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集聚度,对乡村旅游相关政策、战略、模式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将有利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区位熵模型测度2012年和2016年陕西省10个地级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集聚度,采用竞争态模型对各地级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集聚度竞争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2016年,延安、铜川、渭南、商洛、汉中和安康6个区域乡村旅游产业的集聚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竞争优势明显,为全省乡村旅游集聚区。其中铜川的集聚度值最高,为6.31。但2016年相比2012年,渭南、商洛、汉中和安康的集聚度呈下降趋势,而延安和铜川增强。西安、咸阳、榆林和宝鸡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竞争力较弱。2016年相比2012年西安、咸阳和榆林竞争力提高,长远看,具有竞争潜力。宝鸡属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劣势区。[结论]陕西省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的竞争态势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今后可通过加强区域间合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塑造旅游品牌,来提高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河西走廊各地区内旅游资源禀赋、地域之间的空间差异以及未来演化趋势,将有助于认识该区域旅游经济所处的空间层次及未来定位。[方法]以甘肃省河西走廊5市为样本,运用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赫芬达尔指数、区位熵等指标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实证分析了2013—2017年河西走廊旅游经济在时空上的总体和地区间的差异,运用R/S分析法,探讨了未来河西走廊各城市旅游经济的演化趋势。[结果]2013年以来,河西走廊旅游经济总体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相对差异呈现出逐年缩小态势,旅游地理集中度趋于两级分化,市场集中度处于低位分散状态,旅游业自身的内部增长动力决定了各地区旅游产业的整体能力,旅游经济总体上未来演化趋势与过去的增长变化将在长期内正相关。[结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资源唯一且不可复制的地区,将在长期内保持持续性很强的增长趋势,但河西走廊旅游业整体仍处于后发地区赶超潜力待挖掘的阶段,有必要形成便捷的旅游经济带,提高整体旅游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杭州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特征与优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杭州市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发展规律,以期为制定其发展策略及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提供一定借鉴。[方法]以杭州市28处重要乡村旅游地为研究对象,根据收集到的杭州市乡村旅游地的相关资料,运用旅游地理学及Arc GIS、Google Earth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通达度指数、紧密度指数对杭州市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最邻近指数R=0.651,杭州乡村旅游地在全市范围内呈集聚型分布;(2)从区(县)尺度来看,乡村旅游地的集聚分布较为明显,主要分布在萧山、余杭;基尼系数G=0.804,杭州市乡村旅游地在杭州13个区(县)中的分布较为集中,地区间发展不均衡;(3)平均通达度指数为74.05km,整体通达度状况良好;(4)紧密度指数C=0.55,表明紧密程度处于一般水平。[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路径,促进其良好均衡发展,形成良好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为同类乡村旅游地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单元是乡村旅游业的主要空间载体。以福建省84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在参考旅游竞争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可视化和探索性空间分析。[结果]研究显示:福建省县域乡村旅游竞争力空间近邻效应十分明显,竞争力水平相似的县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态势;乡村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布极不平衡,沿海地区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二元结构明显;市场潜力竞争力空间分布与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高度耦合,说明市场区位条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显著;自身开发能力、农业资源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旅游知名度竞争力的优势区和劣势区呈零星分散分布。[结论]如何扬长避短,以县域为单元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塑造乡村旅游整体品牌和客源市场的共享是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农村的朝阳产业。文章通过梳理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判产业发展前景。[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揭示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最终对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如下的特点:(1)领导高度关注,政策密集出台;(2)市场需求旺盛,社会投资活跃;(3)发展主体多元,发展势头迅猛;(4)内涵日益丰富,类型模式多样;(5)中介服务逐步兴起,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结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仍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呈现出产业形态更加高级、产业贡献日益凸显、产业水平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如保持15.5%以上增速,有望于2020年进入万亿元俱乐部。  相似文献   

6.
