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勇 《工业会计》2005,(6):37-37
近期政府一系列的政策举措表明了其治理中国证券市场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决心.中小投资者似乎应该放下心来重整旗鼓,冲杀进市。但随着4家试点公司发布改革方案,很遗憾的是并未在其中看到能够令中小投资者欣喜的方案。在这场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博弈中,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六个研究假设,然后构建回归模型研究因为我国股市“同股同权不同价”的股权分置现象而导致的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具体探讨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流动性、股权监督制衡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非流通股股东(通常为控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通常为中小股东)之间的确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各类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所持股份类型以及他们之问的监督制衡作用对派发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存在重要影响。本文最后给出六点建议试图限制非流通股股东通过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谋取私利.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特殊制度背景,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就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绝对控股结构的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一直存在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而在股权制衡结构的公司中,大股东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衡有效限制了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不同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和稳定性也存在差异。因此,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应成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中各方利益平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国情,也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行为与证券市场长远发展的制度性缺陷。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实质是利益的再一次分配,这次再分配涉及国家、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等多方利益。本文就股权分置改革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段时期,由于“国有股减持”问题造成国内股市的震荡,投资者的信心和国内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中国证监会及时作出暂停执行原定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决定,并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为此,本文提出以非流通股向流通股股东配售的方式实现非流通股全流通的方案供探讨。国有股减持的做法有待商榷现有国内上市股份公司是由众多股东组成的,国有股只是其中的一个股东,不论股东大小,只有对公司控制力的不同,在法律上与其他股东是平等的,即使国有股减持,也是由国有股东提出按《公司法》和有关规定操作的企业行为。本人认为随…  相似文献   

6.
正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是公司通过与资本市场沟通,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进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管理行为,是公司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投资者关系有助于建立投资者对公司和管理层的信任和理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维护公司的资本市场形象,改善公司股东结构、增强股票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进而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最终实现公司股东价值的最大化。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化及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我国监管部门更注重提升上市公司治理、完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沟通制度。  相似文献   

7.
近段时期,由于“国有股减持”问题造成国内股市的震荡,投资者的信心和国内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中国证监会及时作出暂停执行原定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决定,并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为此,本文提出以非流通股向流通股股东配售的方式,实现非流通股全流通的方案,供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和突出矛盾,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剥削的主要动因,因此,控制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就成为衡量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私有收益规模的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侵害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侵害行为的建设性意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较大,平均占每股净资产的比率达到7.5%,但从时间序列上看,2004年比2003年的水平有所下降,这说明中国的投资环境及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股权分置改革的办法出台以来,第一批试点的四家公司已经公布了解决方案,其中清华同方的方案是用公积金向流通股股东转增10股;三一重工一开始出台的方案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三股派8元现金,尔后又对方案进行了修正,改为对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3 5股派8元现金;紫江企业的方案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支付3股;金牛能源的方案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支付2.5股.  相似文献   

10.
董事会作为公司经营发展的决策中心,作为股东利益保护的执行中心,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董事会产生于公司股权分散化过程中,作为股东的受托者,在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寻求权力与责任的平衡。鉴于中国上市公司脱胎于国有企业和以家族控制为主的非国有企业,其股权结构是典型的“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的二元结构,约束控股股东利益攫取行为,保护非控股股东利益也是董事会必须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机构投资者适合进入董事会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中铭 《董事会》2008,(1):30-31
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诸多工作中的重点,也是其中的难点。 公司治理结构紊乱,或者运作不规范,无疑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而在目前国内证券市场股权结构仍然呈现出“一股独大”的背景下,尽管管理层采取了相关措施来保护处于弱势中的中小投资者,但客观地说,由于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原因,中小投资者权益常常受到侵害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公司产权基础的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而决定公司的经营绩效.本文以浙江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法人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赫芬达尔指数与公司绩效存在弱正相关,含有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特定的政策环境和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存在典型的异常优序融资现象,这种现象使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融资负效应;控制人主导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主要特征,控制人剥夺其他投资者利益是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主要特点,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应从强化公司治理入手,以制衡控制人的权力为着眼点,将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作为治理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股票减持过程中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票减持过程中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发现:被减持上市公司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而在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减持上市公司倾向于在减持前披露好消息,或将坏消息推迟至减持后披露;减持规模越大,大股东操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就越高;相比其他大股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信息操控更严重,获得的减持收益也更高。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通过操控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来掏空中小股东利益的事实,为监管机构加强大股东行为的监督,提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股改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它被定义为"中国股市的第二次革命",股改不但解决了资本市场的陈年顽疾——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同股不同权,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也带来了众多企业经营者的财富暴涨。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煤炭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高 ,国有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过高 ,公司上市后 ,分散风险的力度不大 ,募集的资金有限 ;流通股所占股本过低 ,也严重影响公司的再融资能力。改进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 ,提高经营业绩是中国煤炭企业走向国际不可避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控制仍然是我国上市公司的重要特征之一。控股股东往往通过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和超额派现等各种利益输送方式侵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选取2006—2008年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利用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和超额派现等隧道挖掘行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期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和证券市场监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监管控股股东滥用股权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用股权监管的方式可分为两种 :首先 ,来自上市公司内的监管 ,即中小股东利用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等上市公司内部机构对大股东的滥用股权行为提出异议甚至是民事诉讼而予以反对。其次 ,来自上市公司外的监管 ,即证券监督机构包括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媒体等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滥用股权予以曝光监管。本部分的分析表明 :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政府的立场、监督水平等原因 ,我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滥用股权的监管供给严重不足。一、公司内部监管博弈分析1.小股东监管控股股东的基本模型假设一家上市公司的小股东共有 n家…  相似文献   

19.
完整意义上的国有股减持包括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和非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其中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问题是200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中提到的“国有股减持”,如无特别说明,均指“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有关研究机构关于国有股减持的理论研究和方案设计不断见诸报章。然而,鉴于国有股减持的复杂性和市场敏感性,在研究和设计减持修正案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市场稳定性、国有股东利益、公众投资者利益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加以综合平衡。本文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在考虑了众多复杂因素和现有…  相似文献   

20.
公司股权的"市场结构"类型与股东治理行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公司股东的治理行为与公司股权结构的类型密切相关。已有的文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没有在合理界定公司股权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分析股东治理行为与作用。鉴于此,本文借用产业组织学中的“市场结构”的概念,结合公司股东持有股份的结构特征,对公司股权“市场结构”的类型加以界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公司股东治理行为的分析框架,并分析了不同公司股权“市场结构”下的股东治理行为;最后,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应选择何种类型的股权“市场结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