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水制度分析与发展(WIAD)研究框架,从"需水方"角度,对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市的水部门现状、绩效评价及其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为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可行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发现:(1)微观水平(农村村社和城镇街道居委会)的分水、调水以及水交易的顺畅度较低;(2)水部门的物质绩效最高,金融绩效最低;(3)只考虑单个因素时,户口、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因素对水部门绩效影响显著;综合考虑三个因素时,只有职业(工人和水务管理干部)因素对水部门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1)人力资源会计的模糊性,人力资源会计在核算对象、计量方面存在模糊性;(2)模糊数学发展史,其应用几乎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3)模糊数学在人力资源会计中的应用,采用建立数学模型和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WPI-LSE模型的中国水贫困测度及空间驱动类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构建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WPI模型测度了2009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贫困水平,并以资源、设施、能力、使用和环境5系统得分的贡献率为指标,采用LSE方法将各省市划分为不同的水贫困驱动类型。结果表明:我国水贫困程度呈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加重的规律;资源因素是所有北方地区共同的水贫困驱动因素;在东北、中、西部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设施和能力因素构成对水贫困的驱动因素;在资源条件较好的东南和西南地区、以及发展水平不高的西北地区,使用因素形成对水贫困的驱动效应;东北和东部地区的水贫困亦由环境因素所驱动。研究结果可为各地区制定缓解水贫困的水资源管理策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贫困农户生计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农户的生计问题不仅关系到其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扶贫政策的效果。文章构建了黄土丘陵区县域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6年完成的甘肃省榆中县2 3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法与空间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该县各乡镇贫困农户的生计资本聚集类型与分布特征,进而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了生计资本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榆中县中部川区的各乡镇的总体生计资本状况较好,而北部山区和南部山区各乡镇的农户生计资本总体呈匮乏状况;(2)县域农户生计资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空间关联性与依赖性,空间差异明显,表现出高高(HH)集聚、低低(LL)集聚两种集聚类型;(3)在7个GWR解释变量中,人口密度与农户生计资本总量之间呈负相关性,蔬菜总产量、路网密度、降水、气温、人均GDP和粮食总产量与生计资本总量之间呈正相关性,蔬菜总产量和路网密度是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最后,对提升和改善该类型区域贫困农户生计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贫困问题在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已经“解禁”,并取得丰硕成果。但对于贫困的社会制度层面的分析仍需补充。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贫困的认识贯穿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比空想社会主义的贫困理论更深刻、更系统、更科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贫困,邓小平同志率先承认社会主义存在贫困问题,并将此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实现了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农村减贫进程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不一致性。基于此,本文在贫困分解的基础上,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减少的影响,解释上述问题。文章发现:(1)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贫困越有可能和收入不平等联系在一起;(2)收入不平等越严重的地区,贫困对收入不平等的反应越迟钝;(3)1998年是我国农村反贫困性质发生改变的拐点。文章建议,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从以促进收入增长的开发式扶贫向以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社会保护式扶贫政策转变。  相似文献   

7.
在搜集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回顾和梳理了国内生态城市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希望对国内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文章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总结,发现以往研究中还存在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缺乏对县域、城市群(带)研究以及西部干旱区研究、指标体系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国对非投资不断扩大,促进了非洲经济增长,推进构建高质量中非命运共同体。基于2005—2019年中国对非洲41国的投资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对非投资对非洲经济和贫困减少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对非投资通过提高被投资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加速资本形成以及健全制度等,进而促进非洲经济增长;(2)非洲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促进非洲减贫,尽管减贫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3)非洲各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人口迁移流入抑制了周边国家的贫困减少;(4)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的提高使得金融服务渗透到贫困地区,惠及更多贫困群体,有利于贫困群体通过金融服务脱贫,但金融资本会倾向于流入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减慢经济不发达国家脱贫速度;(5)对非援助未能有效减少非洲贫困反而会促使贫困地区进一步滋生贫困。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以下建议:坚持“九项工程”,积极推动对非投资;加强对非洲各国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投资;推动非洲产业升级,完善非洲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流通经济学的贫困与构建设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区分了流通经济学与流通理论的不同后,本文认为流通经济学存在着贫困现象。这种贫困的原因在于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流通问题的研究,比如新古典经济学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使流通被抽象掉了;经济学格式化的过程又间接影响了经济学对流通问题的研究;经济学家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又限制了经济学关注流通的视野。我国流通理论的建立基础注定我国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先天不足。在分析了流通经济学贫困原因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流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流通经济学建立的理论基础以及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地位等问题对流通经济学的体系构建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了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的关联性,并依据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双重识别标准下农村家庭的不重叠性,从家庭人口特征、生产经营特征、资本特征、社会关系特征和村庄地理环境角度,对农村收入贫困家庭和多维贫困家庭的致贫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土地流转、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越好,越利于两类家庭摆脱贫困;(2)土地面积、组织成员、当地教育条件、地区类型对于两类家庭具有相反的影响;(3)劳动力人数、户口类型、家庭经营、住房拥有情况仅对收入贫困家庭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社会地位、地貌特征仅对多维贫困家庭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未来扶贫工作应该针对不同类型家庭的致贫因素采取差异化的扶贫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