[目的]梳理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类型,精准定位和挖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和推动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对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乡村旅游地的矢量数据,借助ARCGIS软件和空间分析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分异性,并借助地理联系率探析其与经济、景点、历史名村等多因子的关联程度。[结果](1)山西省乡村旅游地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形成了明显的“一核两带”的集聚态势。一核即以阳泉市为中心的核心集聚区,两带即沿太原—晋中—吕梁的晋中集聚带,以及沿长治—晋城—临汾的晋东南集聚带。结合山西省乡村旅游地特点将其分为自然景观类、风俗文化类、特色农业类3类,数量分别为72个,69个和133个。(2)区域层面上,临汾市市自然景观类居多,晋城市以民俗文化类为主,太原市以特色农业类最多,晋中市、阳泉市2市种类分布较均匀,表现为多元化发展趋势。3类乡村旅游地均呈现一定的集聚分布态势和区域分异性,其中,自然景观类区域分布相对较均匀,且呈现多点的高核密度集聚态势;民俗文化类乡村旅游地主要分布于晋中和晋西南地区;特色农业类主要分布于经济、交通、人口等条件均较优越的中部地区。[结...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及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简要分析北京市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发展做出详尽评价,以期对今后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根据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的2010~2016年共7批,总共656家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民俗户、民俗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其空间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发展做出评价。[结果](1)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民俗村(户)主要分布在北京8个郊区和2个县,其空间分布不均衡,属较集中分布,大兴区分布密度最大,其次为昌平、平谷、通州、延庆、怀柔、密云、顺义、房山、门头沟;(2)北京自身资源、生态环境基础是决定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3)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易受到资源、环境、空间的刚性约束,目前处于停滞不前的瓶颈期。[结论]在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和旅游资源发展具有北京特色的乡村旅游,追求质的提升是出路,因此北京市发展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近年生态链概念被广泛的应用到农业、林业、工业、环保、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以生态链的视角观察及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借此为重庆市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文章采用综合分析法,引入自然生态理论对重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开展研究。[结果]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与全生态链建设需要相比,还存在生态环境、区域生态和产业生态方面的差距;乡村旅游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完成3个目标:(1)对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社会和自然的环境保护;(2)区分市场定位并建立区域旅游生态结构;(3)发展旅游上游产业链和理顺旅游下游产业链来构建产业生态链。[结论]政策性建议:(1)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生产规范和产业管理特别是正向引导性管理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2)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做好信息和技术的服务,构建信息技术平台,保障专业技术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3)通过资本信贷、管理和技术培训,竞争性奖励政策和"互联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业融合的咸阳市乡村旅游价值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咸阳市为研究区探究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的价值体系构成,以期为咸阳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开展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游客参与乡村旅游情况,通过即时访谈法了解导游和当地商户对咸阳乡村旅游的认识,并归纳产业融合给乡村旅游带来的有利价值。[结果]产业融合给乡村旅游带来了多种有利价值:(1)功能价值,主要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内容需求的多样性,即56.0%的游客想参观民俗民居景点,37.0%的游客想参与生态休闲、瓜果采摘项目,5.0%的游客想体验农事活动;(2)资源价值,61.5%的乡村旅游资源属于一二级旅游资源,发展水平低,产业融合解决了乡村旅游资源落后问题;(3)情感价值,不同游玩同伴寻求的情感体验价值不同,产业融合使游客的情感体验更深刻和多元化;(4)品牌价值,目前仅有20.0%的省外居民参与了咸阳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推动省外游客涌入,提高了其品牌意识;(5)市场价值,乡村旅游不再分淡旺季,扩充了旅游业市场;(6)人才价值,目前旅游管理团队和从业人员中的高知识水平的专业人才仅占20.0%,基于产业融合背景,吸引了更多人才加入乡村旅游队伍,调整了咸阳市的人才结构,促进了人力资本的高效利用。[结论]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具有六大价值:功能整合价值、资源融合价值、情感交融价值、品牌宣扬价值、市场扩充价值和人才创新价值。在以后发展中,要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身,扩展视野和发展思路,实现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立足于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结合其特色进行资源分类并对乡村旅游资源做出评价,以期为河南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合理规划、定位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依据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形态、特征、功能、用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国标分级标准,构建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等级分类体系;选取目前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采用最多的层次分析法(AHP)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做出评价。[结果](1)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可分为5个主类、19个亚类以及55个基本类,该分类体系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功能及类型;(2)资源开发价值是评价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资源经济价值;(3)乡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乡村设施完善度成为评价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这主要与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资源环境效益,只注重资源开发、不注重配套设施完善有关。[结论]河南省在发展自身乡村旅游产业时,注重自身丰厚资源的利用、合理开发传统村落资源、加强乡村居民环保意识培养和乡村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浅谈河西走廊沙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沙产业的地位与概念出发,通过对甘肃河西走廊沙区沙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提出应以沙产业为依托,把沙产业理论和开发技术运用到河西走廊沙产业中去,把生态建设与沙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河西沙区资源的巨大潜力,使沙产业为沙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提高沙产业对沙区的经济贡献率。