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尤其像少数民族牧区这样的特殊区域,发展程度仍然较低。文章以科学推进乡村振兴与牧区城镇化发展为研究内容,总结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探索新型城镇化在牧区的道路探索,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现代化的涵义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新世纪我国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要沿着这个方向,继往开来,不断前进,依靠走产业化、城镇化道路,把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作为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 所谓农村现代化,它是一个目标概念,就是依靠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以达到用现代工业设备和现代科学技术来武装农业,用现代方式来管理农业,从而拉…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城市化一直是近代世界各国致力于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不仅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以及农村市场购买力的不断上升,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最精髓的科学界定。其中发展生产力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发展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说明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需求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追求。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身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谋求身份的转变也成为时代发展所驱。城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在探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会分析其中存在哪些问题,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看待、了解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最精髓的科学界定。其中发展生产力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发展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说明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邓小平说:“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机会难得啊…  相似文献   

7.
1984年4月,海诚市被省确定为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十年改革,特别是近五年来的县级综合改革,使这个过去以种植业为上的单一农业经济的“高产低收入”县,发展成为贸工农型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区域。1988年来,社会总产值达到45.7亿元,是1983年的3.6倍,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1亿元,是1983年的3.3倍,乡镇企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总利润分别达到32.3亿元、20.3亿元、4.3亿元,分别是1983年的8倍、7.5倍、7.6倍;财政  相似文献   

8.
肖良 《农村经济》2007,(11):110-112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形成了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劳务经济.研究四川劳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形式、途径、作用,仍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道路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应该紧跟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前进。壮大集体经济,共同富裕,加速实现现代化步伐。一、重温“两个飞跃”的理论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说,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两个飞跃”思想,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村现代化,其难点也在于农村现代化,可以以说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命运如何,决定了整个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前途。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温州、华西村等不同的发展模式的分析表明,农村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吕欢美 《山西农经》2024,(2):141-143
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农村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传统管理模式亟待变革,管理路径亟须优化。农村财务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不严格、基层管理队伍建设面临困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滞后、村级理财缺乏民主性等。为解决以上问题,推动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化、法治化、民主化和精细化,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提出改革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新时代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以信息化平台促进农村财务管理提速升级、健全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机制等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着农村经济日益壮大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锡市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城镇化建设已步入快车道。 一、无锡乡村城镇化建设现状 到目前为止,全市农村已初步完成第三轮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修编工作,有20%的中心村已启动建设规划,完成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村镇建设规划区的“两区”划定工作,初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经济竞争,将主要是科技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发挥的竞争。我们从眉山市的实际出发,学习和运用邓小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思想,有力地促进了眉山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坚持邓小平的“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的思想,不断增强农村劳动力的精神动力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十分强调开发人力资源精神动力,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力资源的巨大作用。邓小平在设计和领导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反复强调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指出,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与发展思想的战略意义段应碧,肖万钧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读《邓小平文选》,我们深深地感到,邓小平同志在关于当代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中,始终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最精髓的科学界定.其中发展生产力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发展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说明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多样性的农耕环境孕育了我国多功能性农业,并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塑了乡村的独特价值,成为新时代城乡融合背景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起点。文章基于习近平在陕西、河北、福建和浙江的农业现代化实践逻辑,阐述了习近平农业多功能性思想的社会、生态、文化和经济的理论逻辑,明确了习近平农业多功能性思想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逻辑,并遵循"农业多功能性政策—现代农业模式催生—农业多功能性回归—乡村多元化价值重塑—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的路径,提出了从"农业现代化"到"乡村全面振兴"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亦不同于西方农村现代化道路。基于发展观的三种理念,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实践,结合2006年以来18个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重要报告,对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时蕴含着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发展理念:物本主义不仅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展的一般特征,而且在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人本主义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物本主义的修正,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也一直践行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生态主义超越了西方乡村浪漫主义,回归农村成为农业生产和人类社会生活载体的本原。综合来看,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理念在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中形成了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共时性局面。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不同于西方农村“单线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复线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王杰  丁志刚 《农村经济》2023,(10):50-60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党政统合,以农民为中心,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和过程。历时性考察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演化逻辑发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起始于为建立现代化新中国夯实乡村基层政权,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以制度化治理作为逻辑主线接续推进,指向为建成现代化强国奠定现代化乡村基础。面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的现代化宏图伟业,新时代更好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权威,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制度化治理不动摇,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浅谈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孝海 《农村经济》2006,(7):104-106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全国各地都在千方百计推进这一进程。但许多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乃至行动上的偏差。本文通过对城镇化内涵的再认识,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错误倾向,拟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产生,表明了现代化是失衡的现代化。推进生态现代化,是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作为一种实回应。当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村还没有树立生态现代化理念,更没有生态现代化的实践。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农村走在了时代的前沿,为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的探索作出了引领与示范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