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十一五"以来,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有色金a属开采冶炼加工基地建设,有色金属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吸纳就业等方面作用比较突出。但是,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十二五"时期,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应围绕全面落  相似文献   

2.
《现代乡镇》2005,(11):29-30
有色金属加工业是南海区大沥镇的特色经济,历史悠久,早在建国前,就有大沥人在广州、香港等地从事小冶炼、压铸、小五金等有色金属加工。1984年,大沥人邝锦华和梁灼林率先合伙开办了谢边型材厂,从此拉开了大沥有色金属加工业发展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中国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开展了番茄育种研究与种植加工,2007年成为继美国和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番茄制品生产国.目前,随着番茄原料生产及加工逐步向西北部地区转移,新疆、甘肃、内蒙古、陕西、河北、宁夏等地番茄加工业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4.
《北方经济》2011,(15):29-29
2011年6月,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1号)明确提出,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优先在内蒙古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炭、电力、煤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等项目,在项目核准、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  相似文献   

5.
《北方经济》2011,(15):36-39
2011年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1号)明确提出,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优先在内蒙古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炭、电力、煤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等项目,在项目核准、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在战略定位中明确提出,要把我区建  相似文献   

6.
五大牧区占我国国土面积54%,牧区现代化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牧区,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输出基地,但畜产品加工业与牧区现代化要求相距甚远,面临着加工能力利用不均衡、资金周转成为发展瓶颈、精深加工业务受限等一系列困境。对标牧区现代化要求,加工企业应重新定位自身功能,聚焦问题补链、拓新业务延链、借力品牌强链,致力于产业链协同合作,谋求产业转型升级破局之路。  相似文献   

7.
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风向标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重要保证.因此,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开展了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粮食产量实现“十连丰”、畜牧业生产实现“九连稳”的新形势下,内蒙古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下大力气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建设,带动特色农牧业产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促进农牧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将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心是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这种加工企业的发展,改变着农村传统农业的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村经济得以全面发展;成为大多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0.
马骏 《北方经济》2013,(3):24-28
在"五二一"战略定位中,关于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更加突出了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资源比较优势,突出了多年来内蒙古工业发展初步形成的产业基础,突出了内蒙古在全国的区域分工,突出了内蒙古新型工业化的未来发展取向和重点.本文从推进内蒙古新型工业化进程角度,在分析内蒙古资源禀赋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的基础上,对与内蒙古工业化紧密相关的四个基地建设的内涵进行再认识,对近期四个基地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朝阳议通金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破碎废钢项目在朝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竣工投产,成为目前辽西地区最大的废钢加工生产企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对有色金属消费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甚至出现严重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2.
崔靓 《北方经济》2012,(23):81-82
满洲里市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依托其独特的地缘优势,近几年来在进口资源加工方面初露端倪,以木材加工、钾肥加工两大特色加工业为代表,口岸特色加工业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哈萨克斯坦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成为政府重点关注的部门。哈萨克斯坦虽然是个农业大国,但是在独立后的前几年里很多食品要依靠进口。为了确保国家食品安全,哈政府提出并开始落实扩大粮食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生产的发展战略,并为农产品加工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是农产品加工大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相关数据的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影响显著且为正的因素有产业外部性、市场需求、城市化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影响不显著的因素有技术创新、对外开放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影响显著但为负的因素有自然禀赋和政府管制程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建立能源环境约束下新疆工业结构调整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以新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目标,根据规划要求确定模型中参数,得出实现新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工业结构调整方案:重点发展的行业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鼓励发展的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饮料制造业;控制发展的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限制发展的行业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结构性矛盾和生态环境恶化,主导产业选择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忻州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发现,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第二产业21个行业进行综合评价,得分为正的6个产业依次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  相似文献   

17.
口岸加工业是利用口岸优势,对进出口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的工业。它是依托内外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的外向型工业,是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媒介。对满洲里市来说,发展口岸加工业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对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定位和要求 国家定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充分发挥自治区农畜产品资源优势,提高开发和深加工水平,努力打造成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做大做强乳品和羊绒生产加工业,加快培育肉类、粮油、果蔬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绿色知名品牌.加强原产地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相似文献   

19.
按照符合战略定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关联较强、成长前景较好且工作中能推动、易推动的选择标准,采用从技术可能性到政策可行性再到经济合理性的选择逻辑,立足内蒙古建成国家能源及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培育壮大煤炭及清洁火电、煤基化工、有色金属、稀土、马铃薯加工、乳品加工、风电光伏等16条产业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北省果品加工业发展较快,但仍存在各种问题处于被动局面。通过对全省果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探讨与分析,可以找到制约其发展种植结构不合理、加工规模较小、缺乏政府和科研支持的影响因素,对合理规划和发展全省果品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