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针对浙江省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指标权重,以期为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3个子系统19个指标的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结果计算指标权重值和重要值,据此筛选重要指标。[结果]在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子系统层中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自身价值的权重要远高于生态环境条件及其旅游开发条件。在指标层中,农事体验参与性、生态环境适宜性、生态稳定性、田园观赏美感度、民俗文化价值、田园景观奇特度、污染治理状况、交通状况、农事活动娱乐性、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和区位条件的权重之和超过80%,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农事体验参与性和生态环境适宜性的重要性最高,而与之相对应的重要值排序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结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应侧重于对其自身价值的评价和研究,该研究根据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的结果筛选出对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较为重要的指标,借助对这些重要指标的测度,可以对浙江省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各指标虽有侧重,但共同协调发挥作用才能保证评价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划分析,旨在为浙江省及长三角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体系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浙江省乡村休闲旅游分类体系对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区划研究。[结果]在准则层中,4个部分的权重分布为乡村环境质量(0.4658)>资源开发水平(0.2771)>乡村社会发展(0.1611)>乡村经济发展(0.0960)。从指标层权重来看,处于第一层次的有景观平衡度(0.3915)、乡村基础设施建设(0.3897)、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0.3836)和乡村旅游服务水平(0.3655)。[结论]浙江省北部乡村旅游发展以杭州为中心,形成安吉、德清、桐乡和嘉善乡村休闲旅游带,中部和南部则以金华市为中心,形成了温州、金华和衢州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经济圈;浙江省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对乡村景观的承载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各县市应立足当地的优势乡村旅游资源,带动县域内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乡村游。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辽宁省为例,通过评价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动态分析其旅游业驱动力,试图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问题。[方法]利用旅游收入、旅游规模及旅游产业构建评价指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2012~2014年受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强,优化趋势显著,大连及沈阳为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区,铁岭与锦州为旅游业发展优化趋势高值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基期的以"大连、沈阳"为旅游发展高水平集聚区逐步强化为研究末期的"大连、沈阳、铁岭及锦州",核心城市沈阳及大连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铁岭、锦州、营口及本溪旅游业发展水平进步巨大;影响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力因素为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该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所占权重值最大。[结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城镇化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碳排放量逐渐增加,湖南省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省份,通过对湖南省农业低碳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为我国发展低碳旅游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湖南省农业低碳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法对各指标进行赋值,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湖南省低碳旅游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根据划分标准作出评价。[结果]层次分析法结果表明资源环境低碳化管理的权重值最大为0.493,游客低碳行为的权重值为0. 311,企业低碳化经营的权重值为0.196。LCTE模型得到湖南省低碳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0.659,属于低碳发展阶段,距离成熟阶段尚存在较大的距离。[结论]从整体上看,湖南省政府低碳化管理水平相对较好,旅客的低碳化意识有待提高,企业低碳化经营方面较差。因此,建议政府继续加强对低碳旅游发展的管理,强化低碳标准,提高低碳化意识;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引导,积极引导企业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提高大众的低碳意识,从行动上实现低碳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生态农业自身特色,从资源的自身景观价值、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山西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得分值,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山西省14个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果](1)对于评价体系的准则层而言,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权重相同,总权重占比达到90%,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部分,资源条件权重最低; (2)对于评价体系的项目层而言,资源生态质量权重最大,其次是资源科教价值,再次是文化价值; (3)对于评价体系的因子层而言,资源的奇特性权重最大,其次为资源的生态稳定性,两者权重值相差不大,均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因子。[结论]山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在Ⅱ~Ⅳ级,且Ⅲ级水平最多,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森林康养作为旅游新业态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和大众的青睐,成为研究的新焦点。森林康养旅游的产品形式和开发模式等定性研究有了较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森林康养旅游的开发潜力评价指标及开发体系仍属空白区,文章总结借鉴国内外森林康养旅游的研究成果,构建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体系,为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支撑。[方法]从森林康养资源价值、森林康养环境价值和开发建设价值3个层次,选取8个准则层,界定32个指标层,构建了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测评的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进行评价。[结果]以辽东山区为研究地,选取辽东山区具有代表性的桓仁、盖州、宽甸3县市进行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得出桓仁地区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较大。在森林康养旅游开发中,环境价值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资源价值,再次是开发建设价值。[结论]森林康养旅游是新兴的旅游业态,是森林资源利用新形式的有效探索,构建的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和采用的评价方法对于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实践发展的有效抓手。但由于森林康养旅游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开发潜力评价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上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西安市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从定量方面对西安市主要休闲农业资源进行评价,以把握其自身发展现状,并实现对休闲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及利用。[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休闲农业资源综合得分。[结果](1)相对于准则层而言,资源的经济价值是评价休闲农业资源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其次为资源生态价值、资源观赏价值;资源科教价值和文化价值权重相同,相比于其他准则层指标权重最小,由此可见,休闲农业能为投资者带来的经济价值是决定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不可或缺且重要的因素;(2)相对于指标层而言,投资收入比年降低率、营业额年增长率、生态稳定性、景色可观度、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是评价西安市休闲农业资源质量的前5位重要指标。[结论]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休闲农业资源大多处于第Ⅲ等级,质量中等,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农家乐模式较单一,西安市农家乐类休闲农业资源在拓展自身多功能方面还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桂林乡村园林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生态效益和美学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桂林乡村园林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桂林市乡村园林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区域的乡村园林景观综合评价指数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在园林景观评价体系中,美学效果的权重值要高于生态效益;在生态效益方面,植被覆盖率的权重值最大;在美学效果方面,景观类型丰富度的权重值最大。漓江山水生态型乡村景观分布区的景观综合评价指数远郊村镇景观型乡村景观分布区市郊园林社区型乡村景观分布区。[结论]桂林市乡村园林景观空间分布特征明显,漓江山水生态型乡村景观分布区的乡村园林生态效益发挥最好、景观美学功能的实现最突出,是桂林乡村园林景观发展的代表区域,极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康养旅游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和大众的青睐,但对于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系仍属空白区,有较大的创新发展空间。文章结合各国森林康养旅游研究成果和经验,在分析森林康养旅游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康养旅游价值、环境价值和开发建设价值3个层次,选取8个准则层、32个指标层,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3个子目标层权重最高的是康养环境价值评价,权重值为0.63,次之为康养旅游价值评价,其权重值为0.26,对开发建设价值评价的权重值最低,仅为0.11。说明森林康养旅游侧重于森林康养,以康养为主要需求动机的旅游形式,以森林环境质量为主导因素。