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语言中的照应现象指的是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的一种关系,其中一个(称之为照应语)的理解依赖另一个(称之为先行词)的理解(Huang,2000:1),即照应语的所指意义只有参照其先行词才能确认。照应语可以由代词、名词、动词等不同词性的词语来充当,将现在的信息同以前的信息连接起来。照应语有指示性,即指示前文中提到的成分,使听话者或读者能确认出话语或篇章中的所指。最有效的理解照应现象的方法就是将其所在的语境考虑在内。一种经典的语境分类方法是将其分为三种:(1)百科语境(encyclopedic context);(2)物理语境(physi-cal context);(3)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Ariel 1990:5)。基于这种传统的分类方法,本文探讨这三种语境和照应现象之间的关系,从语境来对照应现象做出解释。一、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指的是从实际语篇和语法知识中所获得的信息。本节的重点不是放在论述照应现象是怎样在实际语篇中实现的,因为一旦找到语篇的焦点(focus)或中心(centre)(Grosz et al.1995),就很容易解决从语篇中分离出来的照应歧义句。如下例:Jenny put th...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比分析了照应,尤其是人称照应在英汉语篇建构中的特点,指出在英汉语篇翻译过程中,分析解读原语语篇人称照应衔接机制,并根据目的语表达习惯重构语篇,对于保证目的语语篇连贯和实现语篇的等效翻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函电的句法特征和语篇表现特征。从长句、被动语态、祈使句、疑问句等方面讨论句法特征,从陈列法、图表法、合作法、和使用套用语等方面讨论语篇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4.
阮彬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8):164-165
语篇衔接是语篇的重要语言特征之一。而大多数高职学生的作文,从语篇上讲,构思不严密,谋篇布局不合理,前后照应欠缺,语义不连贯,加上语言表达模糊不清,使文章读起来特别不通畅,从而显得混乱无章。鉴于此,基于Hal-liday&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统计分析了高职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衔接手段及错误,并提出了对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李虹 《致富时代》2010,(3):186-187
关联理论将语用学的研究拓宽了一个新视角,它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语言交际,注重听者的逻辑推理过程。该文首先介绍关联理论在语用学领域中的研究近况及其主要内容,以突现该理论的基本框架;接着从Grice语用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出发,结合Sperber和wilson对“明说”与“隐舍”的不同观点,探讨关联理论对Grice会话含意理论的修正与补充。然后,作者从关联理论来探讨英汉语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照应问题,指出尽管因其文化差异和英汉语中的诸多差别,最后是作者对关联理论的几点认识和看法,并进一步论证了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6.
益阳方言中的“在咯(哦)里”是表处所的指示代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在这(那)里”。按照作用划分,益阳方言中“在咯里、在哦里”的用法有三类:一是单用,作句子的状语或谓语;二是直接和动词结合做持续体的标记;三是用来加强语气。其中,后两类中的“在咯(哦)里”进入句子以后,对句中的动词是有选择的。在益阳方言中,“在咯(哦)里”的用法不同,其所表达的语义也是有差别的,这在古汉语和其它方言中也有类似现象。因此,“在”加处所指示代词作情态标记有普遍的类型学意义,这为现代汉语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5,(2)
教师认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二语教师认知研究的梳理和分析表明,二语教师认知研究的主要成果存在着很多的不一致性。分析讨论二语教师认知研究的框架、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结果,有助于研究者把握教师认知研究发展概况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称指示语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学者对第二和第三人称指示语的语用意义进行了研完,而对英汉复数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语用意义的研究则有很大发展空间.本文试图从对表示英汉复数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语用意义进行浅析,挖掘其在通过语用距离所表现出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商务语篇的“元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语用策略是关于语言如何使用的语用问题。本文以商务语篇为理论背景,探讨话语指示语这一元语用策略的商务语用功能。话语指示语映射了商务语篇的明确性,得体性特征。恰当的运用元语用策略能够加速商务贸易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韩丽 《商》2014,(26):280-280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话语层次上的标记,在语篇中起着停顿、过渡的作用,有助于形成语篇的连贯性、条理性,并起到一定的指示和提示作用。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话语标记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从英语写作的角度研究话语标记语独特的语篇链接功能,旨在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话语标记语,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篇连贯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公示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其目的在于向公众传达各种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以实现其相应的应用功能。本文介绍了公示语具有的指示、提示、限制、强制性四种应用功能,分析了公示语的语言特征,从目的论出发,提出了公示语英译的恰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境域模型(cognitive domain model)是一个新的认知解读模式.兰盖克(Langacker)认为,认知语境域意味着“与某种语义单位特征相联系的现实语境”认知语境域以概念结构或类型实例关系为实现形式.概念结构和类型实例可以通过以下3种形式得以实现:广泛知识系统、感知经验和语篇信息.  相似文献   

