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企业的市场退出是为了减少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利用市场手段淘汰那些低效率的金融企业,一个有效的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必将进一步完善,从而为我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一、金融企业市场退出与金融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2012,(10):9-9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15日在首届"微型金融与包容性发展"国际年会上表示,小微金融业的发展经历了一番深刻的变革,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应着重转向中小微经济。他认为,在目前金融日趋深化特别是国内资本市场深入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开拓的背景下,新的融资渠道的开拓使得一些大中型企业相继退出银行借贷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3.
《商》2012,(10):9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15日在首届"微型金融与包容性发展"国际年会上表示,小微金融业的发展经历了一番深刻的变革,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应着重转向中小微经济。他认为,在目前金融日趋深化特别是国内资本市场深入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开拓的背景下,新的融资渠道的开拓使得一些大中型企业相继退出银行借贷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不论是任何企业都需要创新,金融也当然也不例外.金融企业的创新会推动金融行业整体的发展,那么什么是金融业创新的原因呢?这个原因直接影响了金融业的发展.如果把金融业比作一架飞机,那么创新原因就是飞机的引擎,带给它起飞的动力这些年来,我国的金融业渐渐向世界开放人民币也逐渐走向国际化,各种金融企业开始慢慢增多,创新方式也层出不穷,这都与创新的动因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该文就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成因进行一下分析和阐述,了解银行体制改革的成功与金融创新因素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制约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对促进我国金融业发展,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倩 《商场现代化》2011,(12):104-105
金融产业集群不是靠政策导向就能够发展起来的,而是市场长期竞争的结果。北京金融业的优势条件在于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其最大的弱点是市场活力匮乏。北京金融业要真正达到"金融立市",就必须增强微观金融主体的市场活力来大力发展金融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黄欢 《中国市场》2023,(1):10-12
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金融产业也实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普惠金融业发展不断完善,而普惠性金融服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但目前出台的有关普惠金融的政策及其配套机制中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现象。为推动中国普惠金融健康发展,需增强金融风险预防能力、逐步完善征信体制建设、提升金融创新力、增加金融服务多样化,从而让普惠金融发展实现全面化、深层化。  相似文献   

8.
王韬  王双 《中国商办工业》2007,19(12):170-171
随着入世后五年适应期的结束,国内资本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加快了市场化进程,我国金融业已进入了全方位开放的阶段。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意味着中外金融企业将在个人和国内企业金融业务领域开始正面交锋,相关企业不得不面对来自国内和国际同行业的全面竞争。这种竞争已经由价格竞争,服务竞争,人才竞争,技术设备竞争,转变为以金融品牌为核心的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从金融品牌定位角度,对如何加强金融品牌建设做出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5月1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金融企业与资本市场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规范发展证券市场和改革发行制度的基础上,欢迎金融企业发行上市。从这个信号可以推断,我国金融企业上市的步伐将会逐步加快。金融企业上市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从我国金融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0.
楚桥 《广告导报》2007,(10):22-25
金融开放与市场化,带给中国金融市场无限生机,唤起中国金融企业的活力与激情;金融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带给本土金融业巨大的挑战,引发品牌晋级与营销突围的迷茫。金融产品迭出,高端客户争夺,业务竞争激烈,市场开拓求解,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如何战略取胜?在产品与服务同质竞争中,如何品牌领先?  相似文献   

11.
张文中 《商界名家》2004,(3):105-105
最近几年,随着金融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金融业.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关系也随之日益密切,但如何利用金融?企业在参与金融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到底该如何定位?它可能带来哪些风险?这些问题许多企业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金融业趋利避险的追求本质决定了金融创新要贯穿于整个发展的全过程。只有不断地去优化金融创新的动力机制,营造金融创新的良好市场环境,才能保证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即金融业要维持可持续发展状态必须以金融创新作为基础。那么,去探索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 ,人们都在思考中国金融业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挑战。我认为加快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应该成为我国金融业迎接挑战的重要对策之一。一、中国需要发展金融衍生市场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市场。随着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企业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必须意识到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而当金融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 ,银行商业化、资金商品化、利率自由化、货币国际化、资产证券化得以基本实现之时 ,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将会日益突出 ,…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环境的变化会对金融行业造成影响,而新形势下出现了很多新型金融机构,这些新兴机构是我国金融业创新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传统银行面临着巨大挑战,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导致其业务经营受到阻碍,甚至可能被迫退出市场。与此同时,还有部分新兴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用不良、管理体系不完善,给金融环境带来影响。因此,对新形势下金融环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才能使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改革和开放的关系来看,金融改革与金融开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体制是封闭的,金融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外资很难进入。我们推行市场化金融改革,为外资参与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外资对中国金融业的参与促进了竞争,强化了市场约束,促使中国金融业接受国际上通行规则,为改革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6.
江艺  李江松 《上海工商》2003,(12):31-33
我国金融业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从最初低效率的混业经营到分业经营原则的确定,体现了金融各行业规范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目前业务融合趋势则顺应了货币和资本市场投融资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我国金融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商》2016,(5):171-172
从世界范围来看,金融业一直处于各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金融业是否稳定、有序,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金融企业同其他企业相比,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管理、会计、市场分析等工作对其安全运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样,合理的税务筹划也能够成为金融企业长远发展的驱动力。本文结合金融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必要性,在我国现状的基础上,简要研究了金融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展望2021年,金融行业将产生哪些发展契机?1月18日,毕马威线上发布了《2020中国领先金融科技企业50》报告及评选入围榜单。榜单围绕科技与数据、创新与变革、金融服务普及、资本市场认可度、发展前瞻度五大维度对企业进行量化评估,并且首次采用了"双50"概念对入选企业数量进行了扩容,最终共有100家综合表现优秀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上榜。毕马威亚太区金融业主管合伙人李世民表示,中国已经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沃土。  相似文献   

19.
以2008—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考察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且这种治理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退出威胁可信度高、管理层持股、控股股东财富集中度高,以及所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公司中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通过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以及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抑制了企业金融化。进一步研究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长期金融资产持有;相比于自然人和短期投机型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外资及长期战略型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基于外生政策冲击的拓展性检验显示,上市公司减持管制政策削弱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而放松卖空管制政策则会强化这种效应。经济后果检验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金融化的治理作用具有正向价值效应,即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98年6月,海南发展银行由于支付危机被关闭。直至今日,其托管清算工作还未完成,相关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仍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商业银行不断扩张的同时,也蕴藏着重重危机,违规经营和挤兑风潮随时可能引发重大风险。无法抵御危机的金融机构如何退出市场,如何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实现平衡,如何确保金融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是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