该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指导我国当下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立足于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结合其特色进行资源分类并对乡村旅游资源做出评价,以期为河南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合理规划、定位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依据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形态、特征、功能、用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国标分级标准,构建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等级分类体系;选取目前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采用最多的层次分析法(AHP)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做出评价。[结果](1)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可分为5个主类、19个亚类以及55个基本类,该分类体系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功能及类型;(2)资源开发价值是评价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资源经济价值;(3)乡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乡村设施完善度成为评价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这主要与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资源环境效益,只注重资源开发、不注重配套设施完善有关。[结论]河南省在发展自身乡村旅游产业时,注重自身丰厚资源的利用、合理开发传统村落资源、加强乡村居民环保意识培养和乡村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凯里市休闲农业旅游空间分布状况,挖掘贵州省凯里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潜力。[方法]文章借助熵权—离差最大化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选取单元加权法测算凯里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得分,分析凯里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适宜程度,借助GIS空间分析法,分析凯里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程度空间分布状况。[结果](1)通过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得分可知,凯里市下辖15个镇中,三棵树镇、旁海镇、舟溪镇、凯棠镇等为代表的9镇相对适宜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大风洞镇、炉山镇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休闲农业开发条件薄弱;(2)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在凯里市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致呈现出由东向西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逐渐减小的空间分布形态。[结论]凯里市大部分区域适宜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未来应大力提倡适宜性程度高的乡镇发展休闲农业。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湖南省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基于乡村聚落景观的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运用GIS10.2软件对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特色旅游名村等147处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最临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地理联系率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以生态环境、景观价值、社会效应和开发条件组成评价层,下分16个具体指标,对湖南省乡村聚落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计算得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R=0.8125,G>G1,说明其在各地级市的分布呈现集聚且不均衡的特点;特色旅游名村R=1.126,G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大战略。由于自然条件、经济产业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河南省特色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已初步形成了特色工业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特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交通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社会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等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以及特色小城镇发展的不同阶段,往往以某一动因为主,其他动因为辅,综合作用而形成。因地制宜,选择重点小城镇进行特色培育、重点建设,形成增长极,以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基于乡村旅游的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以期对海南省全域旅游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资源与环境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经济系统竞争力和社会系统竞争力构成准则层,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最大隶属度,得出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综合评价值。[结果]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为88.79,处于二级水平,竞争力强。[结论]资源与环境在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中优势明显,且对全国市场具有重大的吸引力;独特的热带风光、较高空气质量指数以及经济特区、生态立省、国际旅游岛等政策优势是海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主要竞争力;海南省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中应重点关注差异化发展模式,把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国际旅游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重点强化和突出热带、慢生活、富氧等独具地理和文化特色的元素。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旅游镇的概念与梳理国内外旅游镇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旅游镇发展现状的普查结果,将陕西省旅游镇划分山水自然景观类、历史遗址与特色聚落类(含建筑)、特色农业类、社会风情类、红色旅游类及现代康体类等6个主类,并对陕西省旅游镇的功能分区与特色优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不仅旅游镇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而且资源在功能分区与组合上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分异(陕北红色旅游镇特色发展区、关中平原休闲农业与社会风情旅游镇特色发展区、关中平原历史遗址与特色聚落旅游镇特色发展区、秦岭自然生态旅游镇特色区、陕南秦巴汉水风情旅游镇特色区、陕南历史遗址与特色聚落旅游镇特色发展区、陕南休闲农业旅游镇特色发展区)。研究结果有利于预测旅游镇发展方向,并对陕西省旅游镇开发、规划及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旅游镇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环境受到的压力逐渐加大,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省份,测度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模型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自然资源承载力权重值最高,为0424 9,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权重值最低,为0249 5。(2)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表明2011—2016年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为轻度超载,整体上处于协调状态。(3)从3个层面来看,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较高,为轻度超载; 社会经济发展承载力处于报警状态,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较明显; 基础实施承载力为轻度超载,应加强基础实施的建设。[结论]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基本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控制人口增长以减小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促进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协调,保证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文章旨在分析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方法]运用综合指数法建立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分析2000-2016年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程度,进而利用数理统计模型分析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包括2000-2005年新型城镇化初始阶段,城镇化发展水平受基础设施等条件限制呈波动上升趋势,以及2006-2016年,属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高度重视使城镇化指数由0.436上升至0.869,年均增长率高达0.093。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3个方面:(1)在人均家庭经营农家乐收入比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2)在森林覆盖率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应为正,直接效应系数为0.098,间接效应指数为0.074,影响相对较大;(3)果园面积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不大,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结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影响,且正向影响远大于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其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期对四川省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开发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20个具体指标构成评价综合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系统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在综合评价层中,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开发情况的权重值分别为0.426 5和0.328 4,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0.104 2和0.140 9。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85.48,为2级水平。[结论]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有较大提升空间;交通开发难度较大和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增加交通便捷性,培养一批高素质旅游服务人才队伍是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