.
2000年,相对于低迷不振的日本经济和明显放缓的美国经济而言,欧盟经济的表现令人刮目: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就业机会大幅增加,通货膨胀处于低位,政府财政运行良好,根据欧盟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字,2000年欧元区GDP增长了3.4%,欧盟15国增长了3.3%,增幅明显高于1999年的2.5%,是1989年以来成绩最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经济研究院鉴于马国国内需求强劲,预计经济将持续增长,同时预测马国1995年及1996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8.5%及8.2%。实际公共投资增长率则将由去年的20%降至今年的10.9%,维持适度的增长,而明年则预计增长11.4%。 马来西亚统计局公布今年首季工业指数较去年同期的174.3上升14.6%.达到199.7。其中,矿业指数上升12%至142,制造业指数上升  相似文献   

17.
屈宏斌 《商界》2006,(11):104-104
我们预测美国经济2007年的增长率会从今年的3.6%下降至1.9%,跌幅近五成。受此影响,中国的GDP增长将从10%以上的水平降至8.5%。除了预测增长放缓,中国目前实施的宏观调控也许会有转折,可能由现在的紧缩政策反向转为扩张。  相似文献   

18.
黄启高 《国际贸易》2004,(10):36-39
当前,在全球经济三架马车,即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中,美国经济遥遥领先,日本次之,欧盟则处于落后的位置。例如,2004年第二季度,美国GDP增长率为3.3%,日本为1.7%,欧元区仅为0.5%。同期,日本GDP增长率相当于欧元区的3.4倍,美国GDP增长率相当于欧元区的6.6倍。况且,欧盟经济增长率低迷,并  相似文献   

19.
《对外经贸研究》2001,(3):16-16
2000年欧盟15国经济增长了3.4%,比上年高出一个百分点,虽仍不及美国的5%,但远高于日本的1.5%。欧盟委员会财政与经济事务委员索尔韦斯2000年11月22日向欧盟委员会递交的《2000年秋季经济预测报告》认为,基于坚实的内部基础和全球需求增长带来的积极效应,欧盟经济正处于十年来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可望高于上年,估计达5%左右,主要依据是: (一)世界经济增势有所加快将有利于贸易发展 1994年,西方工业国经济有所好转,据经合组织估计增长率从上年1.1%增为2.1%。美国经济已走出“调整阶段”,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