13.
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语篇的社会实践性,认为语篇生产者可以通过操纵语篇结构形式或内容来达到说服、欺骗甚至控制语篇读者的目的。在现有的新闻语篇分析中,语篇结构及形式与它们所产生的媒介效果之间的关系已经研究得较为广泛和深入,而与此相关的读者认知视角却鲜有论述。本文从人类认知的能动性出发,结合O’Halloran的"理想读者框架",探讨了英语新闻语篇读者如何调动选择性注意等认知机制以实现语篇意义的最终建构,并以此为基础,指出同一语篇对不同的读者将可能产生个体化和多样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牛圣恩 《消费导刊》2009,(10):212-212
不同的语篇体裁总有一套使用率较高的词汇、句式、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通过语域分析,确定语篇体裁,译者才能根据具体语篇体裁的这些特点,译出符合译语的语篇体裁,准确传达信息。本文就其基本理论入手,浅谈语域、语篇体裁对翻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利琴 《财贸研究》1996,7(2):30-31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健全,产品及广告中的指示语也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生产厂家必须在现有的法律允许范围内,明确、适当地使用产品、广告指示语。 一、指示语在产品中的应用 指示语(Deixis)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指点(pointing)或标示(indicating)。如今我们把语言指示信息词语称为指示语。根据菲尔墨(C·J·Fillmove)的《指示语讲座》(1971)和列文森(Levison,1983)的归纳,指示语可分为五类,(1)人称指示(Person Deixis),即谈话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2)时间指示(Time Deixis),即谈话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  相似文献   

16.
涉外导游是外国游客来旅游目的地国家或本地游客出游过程中的信息传递者,因此作为两国之间的文化媒介,解读并合理应用源自于西方的指示语语用功能,有助于对其社会文化进行深层探究,有助于提高涉外导游的专业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本文从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的虚拟语气结构的角度探讨涉外导游在实际工作交流过程中语用主体对语境的构建功能.  相似文献   

17.
Halliday提出的语法隐喻为隐喻研究、语篇分析和认知研究等领域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语法隐喻在成人语篇中大量出现,而名物化的语义特征使其成为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名词化结构符合正式语体的行文要求,使其成为正式语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商务合同中存在大量名词化现象,本文从名词化的意义特征入手,分析了名词化在英语商务合同中的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未来的研究需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包括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考虑学习者的二语语用习得。”Kasper和Rose的这一设想,不仅为二语语用发展研究提出了新思路,也提出了挑战。建立在语用普遍性基础之上的二语语用发展研究,在继承传统语用研究成果的同时,汲取体验认知语用的研究成果,将概念能力发展和隐喻能力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路向。这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相似文献   

19.
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语篇连贯是语篇的重要构件,是语篇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与连贯等方面论述语篇与语用的关系,从而揭示其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如何通过言外之意传达自己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0.
阎燕 《科技转让集锦》2014,(12):214-214
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手段。因其有客观、严肃和准确等特征而被频繁使用于科技英语语篇中。科技语篇作为一种正式文体,揭示了人们的认知过程,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形式并在在科技语篇中大量存在。名词化使科技语篇的表达更为准确和清晰,本文通过分析什么是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并探讨其认知语用模式,使读者对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有更高和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