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并将其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文章以河西走廊20个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ESDA和GWR模型,分析河西走廊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990~2014年,河西走廊人均粮食占有量呈波动增长-急剧减少-持续增长变化特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类型以总产低、快速增长型为主,中东部的张掖全市、永昌县、凉州区等地粮食生产作用日益明显;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空间关联度在提高,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态势增强;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驱动因素中,种植结构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产量非农就业机会人均GDP,驱动因素表现出过渡性、空间分异特征,单位面积产量、非农就业机会和人均GDP的变化对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影响具有空间分异特征;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对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影响从高值区向东西两侧递减。河西走廊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粮食生产应处理好粮食生产、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此外,统筹考虑自身发展规模与资源环境状况,发展一定规模的草畜、经济作物,有条件的县域,注重产粮大县的建设,政府政策、资金对其进行扶持,保障产粮大县以及粮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乡村民宿在快速发展下已成为国内外游客体验中国乡村文化的热门选择,成为促进区域旅游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方法 文章选取旅游资源丰富的秦岭陕西段乡村民宿作为研究内容,通过携程民宿、美团民宿、去哪儿民宿等多种渠道,统计出秦岭陕西段乡村民宿312处,利用百度地图坐标拾取工具获取民宿点经纬度地理信息,结合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此区域的民宿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 (1)秦岭陕西段乡村民宿空间分布呈现“全局离散、局部聚集”的特征,其中西安长安区、蓝田县、商洛柞水县、宝鸡太白山区域、渭南华山区域分布较为密集,其他县区分布较为稀疏。长安区和蓝田县的空间集聚现象相对均衡且连片发展广布。(2)乡村民宿集聚分布受旅游政策、人口因素、经济水平、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秦岭陕西段乡村民宿与交通条件、水系分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结论 秦岭陕西段乡村民宿旅游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坚持生态保护、改善交通条件、提升美丽乡村水系规划建设、加强乡村民宿与秦岭人文自然资源的联动、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城乡融合对当地种植业发展的影响,因存在内生性问题而难以度量。撤市(县)改区是旨在推进城乡融合的行政区划改革,可以视为城乡融合对县域种植业的外生冲击,文章以2002年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的撤市改区作为政策自然实验,估计了城乡融合对当地种植业产值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机制。[方法]运用合成控制法研究城乡融合对三水区种植业产值的影响,采取置换检验、安慰剂检验对估计结果进行有效性检验,并使用双重差分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探讨城乡融合对种植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城乡融合对三水区种植业产值仅产生短期负向冲击,从长期看,三水区种植业产值并未落后于合成控制组。在影响机制层面,该文认为短期负向冲击主要来自涉农支出短期“偏移”,长期无效应源于生产效率提升与种植结构调整。[结论]通过对三水区的个案分析,该文探讨了城乡融合与种植业发展的和谐共生模式,为处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市(县)提供了种植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不同区域的乡村因自然禀赋和社会环境存在差异,呈现出异构的变化脉络和发展态势。掌握其影响因素及时空变化情况,有益于探寻因地制宜的乡村发展对策。[方法]文章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表征乡村发展水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地理探测器等模型解析影响县域乡村发展要素的主导因素,分析其时序变化和影响区域分布。[结果](1)陕西省乡村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该特征随时间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各要素影响力排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靠前5个因素保持一致;(3)目前乡村发展尚未克服地形因素的阻碍,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的差异可能继续影响乡村的发展,县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为乡村发展差异的主要矛盾;(4)不同地区所受的主导要素不同。[结论]加强县区自身经济发展、加大基础建设的投资,以及发挥乡村的能动作用并努力提升乡村劳动力质量水平,对乡村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陕西省各区域乡村发展限制条件有所差异,陕北地区应当注重人力资本的发展,加大教育投资或许是其发展之路;关中地区地区经济总体较好,应当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陕南地区利用其生物与旅游资源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扶贫的效率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方法 文章以新疆27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方法,对贫困县扶贫效率的时间演进和空间分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新疆27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介于69%~75%。(2)从时间发展演进来看,2014—2018年新疆国家级贫困县扶贫效率呈短期波动、大体增长态势。(3)从空间特征分异来看,疏勒县、察县等9个县属于潜力型;莎车县、英吉沙县等7个县属于朝阳型;洛浦县、巴里坤县等3个县属于黄金型;阿合奇县、阿图什市8个县属于衰退型。(4)从投入产出效率来看,新疆国家级贫困县扶贫投入冗余集中在农业人口规模和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在现有投入水平下,新疆国家级贫困县扶贫效率在人均GDP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产出效益比较低。结论 为提升扶贫效率,针对4种不同效率形态,对精准的扶贫优化策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新型城镇和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两者间的耦合度有利于区域甚至全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方法]以淄博市为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间的耦合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2008—2017年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程度逐年增加,但一直处于次优水平,其中2008—2017年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程度逐年增加,处于次优水平, 2008—2017年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也逐年增加,同时2008—2015年处于次优水平2016—2017年处于最优水平; 同时2017年淄博市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度均处于次优水平,且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程度相对于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程度低,其中博山区、桓台县、高清县和沂源县的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程度处于最优水平,其他区县处于次优水平,张店区的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处于最优水平,其他区县处于次优水平。[结论]实现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大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程度,以核心区域辐射周边区县,进而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从县域空间的角度对甘肃省87个县(区、市)后备建设用地的丰度、质量特征及综合属性进行测度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甘肃省后备建设用地进行类型分区。研究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结果:甘肃省县域后备建设用地的丰度、质量特征及综合属性均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特性。研究结论:河西走廊平原地区和经济基础雄厚区较好,河东地区一般,甘南高原区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